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具有超前的天人合一的思想觀念?

一念靜心

為什麼可以做到一念靜心?

這一念,使其他所有念,皆忽略不計;體現核心信念的排他性——與其相悖者皆無效,其他信念自行忽略不計,這個信念,亦是一種統御,統御自己的行為。

這一念,並非因為某個外在條件的觸發而領悟,一定是因為你內心久暢與通達後產生;這體現核心信念的無條件性——無前置條件性,任何時空背景下都產生作用。

孔子具有超前的天人合一的思想觀念?

這一念,體現核心信念的指向性——以未來的成果考量,只是盡情的向上向善的成長與推進。

這一念,就是核心一念,命脈一念,永續不停;體現核心信念的永續性——持續不斷,終生秉行。

就此而言,一念靜心的效果用以下四句話來精煉的表達,今天我們來學習第一句。

1、以信仰統御自己的行為(我是一個能夠管住自己的人)。

做好自己,對一個人最大的考驗,其實是當他一個人的時候,也能把自己的人生過好!那麼用什麼來管理呢,而人的自我約束,必須依靠一個思想體系即信仰來支撐,成為一個人立身行事的精神支柱,這就是自己的信仰。

信仰是什麼?簡而言之,幫助人們堅持一時、達成目標的準則叫信念,幫助人們堅守一世、

實現人生理想的方法論與價值觀集成的就是信仰。

孔子具有超前的天人合一的思想觀念?

在這裡我們可以做一個進一步的梳理。

簡單的從字面上來講,信仰:信是相信,仰是尊敬。相信的是被信仰引領下的結果;尊敬的是被信仰者的人格和能力。更進一步,因為信任而感激、感恩和相互感召;因為尊敬而對被信仰者的服從、執行和並敬畏背離信仰者以及背離信仰賦予使命的後果。

信仰分為原始信仰(如神話、圖騰、風水、金錢)、宗教信仰(如基督、伊斯蘭、佛教、道教)、哲學信仰(如儒家、法家、縱橫家和近代的馬克思辯證唯物主義)、科學信仰(相對論、量子理論、進化論等)

信仰的五組(十大)特性

1、存在:神聖性、穩定性;

信仰的存在,對於信仰者來說是讓人完全的相信並視之為精神的歸宿

2、思維:一致性、解答性;信仰的智慧,對於信仰者來說是能從中得到啟發、領悟並指導自己的生活

3、行動:崇高性、積極性;信仰的動力,對於哲學信仰和科學信仰的信仰者來說,都是以愛人、救世為出發點和歸宿

4、傳播:感召性、激勵性;信仰的傳播,對於信仰者來說是自己受益、自達達人,自度度人的。

5、組織:組織性、歸屬性;信仰的組織,對於相同信仰者來說,其思維就存在著一種天然的紐帶,使得彼此之間有種親近感和歸屬感。

綜上,一個人如果內心裡沒有信仰,是無法獲得因為信任而產生的心靈安寧,也沒有辦法獲得因將生命託付到一種使命而全情投入所產生的爆發;也無法獲得因為一種使命感所激發的超然物外、寵辱不驚的態度。所以沒有信仰的人是可悲的。不懂得哲學信仰和科學信仰的人更是愚昧的。

孔子具有超前的天人合一的思想觀念?

信仰之功用,在於能將人(或團隊中的所有人)的思維形成一個導向(建立一個持續的目標、願景等),並且週而復始的循環(如中醫治病時的循環:望聞問切;現代生產管理提倡的管理循環:計劃、執行、檢查、糾正等),從而將人(或團隊中的所有人)的潛能、行動一致性的釋放出來,最終解決問題,達成人生理想,實現人生價值乃至社會價值。

當一個找到了自己的信仰,才可以真正的統御自己。在這裡,我簡單的下一個定義:信仰就是信仰者為某個領域的事業、為某個人群乃至為眾生除危濟困的終極的解決方案。

中國人的信仰是樸素的,就龍圖騰而言,就是將各種部落文化統合在一起,其實就是融合百家之長的文化融合觀。

古代炎黃統一中原各部落後,以炎黃部落蛇圖騰為主體揉合各部落圖騰形象,集萬獸之優點,形成龍的馬首、 鹿角、蛇身、鱷腿、虎掌,鷹爪、魚鱗、口角有須、額下有珠的複合形象。這種複合結構,意味著龍是萬能之獸,萬能之神。龍是多元文化的結晶,一旦形成,便牢固樹立了它作為中華民族象徵的權威地位。而作為華夏族締造出龍圖騰的文化融合觀以及更深層次的天人合一觀,一經形成,便作為華夏民族生存史、成長史的應變之道與精神瑰寶,為華夏兒女永久繼承。

孔子具有超前的天人合一的思想觀念?

