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国家一等奖”的课会如此糟糕?


自最近关注网课以来,就深受各种病入膏肓的网课折磨,不看,没法了解它们,看了,就被套路、模式、格式之类混账教学冲击得头晕脑胀。——宣称写作技巧的,看起来却对技巧的理解一塌糊涂;宣称快速提分的,看上去却对提分规律一窍不通。而且,都在宣称这些上课的老师是清华、北大毕业,多年教龄,教育专家,可一听课,却发现本质是个“格格老师”,作文就教格式化堆砌,阅读就教格式化套答,一旦弄两个具体的句子出来,水平却不如一个普通小学生。

北大清华的脸要被丢尽了,专家这个词被实实在在对应上了“砖家”。

我想把这些当笑话看,可是一点都笑不出来,一想到有多少孩子正在被这种误人子弟的教学糟蹋,就忍不住要说。

这不,又被一个“名师”的“国家一等奖课程”的例子雷到了。

这是一个反复轰炸的“xx精品课”广告中一段完整的推送,介绍一种“高分作文”的写法。全文如下:


为什么“国家一等奖”的课会如此糟糕?


为什么“国家一等奖”的课会如此糟糕?


①“名师”能不能解释一下,为什么“父亲冒雨接我回家”是一个“恶俗素材”?

在商务印书馆的第6版《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恶俗的解释是两个意思:作为名词,是指不好的风俗,陋俗;作为形容词,是指粗俗,庸俗。在日常语境中,批评某种现象恶俗,通常也指向低级趣味的感觉。

“冒雨接我回家”的素材,不管是父亲接还是母亲接,的确是以前很多作文中见过的“熟材”。有些人写作文,不是从自己生活中去发现,而是从“作文选”中找些别人写过多遍的材料来填塞,我们称这样的作文“落入俗套”,就是指这作文看起来很陈旧,很模式化、套路化,没有鲜活的情感,没有独立的见解。

但是,“父亲冒雨接我回家”这样的素材,只要是自己生活中有切身体验的,仍然是新鲜而美好的作文材料,因为我父亲的特点,我与父亲的关系,我在雨中的心境,我们走过的那条路,我对父亲的情感,都是与别人不同的。基于我的真实生活,写出我独特的情感体验来,这个材料依然会打动人。即使有一千篇“父亲冒雨接我回家”,也会有一千种深入心灵的父爱,绝不会让人乏味。

“父亲冒雨接我回家”,这不可能是一个恶俗的素材,它没有一丝恶意,只有爱。

“名师”将它称为恶俗,这到底是语文能力的低下,语文基本功的不过关,还是久陷格式化教学而丧失了基本的审美能力?

作文素材有雅俗之分,二者并非高下之分,雅俗各有其美,作文中写雅材还是俗材,关键看文章主题的需要。但如果真是恶俗的材料,还非要将恶俗写出“美”来,以恶为美,这种变态严重偏离作文之道。


换一个角度就可以了写“父亲冒雨接我回家”,不要写父亲和我在路上的情景,写到家父亲掏出钥匙的那一刻。

这是“换一个角度”吗?显然不是。这并没有换个角度来写这个素材,只是着力刻画其中一个具体细节。“名师”分不清“换角度”和“写细节”之间的关系,可见对于写作基础技术的理解很混乱。

比如这个素材,大家都在表达父亲对我的爱,你却在自然的风雨中感受到了与父亲之间的情感风暴,体会到了成长的艰难,平时走惯了的一条回家之路,今天走得格外不易。这是找到了一个新的主题角度

还比如这个素材,不是直接叙述父亲接我回家的过程,而是从一把伞的角度表述这个过程:雨中行走的这把大伞,一路体会着这对父子的情感交织,感受着人间的爱的复杂,品味着伞外与伞内两个世界的不同滋味。这叫从伞的角度来写人事,这是找到了一个新的叙述角度

如果只是着力刻画其中的某个细节,就不是“换个角度”了。

不懂素材基本性质,不解写作基础技术,信口胡扯,难道就是成为“名师”的秘密?

还不止这些。


③这一个关于掏钥匙的具体描述,为什么会失实?

