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上學需要交多少學費?

我心有明月何期明月還


隨著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社會的迅速發展,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也越來越強。為子女創造良好的教育條件是每個家長的心頭大事,為此買學區房,報課外班,各種“為孩子的明天”努力。也正因此,教育費用成為許多家庭開支中的大頭兒。那麼,古代的學校什麼樣?學費貴不貴呢?

中國古代的學校分為兩大系統,一是官學,二是私學。

所謂官學,是指中央朝廷和地方各級官府直接創辦和管理的學校。中央級別的官學,就是我們經常聽到的太學和國子監。地方官學,就是各級行政區劃內官府辦的學校,又稱鄉學或學宮。《周禮》稱:“鄉有庠(xiánɡ),州有序,黨有校,閭有塾。”庠、序、校、塾就是古代地方各級學校的名稱,後兩個名稱我們熟悉,但前兩個名稱大部分人是不知其含義的。記得讀大學時,我們歷史學院大廳有面鏡子,上面漆有四個字“蔭澤庠序”。當時大部分同學都不認識第三個字,更別提理解這句話的意思了。後來我們終於明白了,這就是蔭澤學校的意思。

西周時,中央和地方的各級官學就已經蓬勃發展,形成了“學在官府”的傳統。官學本身,既是學校,也是政府機構,教師也是由官員兼任。西周的官學是不收學費的,以後歷朝歷代的官學也大多免費。那官學的經費來源是哪裡呢?主要是靠政府撥款,還有士紳商人的捐贈。宋朝時,由於人口數量龐大,官學學生太多了,光靠撥款和捐贈難以滿足官學開支。於是,宋朝開創了一種“學田”制度。所謂學田,就是國家撥給學校或者學校自行購置一定數量的土地,作為學校的固定資產並租給附近的農民耕種,所獲得的收益就可以用作官學的開支。後來中央的國子監也開始實行學田制度。學田制,為以後各朝各代教育經費問題的解決提供了範例,保證了官學的免費就讀。

官學不光免費就讀,有時候還能領到一些零花錢。比如宋代的太學,不光免學費,吃住也免費,學生每月還可領1000文。宋代1000文,其購買力大約合現在的800元,這些錢現在的大學生也夠花了,要知道,這是除了吃住以外的純零花錢。當然,在古代能上官學也是很不容易的。初期,官學就讀的大多是貴族子弟,屬於權貴階層;唐宋之際,官學開始向平民子弟打開大門,但得是學習特別好的才俊。古代官學的免費,有點類似於20世紀90年代之前的大學免費。那時候讀大學,不光免費,還管吃管住,畢業還分配工作。

需要注意的一個現象是,古代的官學也會收一些自費生。比如漢代的中央太學有兩類學生,“正式生”和“特別生”。正式生由中央直接選拔入學,屬於公費生,政府還發俸祿;特別生由地方選送到太學,屬於自費生,儘管也不需要交學費,但沒有俸祿,食宿費用需要自理。所以,太學中有些貧寒的子弟,需要一邊學習一邊做小工,這就跟今天的打工上學類似。

接下來我們再看看古代私學的費用。

私學的開創者是孔子,他提出“有教無類”的教育思想,給了普通大眾讀書的機會。私學的老師不是政府官員,國家財政也不支付其工資。古代官學的老師相當於今天有編制的教師,而私學教師沒有編制。私學類似今天的補習機構,上學得交學費,孔子定的學費標準是十條束脩,束脩就是肉乾,類似今天的臘肉。這個價格說貴不貴,說便宜也不便宜,因為那個時代吃肉還是不容易的。那如果交不起肉乾,是不是就沒有機會上學了呢?也不是。老師也可以不收你學費,但你得幫老師家幹活,以工代費,有點像今天導師帶研究生的意思。

後來私學漸漸普及,運營模式也成熟起來。私學的經費來源也趨於多樣化,有地方士紳的捐贈,還有政府的補助,所以個人繳納的學費也逐漸降低,普通家庭也能承受得起了。以明清為例,一個學生讀私塾的費用一般為每年80斤到120斤小麥。這個數量,當時半畝地的產出就足夠了。清朝人口劇增以前,一戶中等自耕農的家裡大約能有5畝地。這樣算下來,一個學生的上學費用約佔到全家年收入的十分之一。


穿插游擊隊


當然要交的上學很不容易比如平民百姓科舉考試那是走路去的,有的富人有馬車一般人只能走路去還有的省考哪些要提前一個月或者半個月出發現代人那是不可想象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