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繆:幼年喪父,母親半聾,貧民窟長大,苦難是他的養分

說起法國作家,就不得不提到阿爾貝.加繆,20世紀人類文化史上最閃耀的名字之一。

加繆:幼年喪父,母親半聾,貧民窟長大,苦難是他的養分

加繆

1960年1月4日,加繆乘坐出版商米歇爾.加利瑪的車,在一條筆直的公路上,加利瑪沒能控制好方向盤,汽車撞上大樹,這位天才作家當場停止心跳,橫死街頭。而加利瑪也在幾天後搶治無效去世。

加繆:幼年喪父,母親半聾,貧民窟長大,苦難是他的養分

加繆車禍現場

時間倒轉到事故發生的三年前,1957年,加繆剛攜著他的鉅作《局外人》和《瘟疫》捧回了諾貝爾文學獎。

在加繆生前,他曾經在一張紙上列出他心愛的詞:世界、痛苦、大地、母親、人類、沙漠、榮譽、苦難、夏日、大海。這些詞概括了他一生為之奉獻的全部事物。

1913年11月7日,加繆在阿爾及利亞的蒙多難出生。但在他出生沒多久,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了,他的父親就在一戰開始的馬恩河戰役中犧牲了。

那時候,加繆還不到一歲,在加繆的人生中,父親的角色永遠是缺席的。在他的父親去世的40多年後,已經功成名就的加繆回到家鄉去探望恩師時,順便來到他父親的墓地。

他被墓碑上父親的生卒年和照片驚到了,他父親死的時候是29歲,而此時的加繆已經40多歲了,他對自己的老師說:“葬在這塊石板下面的男人,那個曾是我父親的人,竟然比我還年輕。

這讓加繆感到十分的荒謬。

加繆:幼年喪父,母親半聾,貧民窟長大,苦難是他的養分

父親的死,對加繆的母親打擊非常大,後來還得了腦膜炎,成了一個半聾啞的寡婦。為了生活,她帶著加繆和他的哥哥回到阿爾及利亞貧民窟的外祖母家,加繆一家和外祖母、舅舅擠在擁擠不堪的工人居住區艱難度日。

貧困並沒有讓加繆感到不幸。相反,童年的經歷成了他日後創作的養分。因為經歷過沉重的生活,他對自由的渴望勝過任何人,因為見過貧窮的世界,他更執著於外面的世界,陽光和大海。

他說,無論如何,到底還有陽光溫暖著我們的身骨。因為置身於貧窮和陽光之間,他在生活的絕望裡感受到無盡的愛戀。於是,便有了那句流傳至今的至理名言:沒有對生活的絕望,就沒有對生活的熱愛。

幼年喪父,母親半聾又是文盲,祖母粗暴又專橫,如果不是一位老師發現了加繆的文學天賦,並極力說服他無知的母親和專橫的祖母繼續上學,加繆可能就會成了一個貧民區的工人,世上就少了一位天才作家。

關於母親,加繆是憐愛的。這是一個可憐的女人,中年喪夫,半聾半啞,膽怯軟弱,卻獨自辛苦撫養孩子長大。

加繆:幼年喪父,母親半聾,貧民窟長大,苦難是他的養分

加繆的母親

在加繆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1953年12月13日,他被邀請去於斯德哥爾大學座談,突然闖入了一位阿爾及利亞的學生,他厲聲質問加繆,作為阿爾及利亞人,為何對阿爾及利亞的獨立事業默不作聲

加繆回了一句話:“我相信正義,但在正義之前我將首先保衛我的母親。”

在《局外人》裡,加繆寫道:所有身心健康的人,都或多或少設想期待過自己所愛的人的死亡。

他曾經無數次設想過母親死亡時,自己會是怎樣的狀態,於是他借用《局外人》的開篇寫道:“今天,媽媽死了。也許是昨天,我不知道。我收到養老院的一封電報,說:‘母死。明日葬。專此通知。’這說明不了什麼。可能是昨天死的。”

加繆:幼年喪父,母親半聾,貧民窟長大,苦難是他的養分

只是他如何也沒有想到,自己竟然會走在母親的前面。這不僅是一種殘忍,更是充滿了荒謬,如同《局外人》塑造的主人公莫爾索一樣,他行為驚世駭俗,言談離經叛道,實則是他用來抗擊這個荒謬世界的武器。莫爾索的種種怪誕行為乍一看,難以理解,但事實上,他才是活得最真實,最追求本真的那個人。他感受到了這個世界的荒謬,但至死都是幸福的。

加繆:幼年喪父,母親半聾,貧民窟長大,苦難是他的養分

加繆之墓

在加繆47年的短暫人生裡,他經歷了苦難的童年,又遭遇了人類歷史上最血腥、最殘酷的兩次世界大戰,戰爭、屠殺、流氓、集中營……讓他深深厭惡。

每個時代的人都有他需要面對的命運,需要承擔的痛苦,但當他們堅定地踏入這個世界時,愛也就由此產生。

在看似悖論的生活裡,加繆說:“我們聽說過的責任只有一個,那就是愛”,這種獨特的詩意,使讀者在其冰冷如刀的文字裡,仍然能感受到一份深沉的溫暖,讓我們懂得在無法逃離的荒誕與死亡面前,仍然有值得去追尋和堅持的幸福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