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律師連發十問,稱養女關鍵證據造假,真相難道是“羅生門”?

沉寂多時的鮑毓明在五一期間主動發聲了。


鮑律師連發十問,稱養女關鍵證據造假,真相難道是“羅生門”?

他先是引用了一段名言:“你可能在某個時刻欺騙所有人,也可能在所有時刻欺騙某些人,但不可能在所有時刻欺騙所有人。 ”

這一段話是非常經典,對於規勸沉迷於自己圓謊能力的人來說,或許有用,但出自於鮑律師口中似乎有些諷刺。

接著,他發了一篇長文,向涉事的女孩韓某(他不承認是養女的那位)提出了十個問題。

這十個問題是十個質疑。


鮑律師連發十問,稱養女關鍵證據造假,真相難道是“羅生門”?

這十個質疑,鮑律師都列出了對方十分明顯的前後矛盾的證據。

比如,韓某向外界公佈自己只有70斤,他說他們當初合影的照片可以證明這個女孩當時就有1.7米,100多斤。

他還提出疑問,如果自己限制韓某使用手機的話,涉及一些對自己形象不利的照片怎麼可能外傳?


鮑律師連發十問,稱養女關鍵證據造假,真相難道是“羅生門”?

他還稱,韓某在發生關係的時間上說謊,稱對方甚至問過別人相關的法律問題。

最終,鮑律師總結,韓某可以撒謊,但乘車記錄、報警記錄等不會撒謊。

生活中可以容納許多的謊言,但一個事情的真相涉及到道德與法律,就應當去竭力還原真相,讓事實來說明一切。

從高管性侵養女事件曝光以來,關於事情的真相,從媒體到當事人已經有了諸多的版本。

這不禁讓人想起了日本的一個小說《羅生門》。

這個小說是芥川龍之介寫的,後來由著名的黑澤明導演拍成了同名的電影,這個故事於是家喻戶曉。

而羅生門甚至成為了現實生活中的一個專有名詞,它概括了這個一個事實:很多時候,人們因為各種原因會竭力掩蓋真相,這讓一件事情在不同的表述者口中會有不同的版本,而且各自的版本都能自圓其說,看似合情合理。

在鮑律師與韓某的這起糾紛中,韓某口中的陳述,鮑某個人社交平臺上的解釋,在許多環節、細節上有截然不同甚至完全對立的表述。

而除了他們之外,沒有第三者的見證。


鮑律師連發十問,稱養女關鍵證據造假,真相難道是“羅生門”?

而這兩個人在駕馭語言的能力上又有著巨大的懸殊與差異,這段時間以來,雙方你來我往的表述中,人們看到了相互之間都有矛盾與難以自洽的地方。

正如網絡上出現過不斷反轉的熱點新聞一樣,許多網友都會困惑於究竟應該相信誰,並且提出疑問:這個世界還有真相可言嗎?

現實生活告訴人們,生活並不是只有鮮花與陽光,也時時充斥著謊言與背叛。

在利弊權衡之間,撒謊提供了一個進退自如的空間。

撒謊,就像墨鏡,可以掩飾邪惡的眼睛,就像華麗的外衣可以修飾醜陋的身體。

而撒謊,有時更像擦拭血跡的毛巾,它可以銷燬罪證,讓真相石沉大海,讓罪惡得以深深隱藏。

但這個世界最有趣的一點是,一個最高明的騙子,可以騙得了別人,但他騙不了自己。

每一個紛繁複雜的事件背後都有千絲萬縷的情與法的糾結與牽絆,在每一句關於事實的表述裡承載著當事人的尊嚴與利益,重重疊疊,糾纏不休,讓旁觀者難辨真偽。


鮑律師連發十問,稱養女關鍵證據造假,真相難道是“羅生門”?

芥川龍之介在羅生門故事裡所揭示的是關於人性的一個真相:一個真實發生的客觀事件,只要是通過人的嘴巴講述出來,就會變得不再客觀。講述者總會不自覺地為了美化自己,而扭曲事實。


鮑律師連發十問,稱養女關鍵證據造假,真相難道是“羅生門”?

但無論如何,鮑律師與韓某的糾葛必須要找出真相,因為在涉及法律、涉及罪與惡的事情上,真相是評判對與錯、有罪還是無罪的唯一依據。因此,應當排除一切干擾去追尋唯一的真相,因為這事關公平與正義,關乎我們對於正義的信仰。

你覺得這件事事情的真相會被找到嗎?你傾向於相信誰的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