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體育的春天來了嗎?

■王慶峰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明確提到“鼓勵基礎教育階段學校每天開設一節體育課”,結合教育部不久前提出的“體育中考要達到跟語數外同分值的水平”“開展研究在高考錄取中評價體育”,人們不難看出其中的明確信號:即通過考試和體育掛鉤,倒逼重視體育。

少年強中國強,體育強中國強。調查顯示,青少年體質健康狀況不容樂觀,近視和肥胖現象尤為突出,力量、速度與耐力素質增長緩慢。近幾年,中央先後出臺一系列文件,要求開齊開足體育課,青少年體質才漸漸有止跌之勢。

但在“每天開設一節體育課”的問題上,仍然有很多學校打馬虎眼、擦邊球。原因無非是兩個:一是擔心學生奔跑打鬧造成安全事故;二是在應試教育的語境下,天然地輕視體育課。有些學校為了最大化利用每一分鐘,甚至連“課間十分鐘”也無法保障。在這樣的背景下,許多人支持將考試和體育掛鉤。眾所周知,“分分分,學生的命根”,指揮棒的改變,必將促使學校和學生改變觀念。

1990年頒佈的《學校體育工作條例》規定“體育是考試科目”,但直到近幾年,一些省市才陸陸續續加入體育中考項目。然而,大多數地方的分值在10分到40分之間,相對來說,分值偏低,不易拉大分數,不能引起重視。2019年,雲南省教育廳首次把體育中考提至100分,取得了不錯的效果。教育部門決定進一步擴大體育在中考的分值和影響力,也正是基於這樣的探索之上嘗試的新方向。

將體育直接跟考試成績掛鉤,尤其要注重科學性、精準性。要知道,考試的每一分都很重要,必須體現“努力”“公平”這些基本原則,更好地引導學校和學生在重點環節、正確方向上發力。要特別提防一些地方停留在表面上,陷入形式主義。比如,有的地方簡單以視力、體重作為評價標準,顯然就行不通。不同的人基因不同,這些因素不僅沒有參考性,而且視力可以通過手術進行修正,有失公平。

因此,我們歡迎進一步擴大體育在中考的分值和影響力,但也應該加強論證,讓這種變化最大程度體現出科學性、公正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