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一個購物節,上海可以的

再造一個購物節,上海可以的

這兩天,一個叫做“五五購物節”的名詞高頻出現在社交媒體上,有人說,這是繼雙11、雙12之後,中國人創造的又一個購物狂歡節。

據瞭解,“五五購物節”由上海市政府牽手阿里巴巴等互聯網平臺發起,旨在組織重點商圈、特色商街、商業企業、品牌企業開展營銷活動,通過線上引流帶動實體消費。

01.

上海和阿里,一個是中國最大的商業中心城市,2019年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13497億元,電子商務交易額3.32萬億元,均居全國城市之首,另一個則是中國最大的數字經濟平臺,2019財年的GMV(商品交易額)達到5.73萬億元。

二者的強強聯手,勢必點燃大眾的消費熱情。

5月4日晚,在黃浦江畔的上海國際會議中心,上海“五五購物節”宣佈啟動。5月5日凌晨一開始,僅1分多鐘,上海商品在天貓成交額就突破1億。5月1日到5日,天貓淘寶給上海商家帶來的生意規模,就超過100億元。

眼下疫情仍未完全消退,購物節能有如此戰績,離不開數字經濟的拉動。以參與者阿里巴巴為例,旗下的天貓、盒馬、餓了麼、口碑、聚划算、考拉全部上陣助力“五五購物節”,至少要幫上海消費者節省20億元,相當於給上海市民派送了20億元消費券,其金額之大,遠遠超過其他城市。

以下是阿里巴巴為上海消費者制定的優惠方案(節選),大家可以感受一下折扣力度:

再造一個購物節,上海可以的

購物節的火爆,其實也是此前網購熱潮的延續。

今年一季度,受疫情影響,上海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060.34億元,比去年同期下降20.4%,但商品類網絡購物交易額逆勢增長19.1%,達到1343億元。

數字經濟的抗擊打能力可見一斑,特別是疫情之下,實體經濟對數字經濟的依賴度與日俱增,不少實體商家幾乎完全靠淘寶店撐著,線上經濟和線下經濟再也不是分蛋糕的零和遊戲,而日漸成為一個相互依賴、共榮共生的整體。

02.

上海與阿里,一個是中國最強的帶貨城市,一個是中國最強的帶貨平臺,二者的牽手,有助於將線上、線下的交易整合到一個實體,構造出一個前所未有的新型消費中心,這將助力“上海購物” 真正走向世界、引領全球。

其實,上海的帶貨能力不僅體現在交易額,更體現在號召力。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上海就成為國際消費巨頭佈局中國的門戶城市,一個消費品牌如果不能在上海市場獲得認可,很可能就沒有機會佔領全國市場。

所以,上海一直是國際大牌新品發佈的首發城市。衡量一個城市在商業上是否具備號召力,除了看交易額,更重要的是看有多少品牌會選擇在這個城市作為首發地。

此次“五五購物節”,“全球新品首發季”就是重頭戲,活動將持續一個月,包括LV、蔻馳、樂高、耐克、阿迪達斯、戴森、華為、伽藍、上海家化、歐萊雅、雅詩蘭黛、希思黎、佳麗寶、玫琳凱等國際大牌都選擇到上海發佈新品。

同時,上海市商業聯合會還對外發布了全球首份“首發經濟”評價標準,向全球展示它在商業上的號召力。

據第三方評估,上海全球零售商集聚度位居全球城市第二,世界知名高端品牌集聚度超過90%,國際小眾品牌和原創設計師品牌也紛紛選擇上海市場試水。“中華老字號”企業達到180家,居全國首位。越來越多的時尚本土品牌選擇上海,首發全球新品,在上海發展壯大。

更重要的是,上海還是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的永久舉辦地,這讓上海作為中國貿易門戶的聲名遠播。

正是看中上海在商業與貿易領域無與倫比的首位度,阿里巴巴決定把上海作為新零售的前沿陣地,第一家盒馬鮮生,第一家星巴克智慧門店都開在上海,盒馬、餓了麼等阿里旗下業務的總部也位於上海。

今天的阿里,至少已有9000多名員工在上海這座城市辛勤工作,每週末有60輛幸福大巴往返滬杭之間,就連現任CEO張勇,也是來自上海的人才。阿里與上海的交融,無論是廣度還是深度,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階段。

03.

阿里將上海作為新零售的第一站,帶來的不僅僅是一個線上銷售渠道,更重要的是帶來一整套針對傳統企業的數字化改造方案,按照阿里CEO張勇的說法,就是一整套“商業操作系統”。

“阿里巴巴集團經過20年發展,沉澱出一個全方位的數字化商業系統,能夠支持商家建立系統的數字化商業能力,全面走向新零售。”—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2019年)。

這個“商業操作系統”將如何幫助傳統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呢?阿里在這方面已經具備豐富的實戰經驗,積累了不少成功的案例,包括寶潔、星巴克、歐萊雅、立白、紅蜻蜓、海底撈、林氏木業等多家企業都受益於這個商業操作系統,獲得了管理和業績上的改善,舉一個例子。

海底撈是中國第一家營收破百億、市值超過千億的餐飲企業,但其面臨的問題是如何在高效“複製”產品和服務的同時還能滿足個性化需求?

憑藉先進的互聯網技術架構方式,阿里雲在5個月內,迅速為海底撈建立起3000萬會員的智能服務系統,不僅讓排號、訂位、點餐等基礎功能更流暢,還創新性地集成了社區、短視頻分享、智能語音交互等功能。

超級APP最為“超級”之處,在於能“認識”每一位不同的顧客,“記得住”3000萬註冊會員每個人不同的口味和喜好。每一位顧客打開超級APP,所看的菜品推薦、促銷信息、達人分享等內容都不一樣。通過這款超級APP,海底撈實現了“雲上撈”。

簡而言之,這個商業操作系統,提升的是整個經濟運行體系的基礎設施水平。它要做的事情,是要讓企業的一切經營活動數字化,讓企業主的決策具備數字化的參考依據。對很多傳統企業來說,這是一次生產力的跨時代飛躍,其意義相當於從馬車時代走向汽車時代。

馬雲說,數據是生產資料,計算是生產力,這是數字經濟時代每一個企業都需要面臨的轉型。

據中國信通院測算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預計達到35萬億元,佔GDP比重達35.4%,數字經濟已經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主力引擎。毫無疑問,誰要是錯過數字經濟,就會錯過一個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