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在防控非洲猪瘟中所能发挥的优势

非洲猪瘟疫情自从2018年8月3号公布第一起以来,截至2019年2月8日公布湖南永州发生ASF疫情,我国官方共报道发生非洲猪瘟疫情105起,波及25个省以及直辖市,捕杀生猪超过100万头,直接损失高达数十亿,更导致全国的猪价大幅度下跌,养猪从业者苦不堪言,养猪业陷入深度亏损。


中药在防控非洲猪瘟中所能发挥的优势


ASF从1921年肯尼亚确诊发生以来,到传入我国的将近100年时间,目前国内外报道来看,没有有效的疫苗可用,猪只一旦被感染必死无疑,所以也没有有效的药物可以治疗。但是传染病都必须满足三个要素才能传播,那就是: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者。三者缺少任何一个,疾病就不能传播。非洲猪瘟也遵循这一原则。当疫情发生时,必须进行隔离、消毒、捕杀、无害化处理,这是控制传染源。做好生物安全可以很好的控制传播途径,这一点大家基本上都认识到了。


第三个要素是保护易感者。对于猪只来说有三道防线,第一道是皮肤、毛发等天然固有组织。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固有免疫细胞(吞噬细胞、杀伤细胞、树突状细胞等)等,它们所发挥的是非特异性免疫作用。第三道防线则是特异性免疫,而非洲猪瘟目前还没有疫苗可以预防。所以我们也只能在第二道防线上进行提升,也就是提升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能力,以达到阻止外邪的入侵。


目前西医上还没有有效的药物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中医学认为,疾病发生、发展、转变的过程从邪正关系来说,就是正邪斗争的过程。


《黄帝内经.素问·刺法论》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黄帝内经.素问·评热病论》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由此可见,扶助培补正气、祛除邪气乃是防病治病的最重要原则,这便是扶正祛邪理论的起源。扶正祛邪理论正是根据正邪消长盛衰的变化及其对疾病发展的影响而确立的。即外邪入侵与正气虚弱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也就是说外邪必须在机体正气内虚,抗病能力减弱,不能抵御外邪的情况下,才能侵入机体而发病。如果正气很足,邪气是难以侵入的,疫疠也就难以发生。


在分析我国发生的非洲猪瘟疫情发病特点时,可以看出非洲猪瘟病毒传播过程非常缓慢,从一栏猪只感染另一栏需要好几天,更有呈现出跳跃式传播的,一圈猪几乎同时间发病的不多,而是一个猪栏中有一头或几头猪发病,其它栏舍里也大多是这种发病模式。而发病猪只出现临床症状到死亡,同圈的其它猪只也没有任何的症状,甚至许多直到捕杀时状况依然很好。这部分猪只为什么迟发病呢?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抗病力特别强,即非特异性免疫力特别强!也就是中医所说的体内正气非常充盈,外邪不能入侵。


中药在防控非洲猪瘟中所能发挥的优势


祖国的中医学博大精深,中药在扶正祛邪方面是西医所不能企及的!“正气不足、邪气入内”。根据中医辨证理论,在非瘟时期,可以使用卫气营血、扶正清热类中药以增强猪只的非特异性免疫力!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