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這個前所未有的“城市節日”,上海想要傳遞什麼信號

要說這些天上海人最期待的事

“五五購物節”必定榜上有名

基本上大家能報出名字的商圈、電商

都不同程度參與了這次的折扣狂歡

創造這個前所未有的“城市節日”,上海想要傳遞什麼信號

千企萬店、線上線下

促銷優惠成為街頭巷尾最為關注的熱點

當全球眾多商業城市陷入低迷時

作為中國商業中心

上海率先點燃了全城消費熱情

並向世界傳遞經濟復甦

信心提振的強烈信號

【市場】最初,這是一個對消費者來說“不買就虧了”的購物節;現在,它同樣成了對商家來說“錯過就遺憾”的銷售旺季。

【開放】在上海,提前到來的消費盛宴,恰好與去年年底的第二屆進博會銜接起來,向世界傳遞復甦與開放的雙重信號。

【升級】二季度開始,上海物價保持平穩,居民收入增勢良好,近年來持續升級的總體消費結構,沒有因為疫情而中斷。

【融合】一個虛實結合、打破邊界的消費模式“新樣本”,有望在上海落地生根,併為全球城市商業轉型提供新的思路。

創造這個前所未有的“城市節日”,上海想要傳遞什麼信號

五一節前,上海許多消費者發現,有一樣產品意外地脫銷了——帳篷。

電商平臺幾大品牌旗艦店裡,月售帳篷數以萬計,眾多型號顯示缺貨。商家忙著調貨補貨,滿足人們節日近郊出遊、親近自然的需求。

經濟數據還在一點點地爬坡,市場一線卻已有春天的氣息。不經意間,脫銷產品從防疫物資,變成戶外用品,經濟復甦的細節,就藏在市民的“購物車”裡。

市場消費“冬去春來”之際,人們又欣喜地發現,身處上海,幾乎每一種相中的產品,都伴隨著折扣優惠。

市場之勢

歷經疫情,經濟運行難免出現不同尋常的波動。上海這座擁有2400多萬人口的超大城市,市場需求的起落變化,特殊時期更是瞬息萬變。

“疫情過後,消費一定能回補,但能補多久、補多少,有很多未知數。”經濟學家認為,消費刺激政策勢在必行,政策效果好不好,切入時機尤為關鍵。

就在此時,上海抓住先機,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同時催動供需兩端,讓緩慢恢復的市場消費,加速回暖,並提前迎來高潮。

“從5月開始,創造一個橫跨二季度的消費節,這是一個好時機。”上海社科院研究員湯蘊懿表示,從需求端看,錯過春節後,消費回補正當時;從供給端看,商家庫存有壓力,銷售業績待提振。“當前上海出臺的一系列促進消費政策,是沿著市場軌跡,順勢而為。”

“按市場規律,傳統促銷季其實在年末。但我們覺得,現在推動促銷前移,恰恰是順應了市場需求的變化。”滬上一家大型城市綜合體經營者表示。

創造這個前所未有的“城市節日”,上海想要傳遞什麼信號

儘管5月5日才是上海“五五購物節”的“正日子”,但從4月23日市政府宣佈促消費方案以來,各方市場主體早已投入行動,你追我趕地公佈、實施了優惠方案。

儘管上海促消費方案中重點聚焦了五個消費領域,但受消費熱潮氛圍影響,如今加入“五五購物節”的企業,早已超出了原定範圍。

最初,這是一個對消費者來說“不買就虧了”的購物節;現在,它同樣成了對商家來說“錯過就遺憾”的銷售旺季。

“最大限度激發市場主體和平臺企業積極性,最大限度放大政策和資金的槓桿作用、乘數效應,最大限度促進消費回補和潛力釋放。”上海市商務委主任華源解釋上海此次“造節”的初衷和特點。

開放之勢

國家會展中心旁,綠地全球貿易港裡,響應“五五購物節”活動,全場進口裸鑽八五折,吸引全市以及全國各地消費者的目光。疫情中許多新人們延遲了婚期,如今給力的促銷優惠恰逢其時。

“到上海來買進口鑽石,不止是價格實惠。”一位外地消費者說,他發現受疫情影響,海外鑽石交易所普遍庫存不足、物流中斷,海淘變得非常困難。

綠地貿易港裡的鑽石生意,源自首屆進博會上與以色列最大鑽石零售商的一次合作。企業採用直採、直銷的方式,在上海形成了亞洲最大的進口鑽石倉庫。

從進博溢出,到“五五購物節”,熠熠奪目的鑽石背後,是上海打造國際消費城市的決心。

全球疫情蔓延,商業蕭條,壞消息不斷傳來時,上海以實際行動,與全球企業站在一起。4月底開幕的“虹橋品彙進口食品節”,雲集了500多個品牌、5000多種進口商品,其中進博會參展商品達70%以上。

兩屆進博會參展商,希臘希華集團總裁索菲亞感謝上海及時提供的紓困服務,企業節省了租金和渠道費用,下降的成本轉換化消費讓利,以雙贏的方式做大在上海的新生意。“我們完全有信心拿出同類進口商品中的最低價,與廣大消費者一起過節。”索菲亞說。

縱有風浪,但大海永遠是大海。兩屆進博會中,全球企業通過上海這扇窗,重新發現了中國市場。

疫情下的特殊時期,面對新的風浪,14億人的市場之海機遇未變,潛力不改。而在上海,提前到來的消費盛宴,恰好與去年年底的第二屆進博會銜接起來,向世界傳遞復甦與開放的雙重信號。

