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忧外患下的咸丰,最终做出了这个错误的决定…

众所周知,清代的最后一位皇帝是宣统帝溥仪,但要就皇权而言,爱新觉罗·奕詝应当属于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具有实际统治权的皇帝。因为自他之后,王朝的大权全部落到了一个女人的手里。

内忧外患下的咸丰,最终做出了这个错误的决定…

爱新觉罗·奕詝是清朝的第九位皇帝,他是道光帝的第四子,年号咸丰。奕詝能登上皇位,他的老师杜受田居功至伟,要论才能与武略,他完全比不上他的竞争对手皇六子奕訢,但杜受田每次都能够切中道光帝的心思。有一次道光帝病重,召见奕詝和奕訢,奕訢在道光帝面前大谈治国方略,而当问及奕詝时,他却跪在地上磕头痛哭,道光帝对他的孝顺甚为感动。

内忧外患下的咸丰,最终做出了这个错误的决定…

咸丰虽然仅仅在位十一年,但是他这十一年可谓时中国历史上最为艰难的十一年,内忧外患之下,常常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所谓内忧,就是指爆发于咸丰元年(1851年)的太平天国起义。起义的爆发其实“蓄谋已久”,长期以来官府的贪污腐败,到了道光时期已经积重难返,通货膨胀、物价飞涨、天灾频发等,都使得百姓积怨已久,再加上对外战争失败导致的巨额赔款,所有的重担都压倒了底层老百姓的身上,可以说这时的中国大地,就犹如一个巨型的火药桶,只需要一丝丝火星立刻就会引爆。

内忧外患下的咸丰,最终做出了这个错误的决定…

而这颗火星竟然是一位落榜的失意书生。洪秀全是一个广东农户家庭的孩子,他也和所有读书人一样,渴望高中科举,然而他三次到广州参加院试都名落孙山,于是乎他大病了一场,据他自己说他在梦中见到了上帝,醒来以后翻阅起了在街上传教士发的小册子《劝世良言》,顿时感觉自己通了神,自那之后才有了后来的拜上帝教和太平天国。虽然在现在看来,这一件事实属荒诞,但是就当时来讲,洪秀全自己对于官场的封闭性满含怨恨,教众和百姓需要一个心灵的寄托,而广大难以生存下去的人则需要一个起义的名头,至于具体是什么信仰,其实并不重要。

内忧外患下的咸丰,最终做出了这个错误的决定…

所谓外患,指的就是以英法为主的西方殖民侵略者的入侵。西方列强的介入,使得中国的局势更加的复杂和恶化。趁着清廷深陷在太平天国运动的泥沼中无法自拔之时,英法在美俄的支持下,分别以亚罗号事件及马神甫事件为借口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咸丰八年(1858年)英法联军攻陷大沽炮台,进迫天津,京师震动。咸丰十年(1860年)不满足于既得利益的英法联军再次向北京进犯,咸丰帝见大事不妙,只留下恭亲王奕訢同列强议和,自己仓皇逃往承德避暑山庄,自此直到咸丰驾崩,帝都无帝。

内忧外患下的咸丰,最终做出了这个错误的决定…

然而事情还没有这么简单,在日渐倾危的清廷之内,还分帮别派的存在着不同的势力集团,大大分化了清廷的力量,使得本就一团糟的局势恶化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也直接造成了后来承位的皇帝手无实权的局面。

身在承德避暑山庄的咸丰帝,似乎找到了人生中的世外桃源,再也不想回到京师去整日担惊受怕,整日流连于饮酒听戏,醉生梦死,国家大事都被抛之脑后。清朝学者钱咏在《履园丛话》中说:“古英雄不得志,辄以醇酒妇人为结局者,不一其人。”对于咸丰来说,残酷的形势可能使得他选择了自我逃避。

咸丰十一年(1861年),纵欲过度的咸丰帝病重,召见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肃顺、景寿、穆荫、匡源、杜翰、焦祐瀛等八人,宣布立皇长子载淳为皇太子,这八人就是著名的“顾命八大臣”,这是朝廷中亲王和大臣的结合体,成为清廷中第一股势力。此外就是以恭亲王奕訢为代表的帝胤势力,奕訢对于自己未能承继帝位和咸丰把自己排除在“

顾命八大臣”之外耿耿于怀。最后就是后宫势力,以皇太子和两宫太后为首的势力,虽然他们缺少外部权臣的支持,但是她们手上却凭借着咸丰在临终之前特制“御赏”、“同道堂”两颗印章,也就是说所有的诏书和谕旨,都需要加盖这两枚印章才能生效,这样后宫实际上就掌握了国家的最高权力。

内忧外患下的咸丰,最终做出了这个错误的决定…

咸丰的本意是希望三方能够相互制衡,防止八大臣集团出现尾大不掉的局面。然而在实际布置上看来,缺乏合理性,对于势力之间的牵扯和变化估计不足,同时对于后宫势力上的权力给予也有失斟酌,没有对后宫干政的可能性予以清晰地认识。

最后的结果就是帝胤和后宫势力勾结起来,发动了著名的“辛酉政变”,造成了后帝制时代后宫干政的乱局。这种情形下,满目疮痍的旧中国就病得更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