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並非只有一條路

當你的人生被侷限在一個圈子裡的時候,你能看到的未來就是單

一的。很多孩子都曾被圈定在“文化課成績”的圈子裡,父母、老師甚至孩子自己都覺得只有“文化課成績好才有好未來”。當然,也有一些父母、老師因人而異,會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進行適當的引導,我就比較幸運碰到了好老師,人生的轉折就此開始了。

人生並非只有一條路

高三那年剛開學,我高中的班主任劉老師找我談話。他說:“你學習一直這麼穩定(老師很含蓄,其實就是倒數幾名),老師覺得你得學個專長,要不然你考大學沒戲。”我一聽就急了,父母對我考大學可是寄予厚望的,現在老師說“考大學沒戲”,怎麼辦?我急忙向老師表態:保證以後更加努力地學習。劉老師卻說:“現在已經高三了,以你現在的成績你再努力也不是一天兩天就能把成績提上來的。你就乾脆想想有什麼專長適合自己,選一條更適合自己的路。人生並非只有一條路。”一語驚醒夢中人。我就問劉老師:“您看我選什麼專業合適?”劉老師說:“你爸媽是體育老師,你也非常喜愛體育運動,要不然你往體育方面發展試試?你考慮一下雖然我熱愛運動,但當劉老師真的把體育這條路擺在我面前的時候,我還是猶豫了很長時間。畢竟,當時的人基本都認定只有文化高考這條路是最好的,只有在高考中考一個好成績人生才有希望。我如果要走體有這條路,就好像是撇開陽關大道走了叢林小路,對未來我心裡沒底。其實,大學畢業真正走向社會之後,我們會發現,人生並非只有一條路。當初,讓我們糾結萬分的事,在未來並不能決定我們人生的方向。走進社會之後,專業背景大多數時候變成了學歷文憑上的一個名稱,要想有所成就還得靠自己的實力。只要你夠努力,始終把握自己人生之路的選擇權,勝利就在前方。

當時的我還悟不出這些道理,但最終還是聽取了劉老師的建議:學體育。原因很簡單,與其在教室裡壓抑地做題,不如痛痛快快地靠身體拼搏。事實上,練體育的那幾年確實吃了不少苦,身體也出現過各種不適。但在這個過程中,我學會了堅持、不矯情、拼搏、正視輸贏,心態變好了,對後來的人生影響很大。

漸漸地,我發現即使是羽毛球、乒乓球這樣的運動也能折射出很多人生的道理,簡單的體育動作可以反過來影響一個人的心理、行為、狀態。重複得多了,你就能熟能生巧;輸贏多了,你就不會被挫折打倒....這是人生的收穫和財富。

剛開始練體育的時候,我跑得不夠快。老師就騎摩托車拉著我跑,雖然看起來很粗野,效果卻很好。很多時候跑完以後我就大吐,吐完以後還得接著跑。有的時候,爭強好勝,身體素質不好,人家在前面跑,我也咬牙跟著。一圈兩圈下來,我就發現自己和別人的距離沒那麼大了。我從跑步中看到自己一直在進步,從1分40秒到1分30秒…這個過程讓我嚐到了進步的甜頭。

我有一個同學,個子有一米八多,身強體壯,而且文化課成績不錯。所以,當我跟他說我要學體育的時候,他非常鄙視我,要求我練完以後和他比試比試。結果,雖然我學習了一些經驗和技巧,但是因為身體的差距我還是沒有比過他。不過,我堅信,只要我加強訓練,一定能夠戰勝他。

後來,我以體育特長生的身份參加高考,考上了河北體育學院,和我理想中的北京體育大學差了5分。而我那個高個子同學,雖然體育很好,但並沒有選擇走體育的道路,最後落榜了。更奇妙的是,他後來復讀選擇了體育,第二年考進了我們學校,成了我的師弟。

所以,人生並非只有一條路,關鍵在於機遇來臨時的選擇。比如我和我的那個同學,雖然無論是文化課還是體育專業他都比我優秀,卻因為高考時選擇了並不適合自己的文化統考而落榜。而我卻因為選擇了一條適合自己的道路順利地考上了大學。後來,我也經常會跟我的學生講,選擇很重要,一個適合自己的選擇比追求別人的夢想重要得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