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水滸人生:讀懂了潘金蓮,便看透了現實中人性的弱點

導語

《水滸傳》最引人注目的藝術成就,無疑是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金聖嘆曾說水滸人物“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氣質,人有其形狀,人有其聲口”。作為襯托好漢武松正直、剛烈品質的小人物,潘金蓮算是濃墨重彩的一個。

在很多人看來,潘金蓮就等於放蕩,她勾引武松不成,反與西門慶勾搭成奸,下藥害死親夫,壞到令人髮指,絕無優點可提,但從人性角度看,潘金蓮不是個例。

品水滸人生:讀懂了潘金蓮,便看透了現實中人性的弱點

潘金蓮劇照

仔細分析小說中對潘金蓮的描寫,拋開其惡劣的行為,不難看出,從潘金蓮出現到被武松殺死,短短三個回合的劇情,把人性中那些共性弱點描寫的淋漓盡致,有著深刻的現實意義,令人深思。

人性弱點之一:盛情難卻,人情難還

古往今來,人情是社會進步的助推器,無論中華還是外邦,無一例外。

人情文化裡,無事不登三寶殿、相府丫鬟七品官、義薄雲天、恩重如山等等這些詞彙,中國人都諳熟於心,只是身份的卑微或顯達,造就了面對人情時是唯唯諾諾,還是理所應當。

武松第一次見哥哥嫂嫂就落下了大人情,主要原因是潘金蓮的自來熟性格,她的口才和待人的能力,確實是很多人所不及的。

品水滸人生:讀懂了潘金蓮,便看透了現實中人性的弱點

潘金蓮劇照

潘金蓮從小便做了大戶人家的使女,在世俗中成長起來,耳濡目染下,對於如何迎來送往,如何客套求近,早已是爐火純青。

面對剛剛成為陽穀縣第一紅人的“叔叔”武松,她非常明白如何快速的獲得武松的信任,一通噓寒問暖,“來這裡幾日了?”“在那裡安歇?”“今番從那裡來?”,潘金蓮的熱情讓武松慢慢放下了“生人難見面”的心理防備。

接下來酒肉果品上桌,還說“叔叔休怪,沒甚管待”,又是敬酒,又是夾肉,讓自小失去雙親、缺少關愛的武松心裡暖意洋洋,“武松是個直性的漢子,只把做親嫂嫂相待”,第一次見面便讓武松發自內心認作親人,就差喊出“嫂娘”口號,潘金蓮打開局面的能力真的很不一般。

品水滸人生:讀懂了潘金蓮,便看透了現實中人性的弱點

潘金蓮給武松敬酒劇照

當潘金蓮提出讓武松搬到家裡住時,她的一段說辭也是公式一般的經典:

那婦人道:“叔叔是必搬到家裡住。若是叔叔不搬來時,教我兩口兒也吃別人笑話,……請叔叔來家裡過活,休教鄰居街坊道個不是。”

說什麼你也得留下,你不來,我們會受到外人的指責甚至笑話,是不是很耳熟?這樣的話語體現出了被挽留者的“重要性”,換作任何一個正常人都不會駁人面子去拒絕,正所謂盛情難卻,武松雖是一介武夫,但也曉得這個道理,當天便搬到哥哥家住了。

如果沒有後來劇情的發展,武松一定是對哥哥嫂嫂敬如雙親,不敢有半點造次的,這個天大的人情需要他用一輩子去還。

品水滸人生:讀懂了潘金蓮,便看透了現實中人性的弱點

武大郎和潘金蓮劇照

現實生活中也是如此,人情比天大,需要抱著“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的心態去和人相處,從年少到老成,一番摸爬滾打之後,自知人情不好欠,也不好還,索性有了求人不如求己的感悟。

人們工作、生活中的小心翼翼,為的是儘量給自己留足顏面,然後暗地裡努力改變現有處境。

人性弱點之二:直面誘惑,無可抵抗

誘惑和慾望是相對的,沒有慾望,誘惑無從談起;而沒有誘惑,慾望也便無所遁跡。可世上的事偏偏不是非此即彼這般絕對,這社會上各種誘惑無處不在,古人云:世間熙熙皆為利來,世間攘攘皆為利往。金錢、物質、官爵、美色,對任何人來說,都是無法抗拒的,可以這麼說:誘惑是前進的動力。面對誘惑,人的動物本能——佔有慾,便悄悄萌芽,驅使大眾想盡辦法去達到佔有,更有甚者會無所不用其極。

武松第一次和宋江見面,給宋江的印象就是“身軀凜凜,相貌堂堂,胸脯恆闊,話語軒昂,心雄膽大,骨健筋強”,如此看來,武松絕對稱的上是《水滸傳》裡的美男子。

品水滸人生:讀懂了潘金蓮,便看透了現實中人性的弱點

武松劇照

而景陽岡的一番經歷,讓他有了另一個威名:打虎英雄,被陽穀縣老百姓當作神一般膜拜:

那陽穀縣人民,聽的說一個壯士打死了景陽岡上大蟲,迎喝將來,盡皆出來看,鬨動了那個縣治。武松在轎上看時,只見亞肩迭背,鬧鬧穰穰,屯街塞巷……知縣已在廳上專等。

這樣的實力派和偶像派的結合體,完美的令人窒息,也轟動了全縣,人人都將武松視作偶像,作為人格、體格健全的女人,潘金蓮面對武松這樣的“明星”時,內心小鹿亂撞是再正常不過,更何況有武大作為鮮明的對比,任誰都無法平息眼前的差距帶來的內心波動,這才有了後來的言語、肢體上的輕浮表現。

美男子衛玠出行被路人裡三層外三層圍觀,因衝破人牆時費盡力氣而生病去世;美男子潘安出行時被沿途的美女扔蘋果表達愛慕之情。由此看來“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不只是希望自己美,更傾心於別人的美。

品水滸人生:讀懂了潘金蓮,便看透了現實中人性的弱點

武松與潘金蓮劇照

所以說,潘金蓮對於武松的愛慕真的無可厚非,這是人之常情罷了,只是她錯在想要逾越公序良俗,畢竟她是武大的妻子、武松的嫂嫂,她的身份決定了她的行為就是在玩火,也因此被後人恥笑謾罵。

人性弱點之三:由愛及怨,毀滅美好

人生路漫漫,所追求的無非是物質充裕和精神滿足。然而,現實中有很多羈絆讓人無法跨越,導致每個人都留有遺憾,因為絕大多數情況下,奮鬥和所得是不成正比的,令人遺憾的人和事總是讓人心神不寧,心態變化帶來的結果是由愛及怨,最終把美好一步步毀滅。

潘金蓮百般挑逗,想要得到武松的回應,如若是一般人,早已神魂顛倒,不知所以了。但她面對的是超級鋼鐵直男武松,根本不吃這一套:

武松睜起眼來道:“武二是個頂天立地噙齒戴髮男子漢,不是那等敗壞風俗沒人倫的豬狗!嫂嫂休要這般不識廉恥,為此等的勾當。倘有些風吹草動,武二眼裡認的是嫂嫂,拳頭卻不認的是嫂嫂!再來休要恁地!”

字字如匕首一般,狠狠紮在潘金蓮的心上,眼前的局面讓她難以接受。思量過後,她決定不再追求,而是惡人先告狀,面對武大說出“都是你不爭氣,教外人來欺負我。”“爭奈武二那廝……便把言語來調戲我。”

品水滸人生:讀懂了潘金蓮,便看透了現實中人性的弱點

潘金蓮劇照

哀莫大於心死,恨亦莫大於絕望。得不到便誣陷,潘金蓮的出發點只有一個:親手毀掉武松!在常人看來,這樣的事絕對不能原諒,或許會因這句讒言導致兄弟反目,只是武大對弟弟的品性深信不疑,才讓潘金蓮的詭計沒有得逞。

作為單純的情節來看,潘金蓮所作所為的確讓人恨的牙癢癢,但放大到社會,工作生活中,這樣翻臉比翻書快、甚至倒打一耙的人屬實不少,只是過程有時複雜,有時簡單。

古人云:君子有成人之美。要知道這句話想要成立須有兩個前提:

  • 當事人是君子,能取捨,懂進退,有犧牲精神。
  • 要有“成人之美”的能力,誇誇其談但無實際意義的“美”沒人願意接受。

芸芸大眾,並不是人人都是君子,也不是人人都能碰到君子,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幫助到他人,已是讓人敬佩不已的事,因為人性中的自私,永遠都是佔據著內心的高地。

英法聯軍攻進圓明園,能拿走的都拿走了,拿不走的,一把火燒燬,絕不留給他人。所以說,沒有遇到君子,誰來做出成人之美的行為?

品水滸人生:讀懂了潘金蓮,便看透了現實中人性的弱點

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

現實生活中,大多數人奉行的準則是:得到,哪怕只是瞬間,也是美好;得不到就是眼中釘,肉中刺,分分鐘想到毀滅。人人呼喚人性中的美好,正是因為這種美好太稀缺,稀缺的東西偶爾出現,才會令人內心波瀾起伏。

結語

單純論待人處世之道,潘金蓮的弱點不是個例,應該說人人都有,只是每個人都不願意承認,因為人們總是習慣於隱藏自己的內心,甚至對別人苛刻,對自己寬鬆。

對於這些共有的人性弱點,雖說人人唯恐避之不及,但又無法徹底逃避,給很多人帶來困惑,導致對自己不滿意,對別人更不滿意,整天渾渾噩噩,無所事事。

其實,作為參與社會分工的個體,每個人內心都有灰色地帶,沒有必要去拷問別人的靈魂,世間本沒有絕對的善與惡,所處的立場不同,看問題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結論便大相徑庭,甚至會截然相反,說到底還是因為利益驅使罷了,這是人性使然。

看透了人性中的弱點後,想要有突破,就要調整心態並做出改變,當沒有能力改變環境時,就要放下批判和冷眼,朝著別人的方向努力改變自己,只有主動融入到環境中去,才能慢慢打開局面,進而掌控自己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