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中昏迷32天的赣州老民警!背后故事催人泪下

他,从警38年,今年59岁

在监所岗位已工作17个年头

3月16日17时10分

他,突然晕倒在岗位上

32天过去了,至今仍未醒来

他叫林新华

崇义县看守所四级高级警长


战疫中昏迷32天的赣州老民警!背后故事催人泪下


2020年新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一场没有硝烟的“战疫”在监管场所悄然打响,为切实阻断病毒传染源,公安部一声号令,全国监所执行全封闭值班备勤,全面启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战时机制。

3月16日17时10分,正在执行监所封闭备勤的江西省崇义县看守所民警林新华,突感身体不适,随即晕倒在岗位上,同事立即拨打急救电话送医抢救。经医院诊断为脑干出血,30多天过去了,他还处在昏迷之中。

今年59岁的林新华,从警38年,在派出所工作了20多年,转岗到看守所,林新华一干又是17个年头。他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先后在看守所管教、收押提讯、监控巡视、后勤保障等岗位工作,用实际行动诠释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被战友们亲切地称为“看守所里的孺子牛”。

战疫中昏迷32天的赣州老民警!背后故事催人泪下


抗疫战线上的“排头兵”


脑干出血倒在工作岗位

“爸,你听得见吗?我们都盼着你早点好起来,等你团聚呢。”儿子林江在身边呼喊,林新华却不能给一丝丝回应。30多天过去了,昏迷中的他还没有醒过来。

4月15日上午,隔着电脑探视屏幕,望着躺在ICU病房里的父亲,林江内心充满了悲痛与遗憾。


战疫中昏迷32天的赣州老民警!背后故事催人泪下


“爸爸在看守所上班,特殊时期,因为工作需要,我们已经几十天没有团聚了。”林江说,因为疫情防控的需要,2月2日起,所里实行封闭式管理,所有民警吃住在所、值班备勤以及休息。

林新华和其他同事战友一样,到他昏倒时,已经很久没有回家了,尽管,他家和看守所仅仅一墙之隔。“我家阳台就朝着看守所的院子,喊一声都能听见。”林江说,特殊时期,林新华主动请缨,始终坚守在监所疫情防控第一线,时刻守护监管场所和监管对象的安全稳定。

林江说,林新华在所里执勤这一个多月,家人之间只能在阳台“喊话”交流。“我们都盼着他结束封闭值班备勤的日子,回到家里,跟我们团聚,一起吃顿饭也好。”

然而,林江盼来的却不是父亲的回家,而是一个残忍的现实。

3月16日,值了8小时夜班的林新华,像往常一样在值班室备勤,17时10分左右,林新华突感身体不适,随即晕倒在地。


战疫中昏迷32天的赣州老民警!背后故事催人泪下


事发时,看守所工作人员王金龙和林新华在一块。“他说头晕,我立即去请驻所的医生。”王金龙说,几分钟后,林新华已经说不出话,呈昏迷状态。见此情形,王金龙和同事们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将林新华送医治疗,后医院检查诊断为脑干出血。

林新华病倒后,赣州市公安局、崇义县委县政府以及县公安局多方调度,全力保障林新华病情得到最有效的诊治。但因为病情严重,至今30多天,林新华仍然处于昏迷中。

还有一年多退休


数十年如一日尽职尽责

4月15日,崇义县看守所内,秩序井然,根据战时工作机制,所里仍需执行封闭管理。林新华被送医后31天,他的同事们总觉得身边缺了点什么,每天都在焦急的盼望着他苏醒的好消息出现。

“他病倒后,我们吃饭都吃不下,总觉得空落落的。”看守所工作人员钟期明,是林新华的搭档。两人在看守所共事十年,2017年起,两人组成监巡岗搭档,三班倒,每人八小时轮班。

“他从警38年,在看守所工作17年,我们都习惯叫他林所。”钟期明说,林所资历老,年纪大,业务熟悉,既是他的搭档,更是他的“师父”,是全所人的榜样。59岁的他,每天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地巡查监室、查看在押人员动态、检查监区卫生防疫,承担着高强度工作任务。


战疫中昏迷32天的赣州老民警!背后故事催人泪下


虽然夜班工作强度大,他仍然坚持在每个凌晨大夜班的“红眼时刻”,保持高度警惕,确保监区的绝对安全。钟期明还记得,看守所封闭管理一周时,林新华感冒了。他担心“师父”身体,换班时提出继续顶班,但林新华拒绝了,“他早早就到岗,感冒也坚持值班”。

在崇义县公安局党委委员、看守所所长刘洪东看来,林新华有这些举动,毫不意外。“林所经常说,我在岗、我尽责、我不能对不起自己的工作职责”。

刘洪东介绍,自2004年4月调入崇义县看守所工作以来,林新华已经在监管战线奋斗了17个年头。今年59岁的林新华,还有一年就要光荣退休了,但他很珍视自己作为人民警察的身份和荣誉,倍加珍惜这最后一年的时间。


战疫中昏迷32天的赣州老民警!背后故事催人泪下


“他说,我马上要退休了,但我一定会站好每班岗,绝对不能在退休的时候,工作上有所懈怠,更不能出纰漏。”刘洪东说,疫情防控期间,林新华对自己的要求更严格,工作做的更加细致。

领导同事眼中的“热心人”


“看守所里的孺子牛”

