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農業生產中阻礙種植戶提高收入的因素有哪些,大棚還能種些啥

阻礙種植戶提高收入的因素有哪些?

當前的農業種植中,技術和種植管理上的問題已經不難解決,產權和體制我們也說了不算,關鍵主要還是在品種上、流通上提高收入。

一些阻礙農民提高種植收入的因素中,我們基層或種植戶自身能解決的,有哪些呢?個人理解的幾點簡要分享一下:

一是常規農產品價格低迷,得益於於各地普遍建設的扶貧產業項目,大棚設施蔬菜種植面積逐年增多,一方面解決了群眾的蔬菜需求,但也帶來了常規品種的供過於求,除了個別品種如草莓、近一段時間的黃瓜、西葫蘆之外價格普遍低迷。大白菜更是低到了0.025元一斤沒有人收。前幾天一個農戶給我發來了視頻,他已經把冬儲在地裡的白菜用拖拉機翻耕到地裡了。

當前農業生產中阻礙種植戶提高收入的因素有哪些,大棚還能種些啥

大白菜滯銷 2分5一斤

二是農資價格逐年上漲,化工原材料近年來被動漲價,是由於GJCGG和環保等壓力,農業生產資料(農資)按照分類屬於農化產品,上游紛紛減產、提價,帶動農藥、化肥價格上漲,農民的種植成本升高。下圖是羅列的去年幾個漲價比較高的農藥品種,漲價的壓力可見一斑。

當前農業生產中阻礙種植戶提高收入的因素有哪些,大棚還能種些啥

2018年漲價前10農藥

三是種植沒有依據,只能盲目跟風或閉門預測,對上一季和當季的作物種植面積沒有摸底數據。

這一塊重點建議各地農業部門、扶貧部門和鄉鎮統計好各地作物種植面積的數據,公開近幾年的相關種植數據,為農民種植提供參考依據。特別是近年來各地扶貧大棚的建設面積和作物種植面積。

當前農業生產中阻礙種植戶提高收入的因素有哪些,大棚還能種些啥

萬畝大棚

建議一:種植特色品種

賺錢的事不能指望政府託底,關鍵是我們種植戶自己要種植特色作物、特色品種。給大家推薦一些成熟的例子,舉一反三,啟發一下思考。

我所在的蘭陵縣也就是原蒼山縣。今年常規蔬菜價格一樣很低迷,但不妨礙另外一些種植戶賺錢,

為此有關部門進行示範推廣(我們當地推出了以頭雁、鴻雁、歸雁、雁陣為內容的“四雁工程”,以人才振興推動鄉村振興)其中就有很多種植特色產業,帶動周邊群眾提高收入的例子。

如:

1、蒼山街道安樂莊村種植戶:反季節香椿種植實現增收致富

當前農業生產中阻礙種植戶提高收入的因素有哪些,大棚還能種些啥

2、南橋鎮大李溝村黨支部書記陳麗,小甜瓜種出村民幸福夢

當前農業生產中阻礙種植戶提高收入的因素有哪些,大棚還能種些啥

大李溝村小甜瓜種植

3、魯城鎮寺前村黨支部書記郭紅, 花木盆景種出綠色財富

當前農業生產中阻礙種植戶提高收入的因素有哪些,大棚還能種些啥

大棚盆景種植

4、長城鎮洪西村新農人王紅雨和他的“芳香事業” 非洲菊種植

當前農業生產中阻礙種植戶提高收入的因素有哪些,大棚還能種些啥

非洲菊種植

還有種植戶自己探索種植,尚巖鎮杜村杜委員在弓棚種植出大球蓋菇

當前農業生產中阻礙種植戶提高收入的因素有哪些,大棚還能種些啥

大球蓋菇種植

這些比較成功的例子,大家不一定照搬照學,但是思路可以學習,結合當地市場、資源稟賦,探索一些品種、作物的種植。

建議二:以生物防治、生物農藥替代化學防治、減少(不用不現實)化學農藥使用。以生物菌肥搭配替代一部分有機肥、化肥使用,最終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提高農產品的品質。

建議三:扶貧部門統計好近年來扶貧設施大棚的建設面積、農業部門做好種植作物品種、面積的統計,各地鄉鎮政府部門也做好相關區域種植面積的統計。

統計面積的數據,充分公開,發揮數據的價值,為種植戶種植提供可參考的一手數據。

建議四:種植產業和其他產業一樣,只有提高自己的技術,超過行業平均水平,才能比別人多賺錢,建議有想法的種植戶掌握更多農產品流通技術,如通過直播、農超對接、可視化農業等方式,提高產品流通價值,這一項可能沒法全部適用,但是掌握了相關業務能力,就能比別人多一個銷售渠道,多賣出產值來,一定要多摸索,多嘗試,這些例子在咱們頭條平臺有很多,通過山貨上頭條、頭條店鋪、西瓜電商等方式,很多朋友自家的農產品賣出去了,還幫助周邊農戶賣出了好價錢,建議有興趣的朋友多看看這類成功的農友。

以上不成熟的思考,僅供參考,歡迎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