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影响了那些武汉的建设工程?

YourHeart546


我的回答不一定专业,还请大家谅解啊,说说我自己的看法吧,目前来看,这次疫情给全国各地的各行各业都带来了影响,如果说一点影响没有,那是不现实的,但相比武汉来说,其它的地方还算稍稍好点吧,毕竟现在很多建设都开工了,因为只要开工了,那就代表着有希望了,武汉作为我国的新一线城市,虽然这次受疫情影响比较严重,但我觉得在我们所有武汉人的齐心协力下,困难终究都会被一点一点克服掉的,而且我们国家也会全力支持武汉各行各业复工复产的,所以武汉人民很快就会迎来一个崭新的新一线城市,让我们一起为湖北加油[祈祷][祈祷][祈祷],为武汉加油[祈祷][祈祷][祈祷]。


微微细语q


2020年春节期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从武汉迅速向全国蔓延。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全国上下正在齐心协力,共同抗击。建筑企业无疑在此次抗击疫情的战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临危受命的建筑央企主力承担了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方舱医院及各地等抗击疫情医疗设施的建设任务。随着各省市地区正式开始有序复工,施工企业也已经开始进行多项部署,在做好防护措施的前提下,多措并举,积极推进项目恢复建设生产,努力发挥对上下游其他企业的带动引领作用。

我们注意到,由于疫情管控的需要,全国人员流动主动或被动地受到限制,消费需求锐减,企业采购、生产、销售、投资均受到严重影响,这对于全社会、全行业来说,无疑是巨大挑战。短期来看,疫情给建筑企业带来的困难和挑战才刚刚开始。此次疫情将不仅对项目工期的造成延迟影响,一段期间内招聘和管理建筑劳务人员,机械、材料价格波动的影响都将给建筑企业带来相当大的压力。但另一方面,政府近期密集推出一些特别针对相关行业的救助措施,如扩张性财政政策、为受疫情影响的企业减税降费等,将逐步发挥积极影响,给中小型企业减压,确保维持经营和一定的投资水平。

长期来看,基建作为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近年来一直是国家扩大内需的主要方向。2月10日财政部PPP中心发布《关于加快加强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入库和储备管理工作的通知》(财政企函〔2020〕1号),通知明确将加快基建投资力度、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进一步为整个基建行业注入了信心。由此,疫情过后可能会进一步推动,包括公共服务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复线建设、大型医疗基础设施项目的升级和新增投资,带动行业的新的发展趋势。

一、多部委打出抗疫组合拳,优化企业融资和营运环境

为稳定市场信心,2月1日,央行、财政部、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出台30条举措,重点加大货币信贷支持力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强化对重点医用物品和生活物资生产企业的金融支持,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维护经济稳定发展大局提供有力支持;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以及有发展前景但受疫情影响暂遇困难的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不得盲目抽贷、断贷、压贷。

2月2日,财政部日前印发《关于支持金融强化服务,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提到,对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贷款给予财政贴息支持。贴息期限不超过1年,贴息资金从普惠金融发展专项资金中安排,对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贷款给予财政贴息支持。对2020年新增的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贷款,在人民银行专项再贷款支持金融机构提供优惠利率信贷的基础上,中央财政按人民银行再贷款利率的50%给予贴息,贴息期限不超过1年,贴息资金从普惠金融发展专项资金中安排。

同一天,央行宣布2月3日开市首日开展1.2万亿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投放资金,确保流动性充足供应。同时央行又下调7天期和14天期逆回购利率10个基点。在2月3日创记录单日公开市场操作投放1.2万亿元后,2月4日人民银行继续充足供应流动性,当日公开市场操作逆回购投放资金5000亿元,央行两日投放流动性累计达1.7万亿元,充分显示央行稳定市场预期、提振市场信心的决心。