细致严谨,并不是这段时间才有的,这是贯穿林新华整个从警生涯的四个字。

尤其是在看守所工作的17年来,林新华不怕苦不怕累,兢兢业业,先后任职看守所管教、收押提讯、监控巡视、后勤保障等岗位。他也被同事们亲切地称为“看守所里的孺子牛”。

钟期明说,每次接班,林新华总是提前10分钟到岗换班,长期频繁的熬夜让他的白发日渐增多,仿佛每一根白发都在为他的兢兢业业“证明”。

在平时工作中,林新华一贯关心和爱护同事,与大家相处融洽。听闻食堂工勤人员老吴的电视机坏了,林新华二话不说便从附近家里拿来了工具,帮老吴将电视机修好;看见辅警小钟的腰扭伤了,林新华便去医务室拿药膏帮小钟贴上;瞧见新调入的辅警小陈郁郁寡欢,适应不了新岗位,林新华便利用午休时间带着牛奶面包等零食主动找到小陈拉家常,引导其逐渐适应了新环境。

疫情防控期间,看守所实行全员封闭管理执勤模式,许多民辅警产生了压抑焦虑的心理。甚至,个别民警出现厌倦情绪、懒惰工作态度。

“林所作为一名资深的监管民警,一直以身作则尽心履职,言传身教感染着身边的同事。”刘洪东说。作为一名热心的老前辈,他总能敏锐察觉并捕捉到同事的不良情绪,主动与民警促膝谈心话家常,并向所领导反映真实情况,请组织出面帮忙解决同民辅警的实际困难和难言之隐,及时阻止监所负面情绪和不良风气的疏散蔓延。


战疫中昏迷32天的赣州老民警!背后故事催人泪下


看守所事多,人手不够是常事。有时候林新华在休假,只要知道人手不足,他准会顶上去。

2019年8月的一天,林新华正在家中和家人一起吃饭,得知管教民警孙志勇需要人手帮忙,把一个监管对象送医时,二话没说,放下碗筷就从家里赶来了。“他从来不摆老资格,不摆架子,有他帮忙,我们都很放心,在岗一分钟,安全60秒。”孙志勇说。

林新华病倒后,他以前共事过、现在在其他岗位工作的同事和战友,都自发为他祈祷加油和捐款。

“我们有个以前的同事,现在已经到新余市工作了,得知林所的事,难过的不得了,一定要我们转达问候和捐款”。现任崇义县公安局党委委员、交管大队大队长陆乐,是林新华以前的老同事、老上级。采访时,说起“林所”,极度声音哽咽,情难自禁。

陆乐和林新华认识几十年,对他很了解。在他眼中,林新华是一个当之无愧的优秀人民警察。每当需要做事的时候,林新华的身影总是出现。但轮到评奖评优,评先进时,林所总是摆摆手说,让年轻人去吧,我不参评了。


监管对象的“引路人”


帮教情暖高墙

正因这种谦让踏实、默默奉献的性格和精神,林新华38年从警生涯中,获得的荣誉和表彰,相对来说并不多。

“没有奖章奖杯和证书,这并不表明林所的工作做的不好。”在同事王星眼中,林新华的荣誉,更多的来自朝夕相处的同事们以及监管对象的“口碑”。

17年的漫长岁月中,林新华以不凡的胆识勇气和智慧谋略面对那一群或年老或年少、或健康或残疾、或偶然失足或幡然醒悟或死不悔改的在押人员。

对留所服刑罪犯的管理和改造,事关监所教育矫正效果的好坏。工作中,林新华始终坚持“心、爱、为、安”的理念,从规范留所服刑人员的一日作息制度、行为举止、礼节礼貌等细节抓起,加强道德教育、法制教育。

为促进亲情感化教育,林新华每个月组织家属与服刑人员进行亲情会见,鼓励服刑人员不辜负家人们的希望和嘱托,把刑期作为学期,把服刑改造作为人生的一个新起点,努力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争取早日回归社会。

2015年,看守所收押了一名重大刑事案件服刑人员袁某。“这个人因为抢劫、杀人,一审被判了死刑。”王星说,袁某一案,属于零口供案件,“他一直不承认自己的罪行,但铁证如山,零口供下,被依法判了死刑。那段时间,袁某情绪极其暴躁,经常不服从监所管理。”


战疫中昏迷32天的赣州老民警!背后故事催人泪下

正当同事们都为这个“刺头”头疼时,林新华了解到,袁某家中还有一个小孩。于是,他自费买了一些学习和生活用品上门看望袁某的小孩。同时,平时也经常借机和袁某谈心,尽量化解他的暴躁情绪。

得知林新华为自己所做的一切后,袁某的心情逐渐平复。最后,终审判决后,袁某被依法执行死刑。临刑被解押上车时,袁某还特别回头,向林新华表达了感谢之情。

在职责范围内,尽量给监管对象以关怀,这并不是个例。

2015年6月,留所服刑人员杨某因担忧母亲的病情,整日抑郁不已,也不太配合管教。听闻情况的林新华立即将杨某带出监室,告知其母亲的病情平稳。同时,不断对其谈心感化,教育疏导,经过三天苦口婆心的感化教育,杨某最终积极配合管教,并表示坚决服从监所管理。


战疫中昏迷32天的赣州老民警!背后故事催人泪下

从崇义县公安局了解到,在看守所17年间,受到林新华的帮助,一些监管对象完成服刑改造,重新进入社会后,仍然会与林新华取得联系,对他表达感谢。有人联系林新华的同事或家属,表达慰问,祈愿他身上的病魔退去,疫情退散。春暖花开,无恙归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