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马桶成农家新宠

智能马桶成农家新宠

凡是到过农村或者曾经在那里生活过的人,不可能不知道农村的方便之所。

智能马桶成农家新宠

几十年前,农民方便的地方叫茅缸。就是在住房后面或右侧三五丈(左侧为房子上首,厕所肮脏之处,不能安在主屋上首)的地方,挖一个大坑埋一口敞口的大缸。为了隐蔽,不至于太尴尬,多选择靠近茅草灌木的地方,故土话称为茅缸。因上无遮蔽,周围无围挡,下雨要打伞,冬天要受冻,方便之所确实不方便。但这种如厕之所在那时的农村存在了很长时间,到今天本地还有歇后语说这件事:茅缸边上一根草——离死(屎)不远。

智能马桶成农家新宠

茅缸使用实在是不方便,于是农民就在茅缸上搭建简易的棚架,两边编制围挡,以遮风避雨,也保护了隐私。农人称此为茅厕。

智能马桶成农家新宠

再后来,条件好一点了,农村的厕所也建在了房子里面,除了留一个出粪口清理肥料外,基本把厕所封闭在一个独立的房子里面,讲究的人家还设有独立的门,可以关锁。粪池也不是容易损坏的大陶缸了,而是砖头券砌的圆柱形深坑,上面用木架做成座椅状,俗称“马座”,如厕时可以坐着,不仅舒服,而且安全。

茅厕以及加了“马座”的厕所,与茅缸比进步很多了。但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臭气大,极易滋生蚊蝇,卫生水平不高。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不仅要求方便之所更方便,也要求方便之所更卫生。加之科学种田,农民对粪肥的需求也有所降低。于是,结合新农村建设,农民新建房子配建的厕所都普遍使用了抽水马桶。可以说,在厕所使用上,城乡差别渐渐缩小了。如今,农村的老式旱厕已经很少见了。

智能马桶成农家新宠

最近,应邀回农村老家做客。发现堂弟家已经没人叫方便之所为厕所了,叫洗手间。洗手间里的坐便器都使用了智能马桶,这让我大吃一惊。县城里的许多人家还没用上的智能马桶在农村见到还怎不让人惊叹?要知道,这智能马桶时兴起来也不过几年功夫,就是在大城市,甚至国外,也只有少数居民在使用。在苏北农村的一户普通农家见到,可见农民近几年来生活品质的快速提升,一些方面甚至已经走到城市的前面。

智能马桶成农家新宠

谈话中得知,近些年,农民进城务工,不仅赚了钱,还接受了很多新知识,新理念,懂的东西多了,思想更解放了。加之他们的下一代大多在城市落脚,也带回来很多新鲜的信息。农村已不是过去封闭的村组,农民也不是那种足不出户的乡下人。这种城乡融合式发展,带给新农村建设更多更好的空间和未来。

智能马桶成农家新宠

临走时,堂弟告诉我,他们家装了智能马桶后,好多邻居来看稀奇,试用后纷纷表示也要改造安装。同时,家里的智能锁也已经买好了,等装上智能锁,我们不管什么时候来,也不管家里有人没人,打个电话,他在千里之外的百米塔吊上就可以帮我们开门、开灯、开空调,和我们交谈。那一来,我们等于在农村多了一个家,随时可以进来住几天,连钥匙都不用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