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六记》中的芸娘为什么对憨园如此感兴趣,她有蕾丝倾向吗?

太阳慢慢爬山


初读《浮生六记》只觉得芸娘与沈复相敬相爱。第一卷闺房记乐的描写俨然把芸娘塑造成了梦中情人。但卷末沈复写的“后憨为有力者夺去,不果。芸竟以之死。”着实令人费解。

然后我在网上看浮生六记的评论,看到有说芸娘和憨园有女女私情的。大吃一惊。

于是我又仔细读了一遍,发现确实有诸多证据。

最明显的一处是芸娘要帮沈复纳憨园为妾,“余笑曰:‘卿将效笠翁之《怜香伴》耶?’芸曰:‘然’。”《怜香伴》是清代戏曲家李渔的1651年写的第一部传奇集《笠翁十种曲》其中一篇,讲述了崔笺云与曹语花两名女子以诗文相会,互生倾慕,两人想方设法争取长相厮守的故事。是出了名描写女性间爱情的。戏中崔笺云设计使曹语花并嫁其夫。

沈复有此一问,当然并不只是因为芸娘主动要帮他纳妾,而是因为“芸憨相见,欢同旧识”、“及解维,芸谓余曰:‘子陪张君,留憨陪妾可乎?’”、“芸素有血疾....自识憨园,年余未发。”种种描写说明芸娘对憨园真是喜爱非常,说是一见钟情也不为过。而沈复对于纳妾一事是并不热衷的。所以我们可以想见想纳憨园为妾的恐怕是芸娘自己了。

后来芸娘知道憨园嫁给了一有钱人家,“谓余曰:‘初不料憨之薄情乃尔!’”、“而芸终以受愚为恨,血疾大发。”由此看来沈复认为芸娘的死很大原因是憨园背弃了她。有读者说此乃沈复推卸责任。的确芸娘病死与沈复不争气有关,但主要原因还是她自己思虑过多。沈复写芸娘血疾大发是因为憨园的事情,这是没必要骗读者的。

因为憨园嫁给别人而血疾大发,这绝不可能是因为没有帮沈复成功纳妾吧。要跟别的女子共享爱人,不吃醋已经很难了,怎么可能有人因为帮丈夫纳妾失败伤心欲绝的?

我看到许多评论说芸娘想帮沈复纳憨园为妾是愚孝,是为了讨好沈复。我认为这个想法不对,理由有三。

其一,芸娘生有一儿一女,并不需要妾室帮忙开枝散叶。其二,憨园是个妓女,芸娘因为与妓女结交而备受家人责难,如果真是因为评论中所说的理由棒丈夫纳妾,那绝对不会选择一个妓女吧。其三,林语堂口中最可爱的女人也不该是像评论中说的那么庸俗的。

有人说芸娘会爱上女子在女扮男装时已现端倪。我觉得也有道理。因为那之后“芸笑挽素云置余怀”。可见芸娘对沈复已是没那么在意了。后来见到同伴携妾而归,就开始物色女子要帮丈夫纳妾,且要“美而韵者”。

我读完《浮生六记》,觉得芸娘甚是可爱。但隐隐感到芸娘与沈复间是敬大于爱的。沈复声称来世要当芸娘的妻子,但可以当着芸娘的面和素云调笑,召妓时也没有丝毫愧疚,甚至对那妓女也很有好感,若不是没钱,娶她为妾怕是再好不过。而芸娘嫁给沈复,在我看来感激是多于爱慕的。她是想当一个好妻子的。但是会遭遇憨园这一段“孽缘”,怕是她自己也始料未及。

古有《怜香伴》,今有《世间情》。妻子爱上丈夫的另一个女人本来就不是什么石破天惊的大事。我不知道林语堂和俞平伯等大家是没有看出《浮生六记》中的女女私情还是不愿意看到。

我之所以写这篇文章,不只是想说说我认为芸娘是同性恋的理由,更多的是希望大家能用更开阔的视野来看待芸娘,不要觉得芸娘只是愚孝的顺从的妻子吧。








疯狂的绿豆


芸娘是不少文人的一个梦,最美丽的梦。

芸娘天资聪颖,知书达礼,特别富于生活的趣味,而且她不妒。岂止是不妒,她还主动张罗着为夫纳“美而韵”的小妾,最终因此抱恨而终。

可是仔细读了《浮生六记》之后,我觉得有点不对劲:芸娘与女伴实在太亲密了,或同榻而卧,或动手动脚,或靠在身上。如果以上还算正常,最过分的是,她居然天天讨论漂亮姑娘憨园——这完全是陷入爱情的表现。

沈三白一定也是感觉到了什么,所以才半开玩笑地问妻子,你是要效仿李渔的《怜香伴》吗?芸娘居然回答,对。

虽然沈三白写的比较隐晦,但从字里行间的蛛丝马迹看,不能不让人浮想联翩。

同样有蕾丝嫌疑的,还有《儿女英雄传》中的张金凤和何玉凤。

金玉二人彼此不妒,在安公子面前互相谦让,而且张金凤也说过,“我也爱她(何玉凤)”,哎呦呦,真是好不暧昧。

总之,怪异得很。倒是长姐儿对安公子,比较接近正常的男女爱情。

妒忌,几乎就是爱情的衍生品。没有妒忌,那还是爱情吗?


太阳慢慢爬山


一两年之前读过这本书。其中的憨园可能是芸娘给沈复找的妾。但最终他被所谓有力者夺去,没有成功。而芸娘竟因此郁郁而终。

从这个事例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古代那种奇特的世界观。那就是妻子给丈夫找一个年轻的小妾,是一件很平常的事儿。哪怕是夫妻关系很好。如果不这么做,反而显得自身不贤惠了。这一点现代社会简直难以接受。但这确实是古代豪门妇女的基本道德要求。

里面还有一件类似的事,那就是作者的父亲对他说,你要是真的孝敬我,就应该给我找一个妾,伺候我的起居。而作者夫妻两个人就开始到处忙活。儿子这么个孝敬法,现在社会也是难以接受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