到家父亲掏出钥匙的那一刻,雨水结成串,从父亲的指尖滑下,滴落在地,荡起一圈尘土。

父亲从哪里掏出钥匙?从水里吗?要不然掏出钥匙那一刻指尖会滑下成串的雨水?

如果水珠能将地上荡起一圈尘土,说明这是十分干燥的地面,都不会是在靠近雨的地方,还要有足够的积尘。到了这种地方,雨水还要从指尖成串滑下?

这雨水为了缠住父亲,以便在父亲掏出钥匙那一刻从他的指尖滑下,真是不择手段了。

何况,如果这是在家门口,一个天天进出的地方,要怎样才能积尘到这个地步?

描述的失实,表面上看是用词的不准确,实质上却是作文方向的错误:并非基于生活体验抒发真情实感,而是在作文中编造,说谎,抒假情,表伪意。

这样的作文训练,是无法提高作文实力的,却容易被虚情假意和混乱逻辑严重毁损正常的审美,到最后别说写好作文了,可能连句正常的话都写不出来,这位“名师”已经示范了。

如果从考试角度来说,这种凭空想象、不合情理的描述不单不能为这个细节增色,而且会因为失实导致扣分严重,——有老师喜欢优美的描写,但绝不会有老师喜欢胡编乱造的花哨。


原来,父亲的爱早已化作一把华丽的伞,为我撑起一片晴空。

“原来”带出的这句老掉牙的抒情,看起来是跟前面的具体描述对接的。但能不能对接上,并不是用个“原来”就能完成的,要靠内容与情感之间的合理衔接才行。

这里的对接逻辑看起来是这样:父亲指尖滑下的雨水,让我顿悟了父亲对我的爱。

这啥意思呢?看这句抒情,似乎是说父亲替我挡住了风雨,让我感动了。那么,父亲那指尖滑下的雨水就是父亲为我挡风雨的明证?父亲冒雨接我回家,我干干爽爽,父亲为了替我挡风雨淋成了落汤鸡?一路上,我干干爽爽父亲落汤鸡,但我看不见、也感受不到父亲的爱,要到这个时候才能顿悟?

即便强行让这个“雨水成串滑落指尖”的细节成立,它在前后语境中也不具备“顿悟”的条件。这种看起来是用顿悟表达主题的句子,其实只停留在表面形式上,属于典型的事与情的分离,强戴帽子,本质却是作(zuō),情感苍白,无病呻吟。

很多考试作文都会出现这种病态:叙事就是埋头把事儿记完,主题就是结尾莫名奇妙扯上一句貌似高大上的空洞句子。出现这种病文的原因,大多是作文教学只注重形式结构、不注重内容审美的结果。

再说了,“换个角度”是想写出新意吧?最后还是套上这么个老掉牙的句子,“名师”你这是怎么了?这可不是日常课堂上的临场随口一说,而是精致的广告中代表“大牌”教育品质的精心制作,十八般武艺都用上了,怎么还这么糟糕呢?



有人说我吹毛求疵。在教育专业上这样说我,我并不反对,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我的确喜欢将每个细节尽可能做到更好,有一点点小毛病就觉得很难受。但面对这种被广而告之、大肆推广的“高效课程”,我想吹毛求疵都做不到啊。哪里需要吹毛呢?这根本就没有毛的遮盖,直接将这样文理不通、情感虚假、语文基础能力如此不堪的东西肆无忌惮地露出来,这展示的都不是小疵,而是绝症啊,打眼一看就被雷到了,没有吹毛的机会。

这样病入膏肓的课,却宣称是“获国家一等奖课程”;这样的老师,却宣称是“XX特约教育专家”,“XX精品课好评榜‘霸榜王’”。这样的“国家一等奖”,这样的“教育专家”,被大肆包装推广后,如果具体地落在了每一个孩子的学习中,难道不像新冠病毒一样可怕吗?作为一个长期进行一线教学的语文老师,我没办法装作看不见。

老师是个平凡的职业,但影响的是孩子的一辈子,这么有钱大把大把地砸广告,就不能花点时间好好修炼一下内功吗? 只把教育当生意,靠误人子弟牟利,是在作孽呀。


为什么“国家一等奖”的课会如此糟糕?

练字日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