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将军”吴佩孚的一生

吴佩孚,字子玉,1874年4月22日出生于山东省蓬莱市,父亲名字叫吴可成,是一名小商人,吴佩孚6岁入私塾,因聪明好学深受先生喜爱,12岁读完四书五经,在当地是一名小有名气的神童。

“秀才将军”吴佩孚的一生

1885年父亲病逝,只有和母亲相依为命,为减轻家里负担,吴佩孚虚报年龄参加了清军水师营。

1891年离开军队,拜著名学者李丕森为师,继续学习。

1896年参加山东登州府科举考试,考中秀才,这时吴佩孚新婚妻子王氏病逝,吴佩孚深受打击,导致之后的13年始终没有再娶。心情悲痛的吴佩孚开始抽鸦片,后来当发现自己的花销越来越多后,吴佩孚便清醒过来,带着朋友将鸦片馆砸了。

1898年继续入伍当兵,

1901年考入开平武备学堂步兵班。

1904年日本找到亲日的袁世凯,希望他提供一批熟悉东北环境的,精通测绘的人员来辅助日本,于是袁世凯从武备学堂挑选了20人,吴佩孚就是其中一位。这些人全部被派送到俄军控制下的大连、旅顺进行间谍活动,刺探俄国运动军舰活动,这个时候吴佩孚的精明能干便突显出来了,受到日本间谍高度的赞扬。并将吴佩孚推荐给了曹锟。

曹锟非常其中具有人文气质、胆识过人的吴佩孚,将他当成心腹来培养,吴佩孚被任命为炮兵第三标第一营营长,军衔上尉。

1913年,国民党总理宋教仁在上海遇刺,袁世凯有重大嫌疑,于是孙中山发动了反袁的二次革命,吴佩孚跟随曹锟前往江西镇压,曹锟因此升为长江上游警备司令,吴佩孚则出任师部副官长。

1915年,袁世凯称帝,吴佩孚被提升为第六旅少将旅长。

1917年,出任第三师师长,成为了直系武力中的头号战将。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吴佩孚公开支持学生的举动,这一举动得到了很多国人的认可,也因此得到了“爱国将军”的称号。

1920年,被封为上将军衔。

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打响,奉系张作霖12万大军被吴佩孚不到10万大军打败,12万大军逃回关外的不到五分之一。

1924年,吴佩孚五十大寿之时,各地军阀、文人、外国使人纷纷前往洛阳为其祝寿,康有为亲自写了一副对联作为寿礼:

牧野鹰扬,百岁功名才一半;洛阳虎视,八方风雨会中州

此时在直系,曹锟被称为老帅,吴佩孚被称为大帅或者玉帅。此时的美国也很看好吴佩孚,让他上来《时代周刊》的封面,美国记者还预测吴佩孚是最有可能统一中国的人物。

然而盛极则衰,1924年,奉君再度南下,正当直奉双方50万大军在山海关打的正酣时,直系将领冯玉祥带领三万人突然杀回北京,将大总统曹锟囚禁,北有奉军,南有冯玉祥,再加上趁火打劫的山西军阀阎锡山,吴佩孚四面受敌,最终全军覆没,吴佩孚率领残军逃到河南。

1926年广东革命政府在广州誓师北伐,首选进攻对象便是在湖北、湖南、河南一带的吴佩孚部队,吴佩孚勉强组织的10万大军根本不是有着执着信念,敢于牺牲的北伐军对手,最终吴佩孚逃到河南信阳,宣布下野,在四川过着平淡的生活。

1932年吴佩孚从四川来到北平定居。这个时候是东北军少帅张学良执掌北平军政大权,他很佩服吴佩孚,便赠送他豪宅和每月数千大洋的生活费,年近花甲的吴佩孚过着养花遛鸟,专研佛学的日子。

树欲静而风不止,日本人找到吴佩孚,表示愿意无偿给他提供步枪十万支,机枪两千挺,火炮五百门,再加上数百万的资金,帮助吴佩孚东山再起,希望吴佩孚成为日本华北地区的代理人,被吴佩孚果断拒绝。

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占领了华北的大片土地,希望吴佩孚出任伪政权的头目,吴佩孚仍然拒绝了。

1939年12月,吴佩孚因吃了羊肉馅饺子引发了牙痛和发烧,经过日本人的强行介绍的牙医诊治后,在家中猝死,时年65岁。

回顾吴佩孚一生,有着当时军阀共有的污点,穷兵黩武,镇压劳工,但是也有着不卖国求荣的坚定决心。

1940年1月,由64名壮汉抬着绣有佛字的棺在街上缓缓前行,由上万北平市民自发的跟随,长长的队伍前头刚到达天安门,队尾还在灯市口徘徊。同时在重庆,国民政府也召开了万人追悼大会,蒋介石亲笔书写挽联:

落日睹孤城,百折不回完壮志;大风思猛士,万方多难惜斯人。

连当时驻重庆中共代表董必武也对其进行了深深的哀悼。

“秀才将军”吴佩孚的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