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鹏飞​《赶死的人类》

张鹏飞​《赶死的人类》 疫情之后,中国经济走向何方?中国人的生存方式走向何方?中国的社会治理走向何方?世界和人类社会形态走向何方?很多学家给出意见,宅久了我一心认为应该用一个更大尺度来看问题,想解决问题本质,只有放大边界才能看清事物的本质,只有通过全球性宇宙观来解决具体点的问题,因冠状病毒并不是一个点的问题,是上帝对全球的系统性提示,解决问题要在全球建立宇宙观,因为人类一直存在于生死存亡的边缘。

边缘,一是与35年前比中国男性精子数减少30%,雄性精子数下降代表着哺乳动物灭绝前的第一指征。二是世界上每天75个物种灭绝,第六次生物大灭绝。三是环境在恶化:我们的淡水土壤空气三大物质基本都被污染了,淡水污染了98.75%,污染的水落在土壤上造成土壤污染,食品污染,一节一号电池可以污染一公里的地下水,人类用智电池车取代汽油车表面上治理的大气,实际上是更深远的灾难,空间换了时间而已;核废料用铅桶包好藏于地下,三四百年之后铅桶的寿命到头了,核污染地下水是必然,且全球核武器总量相当于每个人屁股底下坐着2.5吨TNT的核当量;温度,过去一两万年才升高一度并波动态趋冷,而我们用了200年就把地球的温度弄高了一度,接下来30多年又弄高一度,会把北极和西伯利亚动土下的固态甲烷这种定时炸弹引爆…所以人类一直存在于生死边缘。

地球人类一万年来一直十亿内计,只有近百年升至七倍,也就是说地球之前99%的时间内的常态负担,在近1%的短期内徒然承担了7倍负担,人类处于不稳定的生死边缘。

宇宙恒星量是15亿加24个零,地球只是宇宙中的一粒沙子,整个宇宙的恒星是地球上所有海岸线沙子加起来的总和,这些还只是宇宙总质量的5%,还不讨论另外95%的暗物质暗能量,地球只占太阳系千分之一,所以地球之于宇宙微不足道,人类只是地球表皮上的薄薄的一层生物圈而已,总质量连地球的亿万分之一都不到,人之于地球而又微不足道,有如灰尘,人却无知自大的要与天斗,征服自然,近乎无耻的扯淡,还是为神灵了好多东西:文明、宗教、政治、文化、经济…其实都不过是地球上叫做人的 一撮生物的把戏。总之人之于宇宙空间微不足道。

时间,也微不足道。俞低级生物存在度俞高俞稳定,在此达尔文进化论有错,不是进化俞高级生存能力俞强俞稳定,是俞差俞消亡,单细胞生物已经存在,38亿年,脊椎动物1.6亿年,哺乳动物8千万年,灵长类直立行走只4百万年,人类只20万年…愈文明愈智能俞加快死亡速度俞不稳定,存在度俞低,进化高级的人存在危机俞大,规律是一个单向型的,是不可逆的,所以从这一点上来说,人类也是站在毁灭的边缘。所以人之于时间微不足道。所以人无论从空间到时间之于宇宙都微不足道。像电影末日地球里演的一样,宇宙为了自身的规律和自洁自生需要,牺牲人类这个物种微不足道,分分钟的事,有如恐龙…再如气候战争、基因组接、人工智能、瘟疫…所以有美国《寂静的黎明》一书,所以文明是危机化的方式,技能与危机愈掩俞深,所以人类文明向前走的每一步都是在逼近边缘,人类一直在生死边缘。

即如此,人类,将何去何从?是温水煮青蛙,还是攒足力气跳出来。

解决人的问题,先从宇宙观出发,应该建立宇宙观更大尺度更大空间更大时间来看,要有全球的环境组织的联盟,先确保人类的生存,霍金说人类只存在两百年,要做全球的治理结构,治理思想,先把环境保护好,作为一个基本面,基本面安全了,地球表皮上生长的像灰尘一样的人个体才安全,才不会产生大面积的,轻而易举的灾难。虽然人类趋势是灭绝的,起码尽量延长吧,也许尽量出100年1000年1万年,最起码尽量保证你活着的这几十年是安全的,所以丹麦哥本哈根的世界气候异常大会重中之重,国际环保组织重中之中,中国的环保意识重中之重,个体的宇宙观重中之重,个体的生存方式重中之重。减少污染敬畏自然尊重生命,自然之子,天人合一,天地四时,和光同尘的生命哲学。基于基本面来制定系统的社会治理、经济制度决策。每个人外在内在健康有保障,才能达到一个系统性健康和保障,从宇宙宏观到个人微观,再从微观回到宏观的解决方案。

今天,回望老子,道论,弱者道之用,弱化现象施道,得论,无为,限制能力开发,虽当时因信息量太少,道德略显凌乱,但不乏是老子曾经给出的答案,中国的保守与西方的进步论不同,东方思想对人类文明发展与生存困境有更深哲学,如国更小、人更愚、物更朴、事更俭。人类处境应文明系统反省,建立新的世界观,新的文明结构,西方文明不代表未来,中国方案取保守论基调的高明,进步论慢慢来,主流意识决不代表真理,只代表文化结构即将发生颠覆的表征。

因为我们不知道明天和意外,谁先会来。因为到最后,一定是宇宙牺牲你,而不是你牺牲宇宙。因为人类没必要急着找死,慢慢来,可以安住当下,与子孙繁衍生息。

东方精神拯救人类。中国在全球以一带一路为抓手,是时候拿出中国态度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