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能成為軍事盟友嗎?專家:共同基礎非常紮實,但不太可能實現

當下中美關係日益緊張,作為軍事三大強國之一的俄羅斯,便成為了國際上重點關注的目標。如果俄羅斯選擇與我國成為軍事盟友,將是對美國有力的打擊。回顧歷史上發生的一些國際大事,俄羅斯多次選擇支持中方,所以很多人都會認為兩國的關係可以更進一步,這樣才可以打破美國霸權的壟斷。那麼,中俄真的能成為軍事盟友嗎?針對這一問題,有專家認為,兩國雖然共同基礎非常紮實,但成為軍事盟友,卻是不太可能實現的。

中俄能成為軍事盟友嗎?專家:共同基礎非常紮實,但不太可能實現

據中青網報道,俄羅斯總統普京在演講活動中,曾被詢問到中俄成為軍事盟國的可能性時,他的回答是,俄羅斯不需要,但是可以展望,未來中俄軍事不排除加深合作。從普京的態度就可以知道,要想立刻發展軍事盟國的目標是不現實的,但未來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國實力的增強,該國不排除這個計劃,普京這麼說既表明了自己的態度,也為兩國未來的合作進行了鋪墊,讓人不得不佩服他的情商。

中俄能成為軍事盟友嗎?專家:共同基礎非常紮實,但不太可能實現

眾所周知,普京在近年中十分重視與中國的貿易合作,而且在政治問題上,與我國也存在著共同利益,那就是制衡美國的霸權。和我國一樣,俄羅斯也經常受到來自美國的打壓,經濟上、軍事領域都是如此,如果說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憑藉這一點,兩國合作應該是遲早的事情,不光是我方這麼認為的,相信普京也有這樣的考慮因素。更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疫情期間,美國給我國“潑髒水”,將病毒的責任推到我國頭上,並要求我國向他們進行賠償,關鍵時候,俄羅斯也是明確表態支持著中國。

中俄能成為軍事盟友嗎?專家:共同基礎非常紮實,但不太可能實現

然而,專家卻認為,雖然中俄之間有共同目標,但兩國之間仍然是存在矛盾點的。首先是領土爭議,我國在過去實力落後,因此淪喪了不少的領土在外。其中俄羅斯就霸佔了我國的部分領土。這些年,兩國關係緩和,普京也陸續歸還了部分領土,但最備受關注的黑瞎子島,對方只歸還了一半,另一半沒有同意歸還,理由是該島嶼上居住著大量公民,一時間不好搬走。基於人道主義和兩國關係,我國政府也沒有再強迫對方,但未來不排除會要回這部分領土。

中俄能成為軍事盟友嗎?專家:共同基礎非常紮實,但不太可能實現

其次,俄羅斯在蘇聯解體後,繼承了軍工技術和大量先進武器裝備,令該國的軍事力量有了紮實的發展繼承,如今已經成為了世界第二大核武器大國,甚至部分導彈技術還超越了美國。但該國的經濟實力卻是一塊短板,而我國這方面相對是較為平衡的,所以對方擔憂我國在這樣發展下去,會超越他們構成威脅,所以煽動了遠東及傳統範圍內的離心傾向。

中俄能成為軍事盟友嗎?專家:共同基礎非常紮實,但不太可能實現

所以通過分析看得出來,俄羅斯政府是有私心的,雖然兩國都遭遇來自美國的打壓,但如果成為了軍事盟國,那就意味著未來必須共同承擔外界的軍事壓力,俄羅斯和我國的關係還不至於走到這一步。再者說,我國發展較為晚,而且這些年受到美國的打壓造成的負面影響明顯比俄羅斯嚴重,這點普京還是瞭解的,所以未來對方可能面臨不公平的待遇。其實,不單單是俄羅斯政府不贊同,我國和國際組織也不會同意,,一旦軍事聯盟,那未來合作過程中難免爆發矛盾,不利於兩國關係,我國還不容易完成獨立,不可能在跳入另一個坑。國際上定義我國、俄羅斯和美國是三大軍事強國的初衷就是三足鼎立,制衡美國,如果俄羅斯和中國成為軍事盟國,那這個局勢又要發生失衡,不利於國際局勢的穩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