2020年2月10日,财政部PPP中心发布了《关于加快加强PPP项目入库和储备管理工作的通知》([财政企函〔2020〕1号]),目的是全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努力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进一步提高PPP项目入库和储备管理效率,加快项目入库工作。通知提出,特别是服务好有助于疫情防控项目的入库和储备,加大优化公共服务供给,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同时,加快项目入库进度,切实发挥PPP项目补短板、稳投资作用。另外,发挥储备清单作用,加快建立项目协同滚动开发机制。按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要求,探索建立部门间项目立项、识别、开发协调合作机制,充分利用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在线收集披露功能,扩大项目储备,提高信息对称度,加快形成储备一批、开发一批、落地一批的良性可持续发展局面。

除了以上所举政策,各省市也都初步出台针对建筑施工企业疫情管控及相关合同认定方面的指导意见,各类政策措施的宣布和实施,对缓解疫情冲击带来的不利影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并且在逐渐带来积极成效。未来更多应对措施有望陆续出台。

二、疫情影响下建筑企业的工程承包项目管理中的主要问题和举措

首先,疫情的影响必然导致大部分的建筑工程项目工期延误。作为承包人,建筑企业应当审阅工程承包合同中工期顺延及与“不可抗力”相关的合同条款,及时与业主沟通,申请工期顺延,避免承担工期延误的违约责任。

日前,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发言人、研究室主任臧铁表示,当前我国发生了新冠肺炎疫情这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了保护公众健康,政府也采取了相应疫情防控措施。对于因此不能履行合同的当事人来说,属于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不可抗力。根据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于此同时,海外承包工程项目,承包商企业设备材料的采购和运输可能因疫情影响导致交付或运抵延迟,部分国家对工程人员也采取进入限制或隔离措施,导致国内施工人员无法及时进场,严重影响项目工期和实施成本。海外承包商应遵循国际惯例,按合同规定的时间内向业主方发出索赔意向通知,承包商就有机会被豁免不可抗力事件发生期间的履约义务,尽最大的可能避免造成严重损失。同时,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也发出建议,海外工程承包企业在确定因疫情可能延期履约时应积极向有关机构申请不可抗力认定书,及时向业主发出疫情对履约影响或者不可抗力通知,避免损失发生。

第二,建筑企业应及时预估履行建造合同可能增加的成本及是否可能造成预计合同损失。

根据会计准则的相关要求,建筑企业将部分工程承包合同作为在某一时段内履行的履约义务,按照履约进度确认收入,按投入法确定提供服务的履约进度,履约进度不能合理确定的除外。工程承包合同结果能够可靠估计的,按照投入法确认合同收入及合同成本。当工程承包合同的结果不能可靠估计时,合同成本能够收回的,合同收入根据能够收回的实际合同成本予以确认;合同成本不能收回的,在发生时立即确认为合同费用,不确认合同收入。如果合同总成本很可能超过合同总收入,则形成合同预计损失,应当对亏损合同确认预计负债,产生的损失,计入“主营业务成本”。

延长工期可能造成的成本增加包括违约赔偿、延期增加的人工、材料及疫情管理成本,原材料、设备等价格波动等对履约成本造成的影响,及因企业自身的其他原因增加的费用和损失。企业应当及时审核预期合同成本变化,更新建造合同预算总成本。一方面根据合同约定和与业主的沟通,向业主提起合同变更索赔,另一方面,如不能获得赔偿,则应对建造合同的核算和报表披露做出考量。我们注意到,目前各省市也在逐步推出疫情防控期间支持建筑企业复工复产的实施意见,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对落实疫情防控要求、落实安全生产条件甚至防疫成本的处理进行指导和规范。

建筑企业应尽早复核各项合同的合同预计总收入、合同预计总成本、完工进度及合同相应发生的成本。如果出现可能会导致合同收入、合同成本或完工进度发生变更的情况,立即进行修订,通过定期财务报告及时披露和反映可能导致的财务影响。

第三,疫情影响下,建筑企业可能将会面临更严峻的资金管理问题。

施工项目因受疫情影响,项目周期加长导致固定成本持续发生,但收款期可能递延、业主拨款延迟,同时额外的防疫成本造成在一段时间内更多的现金流出而经营性现金流入减少,预期的现金流将更为紧张。建筑企业应及时调整和更新施工项目的盈利预测和现金流预算,及时完善资金调配,充分利用政府推出的各项支持政策,更新融资计划,通过申请增加银行授信额度,发行企业债,通过与社会资本融资合作等举措来积极管理和应对资金管理问题。

