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真的分三六九等吗?有何依据?

范李英芳


从本质上来说不应该分三六九等,可是鄙视链就是存在。

个人看法:严肃文学,通俗文学,网络文学这些大类是不分三六九等的,他们都是文学的一种,没有谁高谁低一说,它们扮演的角色不同,功能也不同,不能单纯的用谁高级谁低级比较。但是比如严肃文学中,有质量比较好的,也有粗制滥造的,网络文学中有精品,也有瞎扯的,这种应该是分的。

记得曾经看过李陀给吴亮的一封公开信(《也说压迫、反抗和批判》),他批评了吴氏的纯文学观念:“以虚构文学的文本影响力做基点进行你的论述,你就已经在文学和虚构文学之间划了等号,似乎论说虚构文学就是在论说文学,这不对,这等号不能划……深究起来,其实这后面半隐半现的,是不平等,是你所说的文学等级制。”席慕蓉曾说:“文学本身就不是按一二三四分类的,它是脱离一切解释,一切规则的。





小陵野叟


文学是为阶级服务的,是为人民群众服务的,人们在欣赏文学作品的回时,心灵得到的愉悦感是不一样的,非要分为三六九等那也是每位读者自己的各不相同的感受而已。

过去被说成禁书的,今夭看看价值高到离谱。

文学没有三六九等,有的是激励前行,与时俱进!





不平事


你好,我是想要和你一起学习的阿云!

文学分等级吗?这是一个好问题。因为不仅历史上的大家们争论不休,我们这些读者心里也常常有一杆秤,用来衡量文学作品的高下。

在我看来,你的这个问题应该分成两个部分来谈,即文学体裁分等级吗?文学作品分等级吗?下面,我就按照这两个大的部分来讲一讲。

01

文学体裁分等级吗?

实际上,在文学的领域中一直有一对互相对立的概念,即严肃文学和通俗文学

严肃文学几乎可以和我们平常所说的世界名著划等号,而通俗文学则囊括了我们现在看的网络小说等各种平易近人的文学样式。

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都将这两个概念对立起来,仿佛它们水火不容。并且,在我们的日常观念当中,很多时候提到文学就把它狭义化变成了严肃文学。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毕竟在我们从小的语文教学当中,严肃文学作家们就如同一座又一座的大山矗立在那里,其中最为典型的便是鲁迅先生

并且,作家们、评论家们、甚至于读者们都往往倾倒于严肃文学,因为它们本身所带有的深厚的时代性和思想性。

那么,我们首先提问:严肃文学和通俗文学有高下之分吗?

王建的《后文学时代:文学等级秩序的崩溃与文学经典主义的消退》一文中谈到了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叫做

【文学“精英统治论”】

他将其视为文学经典主义或称经典主义文学观的具体表现。

其实,他所讲的这个概念和严肃文学很相似。或者说,他所谈到的竭力维护经典文学的言行所透露出来的“精英统治”意识,同我们很多竭力维护严肃文学地位的人很相似。

例如,他举证了多米尼克·斯特里纳蒂对于精英统治论面临文学大众化时的反应:

文化现在正被看成是向贬值和浅薄化开放,因为大众缺乏鉴赏力和辨别力。如果他们的鉴赏力得到满足,那么一切东西都必须降低成一般人或大众的最低共同标准。

这是很严厉的一种说法。但这种说法所透露出来的浓浓的优越感,会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感到不舒服。

实际上,我们的世界或许一直处于一种不断“低俗化”的进程中。就我们所学的中国文学史来看,最高贵的文学样式本来是什么呢?是诗。

在唐朝,词就是俗。但到了宋朝,词成了正宗,曲是俗。到了元朝,曲反倒又成了正宗。

当然,与其将这说成是低俗化,不如说是大众化。因为文学在不断地向普通的人民大众开放着,它变得更加平易近人,也变得更加卑微可怜。

总的来说,历史进程里的文学,本身就一直在走着从贵族到平民的历程。

这样看来,严肃文学和通俗文学并非完全对立,甚至于有时候还可以相互转化。我们最熟悉的金庸老先生的作品就是个中代表。

你知道吗?尽管金庸老先生的作品深深地影响了几代中国人,但是他在文学史里甚至没有一席之地,这正是因为他写的就是通俗文学。但是随着时代变迁,对于金庸能否进入文学史有了越来越多的争议,甚至有些人认为,金庸的作品就是“通俗文学成熟的标志”。

那么,诗歌、小说、散文这些文学体裁有高下之分吗?

