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地震了——地震来了我们该怎么办?

又地震了——地震来了我们该怎么办?

一、地震的危害

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五百五十万次。地震常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能引起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及放射性物质扩散,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地震造成的损失要比大火、洪水大得多,往往会使整座城市处于瘫痪。大地震可使整个城市顷刻之间化为废墟。

而且地震具有突发性,因此,一旦发生了强烈地震,很难立刻得到救援。

又地震了——地震来了我们该怎么办?

二、校园防震安全教育

地震时的伤亡,主要是地震引起的火灾和房屋崩塌造成的。倘若人们有足够丰富的防震知识和树立足够的防震安全意识,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地震造成的灾害的。

1.开设安全知识讲座

(1)地震的来源

地震是指地壳中因岩体错动断裂而释放能量引起的地表振动,它是地球运动中,地壳不断运动变化的结果。地球的运动变化逐渐积累了巨大的能量,对地下岩石产生了非常强的作用力,当岩石承受不了这种力时,就会突然发生破裂和错动。岩石破裂产生地震波,地震波传到地表,地面随之就振动起来,这就是地震。地震震级分为弱震、有感地震、破坏型地震、严重破坏型地震。

弱震:一般指3级以下地震,这种地震通常人们感觉不到,只有仪器才能记录得到。 有感地震:一般指3级以上、5级以下地震,这类地震人们能感觉得到,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全球每年大约发生3级以上地震5万余次。

破坏型地震:一般指5级以上、能够对地表及其建筑设施造成破坏的地震。全球平均每年大约发生5级以上地震1000次左右。

严重破坏型地震:指7级以上地震。全球每年要发生这样的地震10到20次,不过大多数发生在海洋和荒芜人烟的地方。

震级每相差一级,它们的能量相差30多倍,也就是说,一个7级地震相当于将近1000个5级地震所产生的能力。

(2)地震的前兆

地震前自然界出现的与地震孕育有关的现象称为地震前兆。地震前兆异常有微观异常和宏观异常。

微观异常如地形变、地电磁异常等,主要靠高精度科学仪器探测。

宏观异常指人们感官能感觉到的异常,主要有地下水异常、动植物异常和地声、地光等异常。

2.召开主题班会或主题教育课

(1)进一步学习地震相关知识;

(2)加强安全意识;

(3)提高地震来临时自保能力。

3.定期、不定期开展防震演习活动

(1)每学期要有防震演习规划;

(2)每学期要开展三到四次防震演习;

(3)每次演习需要有详细的目标及计划;

(4)演习结束后,学校、班级等各层面需做好总结和反思。

三、家庭可以做哪些防震准备

1.平时就准备一些随时可以带走的防灾用品,如: 1、水;2、五日左右的粮食(准备好即使一天不生火也足够食用的粮食);3、贵重物品(现金、银行存款薄,各种证件以及必要的印鉴等);4、手电筒、蜡烛、火柴等;5、收音机;6、毛毯、防灾头巾;7、手巾、绳、草纸等日用品以及洗漱用品;8、急救药品;9、背囊等用品。如果有婴儿或幼儿的家庭,要准备好婴儿用的尿布、奶粉、伞、席子等其他小孩子用品 。

2.对家人做好防震减灾知识教育

在接到关于地震的预报以后,要立即有秩序地疏散,尽快离开房屋。人员疏散时,要避开高楼房、烟囱、高门脸、女儿墙、高围墙等,更不要在狭窄的胡同中停留。要避开高压电线、变压器,以防电杆或电线震断触电伤人。地震时,不要在道路上奔跑,这时所到之处都是飞泻而下的招牌、门窗等物品。因此,此时到危险场合最好能戴上一顶安全帽子之类的东西。

平时应尽量穿或备用跑得快、耐用、平跟的棉鞋或运动鞋。地震时,穿高跟鞋对避难百害而无一利。

地震开始时,如果正在屋内,切勿试图冲出房屋,这样砸死的可能性极大。权宜之计是躲在坚固的床或桌下,倘若没有坚实的家具,应站在门口,门框多少有点保护作用。应远离窗户,因为窗玻璃可能震碎。切勿躲在地窑、隧道或地下通道内,因为地震产生的碎石瓦砾会填满或堵塞出口。而且除非它们十分坚固,否则地道等本身也会震塌陷。地震时,木结构的房子容易倾斜而致使房门打不开,这时就会眼睁睁地把命丢掉。所以,不管出不出门,首先打开房门是明智之举。 大地震时,搁板上的东西及书架上的书等可能往下掉。这时可利用身边的棉坐垫、毛毯、枕头等物盖住头部,以免被砸伤。

即使在盛夏发生地震,裸体逃出房间也是不雅的,而且赤裸裸的身体容易被四处飞溅的火星、玻璃及金属碎片伤害。因此,外出避难时要穿上尽可能厚的棉衣和棉制的鞋袜,并且要避免穿上易着火的化纤制品。

如在室外,不要靠近楼房、树木、电线杆或其他任何可能倒塌的高大建筑物。尽可能远离高大建筑物,最好跑到空地上去。为免地震时失去平衡,应躺在地上。倘若附近没有空地,应该暂时在门口躲避。

如在医院住院时碰到地震,钻进床下才是最好的策略。这样,可防止从天窗或头顶掉下物品而砸伤。

地震时,大桥也会震塌坠落河中,此时停车于桥上或躲避于桥下均是十分危险的。因此,如在桥上遇到地震,就应迅速离开桥身。

在山区,还要远离悬崖陡壁,以免山崩、塌方时伤人。还应离开大水渠、河堤两岸,这些地方容易发生较大的地滑或塌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