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孩子是來報恩的,還是來討債的?

看到、聽到身邊的家長把孩子慣得那樣,看著真著急、生氣。很多孩子生下來,爸媽就跟沒事人似的,該玩玩、該樂樂去了,把孩子撒手扔給爺爺奶奶、姥姥姥爺,成了老一輩的寵物,從小呵護嬌慣著,管吃、管喝、管穿、管住、管學習,倒是冷不著、餓不著,但是真慣啊!耀武揚威、自理能力、自立意識完全喪失,幼年期該養成的好習慣一樣沒有。到了上學的年紀移交給父母接管,缺乏親情、沒樹立起榜樣,再想管教啥都晚了。甚至有的孩子初中、高中一直被寄養在老人家,這輩子基本就那樣了。孩子自身由於缺乏父母的教育,被遺棄感可能伴隨一生,心裡沒有安全感,不愛護生命,性格自閉、任性、暴躁、暴力傾向,甚至違法犯罪、殺母殺父等問題屢見不鮮。

要麼嚴管、要麼厚愛,我們常常習慣於二分法看問題。其實,嚴管和厚愛不能對立,二者需結合統一。


原創,孩子是來報恩的,還是來討債的?

家長過於強勢,“狼爸、虎媽”地一貫嚴管孩子,孩子小什麼都聽你的,在高壓管控下膽小怕事,無形中剝奪了他作為個體的人,必須具備的思維、行為能力,長大了要麼是個媽寶兒,遇事怕這怕那,扎撒著兩手等、靠、要,缺乏自主做事、擔事的能力,找工作找你、找對象找你、帶孩子還找你、在外惹事生非更得找你;要麼,不知道哪天起“我可要自己說了算了”,給你來個驚天大逆轉,叛逆起來,你說什麼都不再聽得進去,如脫韁的野馬,完全放飛自我去了,你讓他往東,他偏偏往西,一百頭大象都拉不回來,不知道瘋野成什麼樣。如“我爸是李剛”、某某高官、藝術家精心培養出的逆子,比比皆是。

原創,孩子是來報恩的,還是來討債的?


過於厚愛、溺愛,你把他當皇上般供著,他自然把你當奴才使喚,培養出的可能就是一個“討債鬼兒”,不懂得感恩,不懂得回報,不懂得擔負家庭、社會責任,活脫脫一個敗家子、社會敗類。如那個被母親溺愛,最終犯下死刑,臨刑前自我警醒,咬掉母親乳頭的兒子。


原創,孩子是來報恩的,還是來討債的?

“慈母嚴父多敗兒,慈父嚴母多忠孝。”難就難在嚴管與厚愛並存,在嚴管和厚愛中找到最佳平衡。

嚴管,讓孩子從小做起,多吃些苦頭、經歷挫折,多磨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讓他儘早成熟懂事,懂得珍惜。尊重孩子作為個體的存在,尊重他的選擇,儘早放手就是最好的厚愛。


原創,孩子是來報恩的,還是來討債的?

父母做的好勝過千萬句教誨,父母自己做的不好,說一萬句全是廢話。為人父母先修好自身,給孩子樹立道德修養的榜樣。教育孩子做事先做人、做事最終還是為了做人。

有的孩子是來報恩的,有的孩子是來討債的。

原創,孩子是來報恩的,還是來討債的?


人之初,性本善。孩子都是好孩子,關鍵看你是怎麼做家長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