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了解一下

追溯心理异常的心理方面原因是从弗洛伊德开始的,心理异常的这种模型特别强调动力因素的重要性,也就是说,正常和变态人格都是意识与无意识欲望驱动,或本能矛盾冲突的结果。

弗洛伊德的基本理论要点

潜意识理论:弗洛依德把心理分为三部分,即意识,当前注意所及的心理活动领域。前意 识,即当前未被注意,但一经提及可想到的心理活动领域。无意识(潜意识),即受到压抑、隐藏很深的心理活动领域。

本能论:他认为人类本能有两种:一为性本能,一为攻击本能。在性本能背后有一种潜在的力量,称为“力必多”,它对人的行为具有推动作用。

心性发展论: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力必多投射到不同的区域(性感带或敏感区),标志着心理发展的不同阶段,如果在每个发展阶段出现危机,而父母又不能正确处理的话,就有可能出现许多不同的变态。

人格结构:处于无意识最深层有一个“本我”,是行为动力的源泉,它追求直接的满足,遵循“快乐原则”。 意识中有“自我”,它是从无意识中产生的,指导行为采取社会允许方式满足本我的需要(遵循现实原则)。 还有一个“超我”,代表良心或道德力量,对自我起监察作用,不让其有越轨行为,否则就给予惩罚(遵循至善原则)

心理防御机制:否认、幻想、压抑、合理化、投射、反向、转移、情绪分离、隔离、抵销、过度补偿、升华作用。

心理动力学的贡献:

首次承认心理异常并不都是大脑的生理和解剖结构的损伤引起,心理冲突也可造成心理异常。

自由联想

梦的释义

阻抗的分析

解释

移情的解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