第四,因业主方现金周转迟缓和信用状况的变化,企业面临的信用风险也随之上升。

工程施工项目的业主方涉及各个行业。建筑企业通常会根据合同安排给予业主一定的信用期。在此次疫情影响下,尽管政府已推出多项政策和举措,支持企业融资、减免税费等,众多企业尤其中小型企业业主仍将会面临严峻的业务持续问题和资金短缺情况,并将持续一定的时间,从而可能造成因现金流短缺而发生或预计发生延迟付款甚至违约,企业面临的信用风险也随之上升。

根据会计准则的相关要求,建筑企业在建立和评估应收款项的预期信用损失模型时,应将有关过去事件、当前状况和对未来经济状况的预测等合理和可支持的信息一并纳入预期信用损失的评估。因此,建筑企业应当及时关注业主单位的财务状况,评估可能发生的合同资产、应收款项的减值情况,做好应对和相关披露。

三、推动远程办公数字化建设、财务共享中心

本次疫情给建筑企业的另一个重要启示,应为在业务暂时因疫情中断或遭遇延迟复工、施工人员、管理人员等不能及时到岗等情况影响下,远程项目管理和办公的重要性,及如何才能保证企业正常运营受到的影响降到最低。建筑企业涉及多地项目,地域分散、进度各有不同,在疫情影响中项目管理难度更高。因此,企业应该加快数字化办公系统的开发进度,推动企业各业务和职能部门数字化进程。

共享服务中心是近年来企业中一种较为流行的运营管理模式,旨在通过不同部门或业务单元间的组织和资源整合,降低企业成本,提高管理效率。在非常时期,作为企业运营支撑的基石,共享服务中心自然成了企业维稳的重要工具之一。如何应对疫情考验,凸显价值体现,持续提供稳定可靠的共享服务显得尤为关键。

  • 组织与人员管理方面,应审视现有应急预案,确保及时成立重大决策小组,根据突发情况调整人员部署和分工,及时在线上线下跟踪疫情进展及政策发布;通过疫情统一领导,做到对风险全面了解、准确反应。
  • 数字化信息技术支撑,提供临时移动办公工具(如手提电脑)以支持异地或在家办公,部署远程访问公司系统、线上办公软件,进行远程办公和团队协作。尤其建筑企业项目遍布全国各地,远程协同办公和监督更是确保项目进程推进、远程管理的重要方式。同时,利用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的“免疫特性”代替人工完成工作。RPA机器人无地域限制,可通过远程办公进行管理和调度,从而保障了员工安全,减少了疾病传播率。
  • 由于疫情期间在岗快递延迟,考虑提高电子影像的使用率,减少或推迟纸质单据的传递,有效降低物理单据传递给业务人员健康带来的影响。同时,重新审视企业会计档案管理策略,配套合规高效的管理方法及技术,建立一套适用于未来发展趋势的无纸化电子会计档案管理体系。
  • 建立全面完善的共享知识管理体系,构建知识管理平台,将优秀的经验和实践固化下来,在组织内实现信息的互通和共享,做到知识“有传承”,遇到突发事件“不慌乱”。
  • 保障数据安全,充分防范数据在采集、存储、传输、共享、销毁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管理及处理好数据处理过程带来的各类隐患,让稳定运营无后顾之忧。

共享服务中心的当务之急是确保稳定运营,作为企业的坚实后盾提供运营支撑。

综上所述,疫情当前,建筑企业在此次抗击疫情的战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在积极推进项目恢复建设生产,努力发挥对上下游其他企业的带动引领作用。这次疫情对个人、企业乃至整个国家都是一次重大的考验,也是一个加速淘汰和加速升级的过程。挑战与机遇并存,在外部发生重大不确定的情况下,建筑企业更要向内在思考,在利思害,在害思利,充分利用政府的各项扶持政策,把握在国家重点投资领域中拓展各类业务的市场机会,同时抓紧重塑或升级业务运营流程,加速数字化建设,在齐心战胜病疫的同时提升项目管理,财务管理和应对重大危机的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