今年一季度,以日本LoFt為代表的國際品牌首店依然踴躍簽約入駐上海,61家首店“用腳投票”,選擇上海。最近,特斯拉在獲得國內新能源車補貼後,將Model 3降價至30萬元以下,企業相關負責人表示,受全球疫情影響,目前特斯拉只有上海工廠仍在正常生產,“決策隨大環境變化,我們也要考慮消費者需求,回應他們的期待。”

創造這個前所未有的“城市節日”,上海想要傳遞什麼信號

“疫情影響全球產業鏈重構,也影響世界消費中心轉移,兩者互相交織,互相作用。”湯蘊懿表示,上海通過促消費政策,打造國際消費之都,可以進一步向全世界展示市場魅力,提振全球企業信心預期。“近期上海吸引外資數據逆勢增長,就是例證。”

升級之勢

“五五購物節,全城打折季”。當前,上海促消費的切入點,是實實在在的折扣優惠,但上海的目標,不止於此。

“折扣和消費升級並不矛盾,全城促銷活動就像是一個‘觸發點’,挖掘出潛在的新消費動能。”上海市發改委總經濟師郭宇表示。

“去年相關數據顯示,上海消費者追求便捷化、個性化、品質化趨勢明顯。在低迷近五年後,去年前三季度上海以路易威登為代表的11家奢侈品公司零售額合計同比增長33.5%。”上海市統計科學應用研究所在最新的研究報告中指出。

一季度疫情期間,上海通過保供應、穩物價,全力保障市民特殊時期的日常生活消費需求;二季度開始,上海物價保持平穩,居民收入增勢良好,近年來持續升級的總體消費結構,沒有因為疫情而中斷。

“五五購物節”中,作為上海汽車市場主力,上汽集團推出數百輛“五五折”汽車。從近期銷售情況看,汽車“五五折”自然引發搶購熱潮,但同樣受市民青睞的,是那些升級換代、全新亮相的重磅車型。“大眾品牌國內第一款豪華MPV,凱迪拉克運動型轎車,都是這次消費者關注的熱點。”上汽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

創造這個前所未有的“城市節日”,上海想要傳遞什麼信號

大到幾十萬元的汽車,小到一把洋傘,從中都能看到上海消費市場的潛力。環球港“小黑傘”的上海首店,儘管響應促銷,但一把傘打完折也要170多元。店員問顧客要“3折,還是5折”,說的是傘骨如何摺疊,而非折扣之“折”,消費者卻仍為了品質和特色,爭相買單。

滬上不少國內外商家表示,參加“五五購物節”活動,一方面希望以折扣優惠拉動近期市場銷量,但更重要的目的是在這場上海消費節慶中,觀察消費趨勢,推動供給升級。

“我們清晰看到,疫情後市民更傾向提升生活質量的品質消費。而集中促銷,可以將這部分消費潛力釋放出來,成為支撐經濟增長的新動能。”郭宇表示。

融合之勢

多年來,上海新世界總經理徐家平就有個“著名觀點”:上海傳統商業面臨“五流”衝擊

——高端消費外流、外地消費迴流、本地消費橫流、網購消費截流、多元消費分流。

其中,“網購消費截流”是這些年來實體商業經營者最焦慮的挑戰。說起電商平臺帶來的衝擊,他們想盡辦法與之抗衡,希望找尋差異化競爭優勢。

一場疫情,讓上海新世界經營者的觀念徹底轉變。一季度時,企業就全面轉戰在線經濟,依靠直播帶貨走出實體商業的“至暗時刻”。5月1日,上海新世界與互聯網“頭部企業”拼多多聯手,首批上線“五五購物節”的一萬張消費券,30分鐘便被一搶而空。

“疫情期間,互聯網企業就與實體商業守望相助。線上線下之間,不再是此消彼長、零和博弈。”湯蘊懿認為,如今“五五購物節”主打的新興消費,就是延續、放大了兩者之間的融合趨勢。

上海市商務委介紹,新興消費將打造雲逛街、雲購物、雲展覽、雲走秀、雲體驗系列活動,打響“上海雲購物”品牌。消費者很快就發現,這些絕不是隨意提出的概念。以上海新世界為例,5月1日在拼多多上直播僅半天,就有超過50萬人次“雲逛”商場。

創造這個前所未有的“城市節日”,上海想要傳遞什麼信號

市場營銷領域專家認為,上海推動商業“上雲”,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一方面上海有全國最濃厚的商業文化、最豐富的商業資源;另一方面上海早已成為全國各大互聯網企業的“賽馬場”,本地也培育出一大批電商“新頭部”,它們都亟待尋找在線經濟的現實應用場景。

一個細節是,如今上海外賣平臺上,多了大量過去從不“觸網”的高端身影。一些高級日料店,都放下身段做起外送套餐。“堂吃恢復後,他們並沒有放棄與外賣平臺的合作,店家和平臺,都找到了各自轉型發展的新增長點。”

餐飲行業人士表示。

改變了的觀念,創新後的模式

必然不會回到過去

經濟學家認為

通過疫情倒逼和“五五購物節”的實踐

上海實體商業將打開全新的發展空間

在線經濟也將依託實體

找到新的增長點

一個虛實結合、打破邊界的

消費模式“新樣本”

有望在上海落地生根

併為全球城市商業轉型提供新的思路


來源:上海大調研

作者:徐蒙

編輯:趙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