这个问题实际上和前一个问题紧密相连,在这里,我们就以小说来举例。

“小说”这个词最早见于《庄子·外物篇》中的:

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

在这里,“小说”可不是什么褒奖的词汇,也绝非我们今天认知的小说,而是指“琐屑的言谈”。

但是,对小说地位起到决定作用的还不是在庄子的文章里,而是在班固的《汉书·艺文志》

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涂说者之所造也。孔子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弗为也。”然亦弗灭也。闾里小知者之所及,亦使缀而不忘。如或一言可采,此亦刍荛狂夫之议也。

在书中,他最早也最明确地将诸子百家分为十家,其中就包含了小说。但是他对小说的态度可谓是轻蔑,直接便说什么诸子百家,能够看一看的也不过就九家而已。至此,小说就成了不入九流的东西。

这样的观念一直延续了数千年,直到明朝时候才有人拐弯抹角地给小说提高地位。但是在封建统治下没有办法,只好将小说说成是传道的载体,给它赋予政治教化的重大意义。但是,这样的小说实际上仍旧没有脱离桎梏,在士人的眼中仍旧是不入流的东西。

那么,小说真正解脱出来是在什么时候呢?

是到了近代,尤其是梁启超写作了《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

,竭力强调小说在改良社会方面的作用,将小说的地位提到了前所未有之高。他在文章中疾呼到:

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故欲新道德,必新小说;欲新宗教,必新小说;欲新政治,必新小说;欲新风俗,必新小说;欲新学艺,必新小说;乃至欲新人心,欲新人格,必新小说。何以故?小说有不可思议之力支配人道故。

到了胡适写作《文学改良刍议》时,就更把小说放到了一个正宗的地位上,也算是为千年不入流的小说正名。

至此, 小说成为了我们社会生活当中最常见也最重要的文学样式。

而从前作为正统的诗歌呢?反而现出一种没落的潮流,尽管也有那么一些时期的兴盛,但总体而言却展现了难以挽回的颓势。

总而言之,文学体裁怎能分等级?严肃文学通俗文学又怎能生硬地分高下?

02

文学作品分等级吗?

经过上面的长篇大论,你或许开始对严肃文学不屑一顾,认为它同我们平常所看的网络小说没有什么两样。但是,如果你这样认为,就未免轻狂了。严肃文学之所以在文学领域里能够长期占领统治地位,是由于其不可替代的优越性。

黄孝阳《文学有什么用》一文中,他总结了严肃文学的几个特征,并且,也正是因为严肃文学的这些特征,所以它才能经受住历史的考验。

  1. 它要有思想性。
  2. 严肃文学是对一个时代的精气神最富有概括力的的魅力书写。
  3. 它不仅是道德上的写作,也要作为美学上的写作。它要在文体上有属于自己的贡献。
  4. 它在语言上形成了独特的审美风格。

我们不能否认通俗文学当中有许多优秀的作品,甚至于百年以后,它们可能会成为新的经典文学作品,但是,我们难道要因此否认文学作品有高下之分吗?

从作品本身来看,文学有高下之分吗?

在这里,我就用最具有代表性的诗歌举例,毕竟近代历史上的白话诗歌发展历程实在是太有代表性了。

首先出场的,是胡适开天辟地的白话诗作:

《蝴蝶》

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

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

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接下来出场的,是近代史上有名的大诗人郭沫若的代表作《天狗》

我是一条天狗呀!

我把月来吞了,我把日来吞了,我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我把全宇宙来吞了。

我便是我了!

我是月的光,我是日的光,我是一切星球的光,我是X光线的光,我是全宇宙的Energy的总量!

我想你的内心可能会有一点复杂。我们再来看一首当代诗人海子的诗《黑夜的献诗》

黑夜从大地上升起

遮住了光明的天空

丰收后荒凉的大地

黑夜从你内部升起

你从远方来, 我到远方去

遥远的路程经过这里

天空一无所有

为何给我安慰

平心而论,你能够说这些诗歌没有高下之分吗?

尽管这存在一个文学发展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历程,但是其高下之别难道不是显而易见的吗?

胡适作为白话诗歌开山鼻祖,还停留在十分浅陋的阶段。郭沫若倒是激情澎湃,但是他的抒情未免太没有诗意。到了海子这里,诗歌已经太过像诗了,朦胧又优美。

从作品地位来看,文学有高下之分吗?

上面我们已经谈到了文学作品本身存在高下之分,但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即文学作品的地位同样也有高下之分。

我们看海子的现代诗歌,写得当然比胡适好,但他的这首诗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能够和胡适的诗相提并论吗?

当然不行,因为胡适是一个,是一个探索者,他代表了一定历史下新的探索新的发展。

说的通俗一点,他就是那个在你饿得快要死了的时候第一个给馒头的人,虽然这个馒头又冷又硬,但他好歹救了你的命,你会记一辈子。

然而,当你饱了的时候,再有人给你塞些桂花糕、芝麻酥,你也不以为然了。

这一类的现象在文学史上层出不穷,甚至于同一个作家不同时期的作品也会有这样的差距。这便是从作品文学地位中所体现出来的高下之分。

03

总结

总而言之,文学体裁有高下之分吗?我认为是没有的。但是从文学作品自身和文学作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来看,这种高下之分是存在着的。

因此,关于你的问题,文学是否分等级,我想你的心里应该已经有了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