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你的微信頭像,就知道你沒見過世面

1

認識一個男生,感情空窗期3年了。

上週,他在微信上問我,身邊有沒有單身的小姐姐可以介紹給他。

剛好朋友圈裡有個軟妹子,前不久失戀,沉浸在悲天憫人的情緒中無法自拔。

我便跟她打了個招呼,將她的微信推給了男生。

5分鐘後,男生髮過來一句:

“用這種微信頭像的女生,我還是不加了吧,感覺沒見過什麼世面。”

我滿腦子問號,仔細地再看了一下妹子的頭像:

那是她戴著一條白金項鍊的自拍,項鍊上掛著一個精緻的小吊墜。

沒毛病啊?

男生繼續說:

“像這種連頭像都要炫耀首飾的女生,一般都很虛榮。

她們喜歡在朋友圈裡發九宮格自拍:

今天男友送了個Gucci,拍幾張照片感謝親愛的;

明天去東南亞旅個遊,從上飛機到上廁所都要全程直播;

攢幾個月工資買條項鍊,說不定還會把購物小票都發上去求贊。

我不喜歡這種沒見過世面又虛榮的女生,跟我肯定合不來。”

我看著這一大段文字,想到他在手機背後故作高深、滿臉嘲諷的表情,不禁厭惡至極。

他不知道的是,那條項鍊是女生的外婆送給她的生日禮物。

生前最疼愛她的外婆過世之後,她就再也沒換過微信頭像。

生活中總有這樣一類人,喜歡懷著惡意和揣測的目光去傷害別人:

那個女的妝化得那麼濃,還一身的名牌,一定是被包養;

那個男的怎麼娶了個比自己大那麼多歲的老婆啊,一定是吃軟飯;

找對象不能找單親家庭的,心理肯定不健康......

一個人最大的惡意,就是將自己的理解強加於別人,並一直認為自己是正確的。

列夫·托爾斯泰說:“你不是我,怎知我走過的路,心中的苦與樂。”

不要憑藉著蛛絲馬跡、隻言片語就去評價別人的人生。

在你看不到的角落,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

看你的微信頭像,就知道你沒見過世面

2

之前,有人在網上曬出一張在海關辦事窗口拍到的照片。

看你的微信頭像,就知道你沒見過世面

照片上,一位女性工作人員正在裡面辦公。

她沒有穿上班的工裝,而是穿著一件黑色吊帶裙。

網友在發照片的同時還配上了一行略帶諷刺意味的文字:

“改進窗口工作作風嗎?海關真是走在前列線。”

他認為,那個工作人員非常不專業,穿成那樣坐在窗口裡,實在有礙觀瞻。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那位工作人員當天已事先請過假。

她換好便服,正準備離開時,恰逢有人前來辦事。

為了不耽誤對方,她推遲離開,臨時受理了業務。

沒想到,本來是助人為樂,卻因著裝問題被拍照曬到了網上。

看過這樣一句話:

一個人看不慣的東西、人和事越多,這個人的境界也就越低,格局也就越小。

有些人,在對別人指手畫腳的時候,總是一副萬事萬物瞭然於心的樣子。

然而,往往卻總是沒了解過具體情況,就捕風捉影、擅下定論。

這讓我想起了演員李冰冰之前發過的一條微博。

看你的微信頭像,就知道你沒見過世面

給李冰冰扎針的護士,紮了好幾針都沒扎準,導致她噴血,還一句道歉都沒有。

微博一發,評論區炸了:

中國的護士就是沒素質,一定要追究護士的責任;

這樣的護士必須人肉出來,讓她下崗......

李冰冰發現大家沒有理解她那句“跨越半個地球”的意思,趕緊刪除微博,重新發了一條。

看你的微信頭像,就知道你沒見過世面

看到“超級思念祖國的醫護人員”,大家終於知道她說的是國外的護士了。

那些此前嚷嚷著“要人肉這名護士”的人都不說話了。

偏見有多可怕?

對中國醫務工作者的偏見,讓他們還沒搞清事實真相就忙著站隊、抨擊。

而被謾罵的人,則蒙受著不白之冤。

人們總是急於表達自己、一吐為快,對著自己看不慣的人和事指指點點、肆意評價。

然而,你沒經歷過別人的生活,不瞭解人背後有什麼樣的苦衷,憑什麼就妄下結論、惡意揣測?

3

知乎上有一個問題:去過100個以上的國家是種什麼樣的體驗?

點贊很高的回答是這樣的:

“懂得了這世界上沒有絕對的正確,能夠接受別人有不同的三觀和其衍生出來的思考方式。”

真正見過世面的人,不會去評價別人沒見過世面。

因為當一個人看過的人間冷暖越多,他對這個世界的偏見就會越小。

這個社會,給每個人設定了太多的條條框框:

女生必須怎樣,男生必須怎樣。

然而,世界不是非黑即白。

真正有修養的人,會體會別人的苦衷、尊重別人的不同。

看你的微信頭像,就知道你沒見過世面

很喜歡星河Shinho寫過的一篇文章。

她說,她在法國待過幾年。

法國菜很難吃,人很懶,看個病有時候要預約兩個月,KFC離市區太遠。

但是她在那裡,感受到了尊重的意義。

同性戀可以在街上手拉手,彼此交換一個吻。

七十歲的老太太可以穿著粉紅色的香奈兒套裝,塗著大紅色的嘴唇,穿著亮閃閃的中跟鞋。

你可以穿得特別邋遢,身上寫著解放法國,頭髮用羊毛線編成一坨坨,看起來髒兮兮的,耳洞用專門的環子弄成瓶蓋大。

你可以喂冰淇淋給你的狗吃,或者和你的狗分著吃。

沒有人會特別看你。

然而在中國,如果你做上述的事情,也許就會引起眾人側目。

有人會掏出手機拍照,發到抖音和微博上;

有人會嘲笑、會鄙視,在背後對著你竊竊私語、指指點點。

然而,那是別人的人生、是他們自己的路,我們究竟有什麼資格對著人家說三道四呢?

4

“看你的微信頭像,就知道你沒見過世面。”

“看你的微信名稱,我就猜到了你是個渣男。”

“看你的朋友圈,就能反映出你很好追。”

心理學上,有個詞叫做“標籤效應”

我們很容易以自己固有的知識經驗,給別人貼上標籤、做出判斷。

然而,太多人都是從自己的偏見出發,選取自己想看的真相。

歧視別人和自己不同的地方,站在道德制高點評價質疑別人。

很喜歡一句話:

靜坐常思己過,閒談莫論人非。

沒有誰有權利去評價、干涉他人的生活。

“不要冒然評價我,你只知道我的名字,卻不知道我的故事。

你只聽聞我做了什麼,卻不知道我經歷過什麼。”

願你我能夠尊重不同,不帶著偏見的眼光去評價他人。

也願你我不被他人輕易定下標籤,勇敢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共勉。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