還搞不明白績效工資的老闆看過來,你以前搞的都是假績效

歷史上,“以正義為名”的帽子下,做了很多其實並不太正義的事情,不斷地檢驗著孔老夫子“觚不觚,觚哉觚哉”的正確性。如今的績效管理,似乎也在踐行著這個循環,而且還有愈來愈烈的趨勢。

績效,在實踐中,是一個非常寬泛的詞語。既可以表示一個人做的如何,也可以表示一個組織或團隊做的如何,甚至於可以表示為員工可以拿到多少錢,後者就是績效薪金的概念。績效薪金的演化,是簡單的從工人的計件工資轉換過來的。

還搞不明白績效工資的老闆看過來,你以前搞的都是假績效

工人工資,最初的方案是簡單計件:設定計件單價,然後做出多少件,給多少錢(計件工資)。這是一個簡單的乘法問題,小學水平認真一些都可以做好。但是,這種方式無法解決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作為老闆,你想要100個,但是員工只做出來30個,現在的問題是,客戶那邊的需求滿足不了。老闆當然不滿意了,水電不少用,但是實際產出卻不能保證數量的需求。這就衍生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工作定額。

有了工作定額,工人工資的發展就分成了兩個枝杈:第一,作業獎工制。甘特的作業獎工制,是每個工人都有其工作任務(工作定額),完成或超出任務,基於獎勵,完不成任務只發給基本額度的工資。甘特成功的幫助人力資源工作者把工人工資的核算由乘法,轉變為了加法,使得小學一二年級的水平就可以操作了。第二,差別或多重計件制。泰勒的差別計件工資制和梅里克的多重計件工資制,沒有太多本質上的差別,無非是將計件單價依據標準設定為幾個(兩個或三個),實際產出超出工作定額,較高的計件單價,實際產出低於工作定額,較低的計件單價。這也給很多人力資源工作者出了道難題,因為小學水平的數學知識已經解決不了了,而是應用了初中水平的數學知識——分段函數(應該屬於解析幾何吧)。

迄今為止,工人工資的設計與發放還是沒有脫出這個範疇。作業獎工制,是流程型企業應用的首選,而差別計件制則是離散型企業應用的首選。

很多人會說:工人的工資好辦,關鍵是職能人員的工資。確是如此,工人的產出易於衡量,而職能的產出,非常難於衡量——如果還有在為此而努力的諸君,建議可以休息了。因為,並非不能衡量,而是衡量的成本太高,畢竟我們要在成本與目標之間衡量,付出多於所得,估計大部分人都不會去做。

職能員工的績效薪金,既然無法像工人那樣衡量,那麼計件工資模式也就不適用了。作為薪酬管理人員,我們必須找到一個合適的方法。

還搞不明白績效工資的老闆看過來,你以前搞的都是假績效

目前,市場上主流的做法也分為兩類:第一類,平行邏輯推演:借鑑工人工資的計件單價,從職能員工的薪酬中拿出一部分來(根據級別的不同,比例不同。當然像計件工資一樣,也見過有企業這麼處理過,但是這種企業非常少),然後根據績效考核結果確定的績效係數來發放,我們稱之為績效工資。第二類,上行邏輯推演:還是借鑑工人工資的計件單價,既然職能員工的產出不容易衡量,那麼就把他們“打包”,借用所在BU(BU,業務單元的簡稱,關於業務單元和職能單元的介紹,我們不在這裡贅述)的產出,我們稱之為浮動工資。

績效工資的實施,導致了員工很多的誤解。其中,典型的就是“績效就是扣錢”。績效工資的實施,必然會伴隨著績效工資基數的明確,比如你的績效基數為1000元,然後根據你的績效結果核算。如果最終的績效收入高於1000元(畢竟是少數,還要有強制分佈),那麼沒啥可說的;如果最終的績效收入低於1000元,把“績效”當作罰款也無可厚非。實際工作中,績效工資可能也就是一個“把手”,注意了:不是“一把手”,而是一個“把手”。想來,在這麼一個環境下:員工沒有退出機制,管理的指令有人不執行,為了約束員工,於是乎,應用這個“把手”去影響別人的收入。時至今日,對大部分企業來講,退出機制已經不是問題,而且還有諸多的誤解,鑑於此,還是迴歸績效管理本來的意義比較好,否則管理者的管理手段將會越來越缺乏。

浮動工資的實施,也有“新”大鍋飯的疑惑。浮動工資與職能員工所在的BU直接關聯,那麼無論是關聯收入還是利潤,都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這本身就是“大鍋飯”的機制。但是,如果考慮到退出機制,以及其他的管理措施,稱之為“大鍋飯”就有失偏頗。如果是一個優秀的團隊,我們在其他方方面面都正向的影響著員工,就不要在此因為那寥寥的金額而去負面的處理。當然,也有企業把浮動工資和績效工資進行結合,作為一種過渡時期的方案,也未嘗不可,效果要比單純的使用績效工資好的多。

還搞不明白績效工資的老闆看過來,你以前搞的都是假績效

只是,採用績效工資的概念,給績效評估或績效管理本身造成了很大的困擾,我們前面提到過的:量化、強制分佈等等,都是“無中生有”而形成新問題的解決方案。至於,您的企業想採用哪一種績效薪金的模式,還請慎重——短期收效,並不代表長遠獲益——權衡,不僅僅是因為成本,還是時間和人心。

西方經常說“胡蘿蔔+大棒”,我們也常說“打一巴掌給個甜棗”,但並不是說:“胡蘿蔔=大棒”、“巴掌=甜棗”。而績效工資的概念,頗有點兒把二者等同了——相當於設定一個變量x,在某種情況下,x=大棒,而在另外的情況下,x=大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