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層邏輯看“子非魚”,惠子輸得一塌糊塗

看到頭條上很多人一本正經、引經據典地胡說八道,說莊子和惠子在“子非魚”的辯論中是強詞奪理的槓精,這是完全沒有理解莊子,用固有的邏輯思維去看莊子,才是最大的誤解。惠子之所以是惠子,因為他永遠達不到莊子的高度。莊子如果辯輸了,為何會寫進自己的書?莊子的每一個比喻、故事都有深意,不可能把一場辯論輸的不能表達自己理念思想的片段收入書中。

先簡單介紹一下故事內容,熟知內容的人可以略過此段。故事源於《莊子•秋水》,原文大致意思為:莊子和惠施出遊,看到濠水裡有魚在遊。莊子說:“鯈魚出遊從容,是魚之樂也。”惠施馬上反駁道:“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說:“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莊子又說:“請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魚樂’雲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

就這麼一段故事,其他幾句都很好理解,最後兩句稍微翻譯一下:惠子說:“我不是你,本來就不知道你;你本來就不是魚,你不知道魚兒的快樂,也是完全可以斷定的。”莊子說:“請回到最初的話題。你說“你哪裡知道魚的快樂”等等的話,就是已經知道了我知道魚的快樂而問我,我在濠水邊上就知道的。”

這一篇怎麼理解?關鍵在於參照物,就像數學和物理中,下一個前置定義是關鍵,定義和參照物變了,一切都變了。

那麼惠子的參照物是什麼?他認為人是人魚是魚,兩個孤立不可交流的。而莊子認為人和魚是可以交流的,這符合他的齊物思想,符合他的萬物與我並生的天人合一思想。那麼不同事物間是否真能交流?如果把莊子惠子換個場景大家就明白了:

莊子惠子走到濠上,莊子發現烏雲密佈蜻蜓低飛螞蟻搬家…於是他說:“天要下雨了”,惠子槓到:“你不是天怎知天要下雨?”莊:“你不是我怎麼知道我不知道天要下雨?”惠:“我不是你,當然不知道你知不知道天要下雨;你也不是天,當然也不知道天會不會下雨,這是可以肯定的。”莊:“回到最初的問題,你剛才不是知道我知道天要下雨這件事了嗎?我在濠水上就知道你能知道我知不知道天要下雨這個事了。”(這句最難理解,可以理解為惠子雖不確定莊子知道天要下雨是不是真的,但其實是已經知道莊子看起來好像知道天要下雨這件事)。

人不是天,就一定不知道一些天的規律嗎?顯然是不對的,人通過觀察一些天的現象能大概率判斷準確天氣。所以,人就不能知魚嗎?

所以莊子所闡述的是自己天人合一萬物並生的思想觀念。大家以為最後一句莊子莫名其妙強詞奪理,其實不然,他在“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這句不但已經解答了惠子,而且埋了一個坑,不管怎麼惠子怎麼樣回答都是錯:如果惠子不能知道莊子是否知道魚之樂(先不管莊子知不知道魚之樂是真的,但有“莊子知道魚之樂”這麼一回事),那他怎麼反問?所以莊子最後一句就是強調惠子是知道他知道魚之樂這件事的,在濠上就已經知道了。好,惠子是知道了莊子知道魚之樂而進行反駁的,只不過他無法確定莊子是不是真的知道魚之樂,那麼惠子既然能知道莊子知道魚之樂這件事,那麼莊子為什麼就不能知道魚之樂這件事呢?

有人會開始槓,同類之間有語言,當然能知道,不同類之間沒有語言,怎麼知道。但不同類就不能溝通了嗎?知道只能靠語言嗎?這就是前提假設,惠子的前提假設就是不同類不能溝通,但莊子的思想本身就是“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唯一”!萬物怎麼可能不能溝通?就像上面舉看天氣的例子,是非高下立判。

又有人會說,天氣是客觀的,但“樂”是主觀的。魚沒有主管感情,怎麼知道它“樂”呢?這就又是一個大問題。”樂“是什麼?為什麼”魚“叫做”魚“,而不叫”狗、貓、石……“樂是人主觀定義的,但完全沒有跡可尋嗎?既然有跡可循,就能確定”樂“,既然能確定樂,既然我們可以定義”魚“,為什麼我們不能定義”魚之樂“呢?拋開固有的參照,看問題的結果就會不同。

哲學是讓人跳出固有參照物的思考方式,如果不能以哲學的思維去看莊子,永遠讀不懂莊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