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么奉献给你,我们未来的孩子们】

现在,整个社会的注意力和全部家庭的关注点其实都在孩子的未来教育上。这是一个让人不得不思考的一种现象。

当然,一方面是中国人传统上对教育的重视,以及对传承接代的追崇。另一方面就是家长本身的攀比心理,以及爱拿孩子去“说事”的心态。

【拿什么奉献给你,我们未来的孩子们】

那么,除此之外还有吗?当然还有,而且还很盛行,这就是希望孩子们能够读名牌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但是,任何知识都是会过时的,今天孩子们所学习的知识,需要等到5年、10年以后才能在实际工作中应用。那么,十年以后的知识早已今非昔比。

人类都希望获得更多的知识,拥有更高的智慧。但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正如庄子所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在面对“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和区块链”等新一代量子科技到来的智慧化时代,家长们对未来教育的迷茫、焦虑和恐惧……!

【拿什么奉献给你,我们未来的孩子们】

比如哲学,中国人很认同康德哲学中读一些观点和思想,但是,由于康德本身所处于科学前夜以及他对笛卡尔哲学思想的批判,继而产生了与牛顿科学和人本主义相对立的思想。这在康德之后的二百年里,应该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

但面对互联网、人工智能和量子信息时代,康德哲学还是否依然可以指导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呢?

答案是否定的!或者说,康德哲学仅适用于牛顿科学时代,而非智慧化时代。当人类开始进入到智慧化时代,康德哲学则需要进行修正,甚至需要被颠覆!

比如,康德哲学带来了哲学上的哥白尼式转变。即,不是事物在影响人,而是人在影响事物。是我们人在构造现实世界,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人比事物本身更重要。

【拿什么奉献给你,我们未来的孩子们】

康德甚至认为,我们其实根本不可能认识到事物的真性,我们只能认识事物的表象:人是万物的尺度。事物的特性与观察者有关。

但事实上,当客观事物达到或超过一定的程度之后,这种“超事物”(比如无人驾驶汽车)就会影响到人的认识(比如智能搜索)。

【拿什么奉献给你,我们未来的孩子们】

一句话,没有什么是永垂不朽的,只有与时俱进,不迷信过去的任何人,不固执过去的任何事,才是科学的本质,也是智慧的真谛,更是智慧科学的未来!

因此,随着中国式教育在传承和攀比上开始逐渐弱化,但日益高涨的对现代教育模式的理解和追求,似乎已经成为全体中国人的一块“心病”!

放眼世界,让更多的家选择让孩子们去国外读书,不仅是为了学习国外先进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为了培养独立化的人格和国际化的视野!

但相应的问题也会接腫而来:学费问题、适应问题、想念问题、安全问题、就业问题、回国问题……,一系列的问题搞得家长们一愁莫展,无所适从……!

其实,上述所有这一切问题都是教育孩子问题的假像。一个孩子能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价值的人,关键在于对孩子的未来期待。

【拿什么奉献给你,我们未来的孩子们】

这里又带出一个新的问题,即,未来社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世界变化如此之快,我们十年前曾经追捧过的金融、MBA、建筑……,今天还真的那么好吗?我们今天热搜的互联网、人工智能……十年后真的还会被应用吗?

“一切尽在不言中”,唯一可能让我们抓得住的,可能只有对孩子适应能力的培养,即,如果让孩子们能够保有对内的自信心和对外的好奇心,并使这两颗心达到“心心相印”的境界……!

从智慧科学的角度来分析,自信心就是自制力,好奇心就是想象力,两者加在一起:自信心(自制力)+好奇心(想象力)=兴趣!

我总是在想,为了将来的孩子,我们应该教给今天的孩子们一些什么呢?或者说,怎么样才能激发出他们的兴趣呢?

比如,我们的大多数孩子都有时差反应,这是一件很平常的事吗?想象一下,我们的身体和大脑不得不忍受多少次的太空旅行!

于是,有个叫马斯克的美国人,他先是想到了尼古拉.特斯拉,然后又想到了火星:225.000.000公里,地心引力38%,辐射高,几乎没有大气层……

你够勇敢吗?马斯克就是一个为了去火星而最勇敢、最适合和最好奇的人。他的兴趣是:找到未来人类的生命空间,要不断地为人类的生存而战斗。

所以,培养孩子们未来的创造性思维的关键在于:培养孩子们对世界、对未来的兴趣。那么,什么是兴趣?兴趣从何而来?

【拿什么奉献给你,我们未来的孩子们】

我们中的很多人也许对特斯拉的马斯克会很感兴趣,但你知道马斯克有5个儿子,而且还自办学堂提供特殊教育吗?

就是这个埃隆马斯克,他在自己的公司开设了一个秘密的私人学校,有点像我国古代的私塾,专供他的5个儿子以及部分员工的孩子学习。

这个学校名叫Ad Astra,据说校名是拉丁语,翻译成英文是“To the stars”。招收7到14岁的孩子入学,但这是一所并未被马斯克公开承认过的学校,所以它的招生并不完全对外公开。

实际上这所规模很小的学校(人数可能在40人以下)已经存在了4年,从2014年开始,马斯克就创办了这个学堂,所有费用都由马斯克个人来承担。

【拿什么奉献给你,我们未来的孩子们】

他之所以在公司内部办学,一方面是马斯克对传统课堂教育的不满,另外一方面也是想让自己的孩子们能基于具体项目去学习和思考。

“与其让孩子们学会有关螺丝刀和扳手的所有知识,不如直接给他们一台发动机,然后让他们自由自在的自主拆卸,这种教学方式会更加有效。”


【拿什么奉献给你,我们未来的孩子们】

这所学校里的学生不按班级划分,而是由一个个实验小组组成,7至14岁的学生们组成各种小组,来完成自己的学业和实验项目,有些学生甚至从小就开始学习编程了。

关于兴趣,这是一个很深刻的话题,先只能说一个引导吧,即,兴趣涉及到智慧。兴趣虽然不能给人带来任何的智慧,但却可以激发一个人在“寻找智慧光芒”的征途上,不至于迷失人生的方向,从而不断的激励自己,并获得与众不同的精神和不同凡响的能量!

(未完待续)

【拿什么奉献给你,我们未来的孩子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