而今天,我們也是全面融納世界各種文化智慧於一體,比如結合佛家禪宗文化的陽明心學,結合馬列主義中國化的毛澤東思想,結合西方市場經濟思想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等等。這些都是哲學信仰,是系統的、智慧的解決方案。

二十世紀海峽兩岸傑出大師錢穆、季羨林一先一後對中國文化作出了同樣的判斷:天人合一文化是中國文化對人類的最大貢獻

!錢穆先生更是以他對中華國學近百年的苦心領悟明確指出:“天人合一是中國人的最高信仰,而實現文化與自然的合一,則是中國人的最高理想!”

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中國是一個大智慧的民族!首先是基於“天人合一”的文化融合觀,在我們中國,在過去的幾千年裡,不只是融匯了中華民族各部落、各民族的文明,在其發展史上,也融合了起源於印度、昌盛於中國的佛教文化,標誌了東方人類文化的一次大融合!在二十世紀,又有起源於德國,實現於蘇聯的社會組織和理性思辯的最高級西方智慧——馬克思主義,最終又在我們中國生根開花,發揚光大。而在西方,馬克思主義卻陷入難以為繼的困境。為什麼我們結合起來如此簡易,一是基於數千年就已創立的太極的陰陽平衡學說(陰極反陽,陽極反陰,陰在陽之內,不在陽之對),以其相生相剋的矛盾變化理念,與西方文明推理思辯了幾千年才確定出的哲學最高層級——馬克思主義辯證唯物主義原理核心——對立統一規律,所言一物,自然水乳交融。

二是基於數千年來對大同世界的一貫追求,和共產主義思想可以說天然的共通;三就是,天人合一的文化融合觀,博採眾家之長,已成我們民族潛意識裡自然而然的習慣。

孔子具有超前的天人合一的思想觀念?

中國傳統文化與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完美融合,標誌著中國開啟了東西方人類史上第一次文化大融合的先河。

二十一世紀,以中國文化為主體的第一次人類文化大融合即將到來,中華民族的偉大聲音必將響徹全球,也找到了符合中華民族發展的康莊大道。我們欣逢盛世,在這偉大時代裡,親歷中華民族復興,在見證祖國成為這個世界上最富強的國家的進程中,在推動整個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文化大融合的浪潮中,讓整個世界聽到來自中國的最強音與主旋律,印記出屬於我們這代人光榮而又精彩的生命華章!

延伸閱讀:

天人合一視界下東西方文化交融的四個統一點:

矛盾合一的萬物原理:陰陽學說與馬克思對立統一之三大規律的一致性。陰在陽之內,不在陽之對與對立統一規律;陰極復陽,陽極復陰與質量互變觀規律;無中生有、有歸於無否定之否定規律的相統一:

思行合一的心智成長:孔子“七十而隨心所欲,不逾矩”與馬克思之“自由王國”的一致性。

律理合一的理念發展:思想是描述物體運動的語言文字,物質具有統一性,那麼思想亦必然具有統一性

心世合一的團隊管理:東西方管理中的大一統思想的一致性。

孔子具有超前的天人合一的思想觀念?

結論: 由此觀之,世間智慧的核心寶藏就是中國傳統的五千年文化思想(特別是中國先秦文化)加上十九世紀的馬克思辯證唯物主義再加二十一世經的市場經濟法則。身為中國人,我們就是要有這份文化自信!在世間規律的層面上,我們先天性就是集大成者,中國先秦文化如道德經中的辯證法、儒家文化中的治世思想與馬克思主義作為東西方最高層級的智慧之作,我們已領先世界融匯了一百餘年;而風起雲湧的市場經濟之花——中國模式、中國智慧,正在中國盛放並沿著一帶一路向全球擴散;以國學為根基,以矛盾合一(即東方文化闡述陰陽合一之道,西方文化闡述的對立統一規律)為核心,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學習、整合與傳承天下文化,求得全球人的思維與生活方式的同頻共鳴,民胞物與,天下為公。最終真正的“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而我們的信仰,就是用天人合一的文化融合觀和世界觀,以專心修身,以善心愛人,以虛心求智,以雄心立業,以盡心成事,以恆心致遠

如此,便是一念靜心之一,以信仰統御自己的行為。

舉報/反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