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23打中乙是雙刃劍!足協為增強國字號戰力,是否再次揠苗助長?

U23政策,就是從各俱樂部23歲以下球員中擇優錄取的政策,已經實施了好幾年。得益於該政策,走出來的知名球員也不少,如韋世豪、小張玉寧、黃紫昌等人。

事實上年輕球員可以通過U23獲得聯賽的出場機會,甚至是國家隊的征戰名額。

U23打中乙是雙刃劍!足協為增強國字號戰力,是否再次揠苗助長?

近期,中國足協擬通過改革中乙聯賽和U23聯賽,從五個途徑培育年輕球員。與此同時,部分邊緣球員,如中超替補席的老將、中超預備隊中超過23歲的球員將面臨生存困境。

這五條路徑分別是:中超和中甲的U23政策及U21政策、中乙職業俱樂部球隊的U21政策、參加中乙的中超U23球隊、參加中乙的U19國青隊、U23聯賽。

讓U23隊伍去打中乙聯賽,想必這是足協為提升國字號戰力想到的“奇招”。不得不說,這屆足協高層的每一個動作讓球迷們體會到的都是震驚的感覺

足壇人士觀點

對於中國足協的政策,有圈內專家贊成讓中超U23隊伍去打中乙,而反對國青隊踢中乙。

原因很簡單,如果派俱樂部U23去打中乙,則更容易發現有天賦的球員,讓他們的能力得到更好的鍛鍊。而讓國青隊去打中乙則是增加了一種不公平性,不僅起不到鍛鍊球員的作用,而且還有可能增加讓球的可能性。

新賽季中乙會採用什麼樣的賽制?

2020年中乙聯賽有可能不再採取往季的“南北分區”賽制,而是按各參賽方地理位置分佈,將所有參賽隊分成3個或4個組(視參賽規模而定)展開常規賽,每組至少10支隊伍。

這樣的考慮基於以下原因:

第一,本賽季賽程面臨大幅縮短,如果比賽於11月落幕,那麼實際比賽週期可能還不足半年。增加組別的目的是為了讓各隊在常規賽中至少能打18輪比賽,同時也確保賽事在規定時間內結束。

第二,安排同組別球隊就近比賽,有益於減少運營成本,從而為俱樂部減負。當然,如果各個中超U23隊伍加入之後,賽制會不會再次發生改變,我們尚不得而知。

U23打中乙是雙刃劍!足協為增強國字號戰力,是否再次揠苗助長?

U23打中乙其實是把雙刃劍,各俱樂部還需認真考慮

U23打中乙聯賽固然有鍛鍊球員的好處,至少可以讓這些球員識得“人間煙火”。特別是像恆大、魯能這些豪門梯隊的球員來說,放下身段來和那些小球隊比賽,是考驗年輕球員心性的最好時候。

但是,也會有球員心高氣傲,仗著自己的豪門梯隊隊員身份肆意妄為,任性胡來,這樣會使足協的計劃泡湯。對於這個隱患,各俱樂部應該要好好考慮一下再做決定。

足協的政策可能會沒有成效

原因很簡單,這種強制要求各俱樂部必須派遣一名或者多名U23球員的方式,顯然是在揠苗助長,根本沒有辦法提高球員能力。

不少的俱樂部負責人,包括外籍、本土主教練都對這種方式表示不認可,因而在執行政策時瞞天過海,或者是搪塞糊弄,應付了事。

比如一些比賽,甚至出現了U23球員剛剛上場兩分鐘就被換下的奇聞。這樣的情況先不說球員的實力被鍛鍊了多少,就連年輕球員唯一依靠的一點自信心也都被這樣的打擊的粉碎。

足協意識到政策的缺陷了嗎?

足協也認識到了這政策的侷限性,轉而謀求U23球員整體的提高。讓他們從低級別聯賽開始,一步一個腳印的慢慢成長。

對於擁有成熟青訓系統的俱樂部,組建這樣的球隊當然不在話下。可對於自身本就沒有完備青訓的中超俱樂部,組建這樣一支U23球隊,無疑得花費巨大的精力和財力,最後的回報是否符合預期,這還都是未知數。

面對這樣的風險,各俱樂部能否認真貫徹好這一政策,我們還得繼續去觀察。當然,筆者並不是說全盤否定足協的U23打中乙想法,只是希望接下來足協能根據現在的聯賽狀況適當地調整這條計策。

對此,您怎麼看?

如果您對《午夜體育》感興趣,請點擊右上方“關注”按鈕。您的“關注”和“點贊”是我原創的最大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