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這些,才能真正看懂《攀登者》

“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

這是毛主席在《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中寫下的詩句,1965年完成,1967年發表在詩刊上。1975年5月27日後的幾個月,因中國登山隊第二次登上珠峰,幾乎所有的媒體都在反覆引用它,使它成了傳誦最多、影響最廣的名句。

這次登頂成功創造了多個世界第一:

女性首次從北坡登上珠峰;

找到1960年中國登山隊首次登頂留下的證據,“中國人最早從北坡征服珠穆朗瑪峰”得到世界公認;

首次以渤海為海拔零度確立珠峰高度;

多項開創性的科研活動……

需要說明的是:當時我國經濟狀況、綜合國力遠遠無法與今天相比,甚至登山隊員們補充熱量的巧克力都需從國外進口,在裝備、後勤、組織等方面,均有不足之處。

用今天的眼光看,這次登頂成功堪稱是一個奇蹟。正因如此,它成為那個時代的精神地標,曾激勵著千千萬萬的人們。

感謝《攀登者》將這段傳奇搬上銀幕,留下了寶貴的集體記憶。一個民族理應牢記曾創造過的那些奇蹟,因為在奇蹟的背後,是人類的勇氣、忠誠、熱愛與奉獻,不論時代如何變化,我們都有義務將這些精神財富傳承下去。

作為藝術作品,《攀登者》對具體史料會有取捨和剪裁,對不熟悉這段歷史的觀眾,也許會產生一些誤解,但願本文能對理解本片有所幫助。

知道這些,才能真正看懂《攀登者》

為什麼蘇聯教授寫信質疑首次登頂

在《攀登者》中,主角方五洲(吳京飾)作為首次從北坡登上珠峰的中國登山隊隊員,卻遭蘇聯教授寫信質疑,這成為壓在他心頭15年的、沉重的精神包袱。

不少觀眾會感到奇怪:為什麼蘇聯教授要寫這樣的信?

一般認為,珠峰北坡難度的攀登難度大於南坡,人類從南坡登頂珠峰後,幾十年來,多次試圖從北坡登頂,均告失敗。上世紀50年代,中蘇關係密切,蘇聯表示願組織聯合登山隊,和中國人一起攀登珠峰。

1955年,蘇聯邀請中國運動員一起攀登了蘇聯的團結峰(海拔6773米)和十月峰(海拔6780米),中國派出4名隊員,與蘇聯運動員成功登頂,此後,中蘇聯合登山隊又先後登頂了幾座高峰。這大概就是《攀登者》中,方五洲等人赴蘇“學習”的經過。

為此,我國成立了中國登山隊,計劃在1960年5月登頂。

然而,中方很快發現,蘇聯想獨享首登成功的榮譽,遭中方拒絕後,態度開始冷淡。當時我國尚不具備航測珠峰的能力,便向蘇聯購買兩架新型飛機,但蘇聯反覆拖延,並提出一個奇怪的藉口,稱蘇聯登山隊已解散,暫無法與中國登山隊合作,登頂時間應推遲。

反覆溝通無效後,中國登山隊只能靠自己。

1960年,中國運動員在沒有航測、沒有線路規劃,甚至在衝刺階段沒有氧氣、沒有食物的前提下,完成了登頂壯舉。

在《攀登者》中,真實地記錄了當年為突破第二臺階,曲松林(張譯飾)光腳攀登的細節,這段其實特別有當年攀登者英雄屈銀華身上的影子,他為此失去了10個腳指頭和1根手指頭,戲稱自己成了“小腳老太太”。

蘇聯教授刻意挑刺,是嫉妒心理在作怪。

知道這些,才能真正看懂《攀登者》

首次登頂為什麼沒留下影像證據

首次登頂為什麼沒留下影像證據,成為《攀登者》中重要的故事線之一。並藝術地處理成方五洲為救隊友曲松林,不得不拋棄攝像機,曲松林因此對方五洲充滿怨言,也為曲松林後來衝動決策提供了心理基礎。

從藝術角度看,這種處理的效果可能更好,因此對歷史事實有所改動:其實,中國登山隊當時帶了攝像機,但登頂時正趕上夜晚,無法拍攝。下山時,在海拔8700米處又拍了兩個鏡頭,但拍攝技術不高,鏡頭晃動而模糊,這是那次登頂成功留下的唯一膠片證明。

中國登山隊在山頂留下了物證(五星紅旗包裹的毛主席像),後來國外登山隊從南坡登頂,未發現這些物證,因此國外輿論一度不承認這次登頂。

但中國登山隊在第二次登頂時,找到了當年的物證,如今,國際上已承認這是人類首次從北坡登頂珠峰。

值得一提的是,第二次登頂時,為測量珠峰高度,中國登山隊在頂峰中心點豎立了覘標,過去登頂需360度環繞拍攝,才能得到國際承認,現在只要和覘標合個影,就能被承認。

知道這些,才能真正看懂《攀登者》

為什麼非要趕在當年登頂

在《攀登者》中,中國登山隊一度遭遇挫折,錯過了登頂的窗口期,氣象科研人員徐櫻(章子怡飾)認為當年窗口期比往年多3天,在她的堅決要求下,再度嘗試,最終取得成功。

對於這一情節,可能有觀眾會認為:人命關天,第二年再登頂不行嗎?這是不是劇本中的一個BUG?

這就要還原歷史背景。

1972年,中國登山隊重建,原計劃在1976年攀登珠峰,但1975年,日本登山協會宣佈,田部井淳子計劃在5月登頂,如果她成功了,她將是第一個登上珠峰的女性。為搶在日本人前面,中國登山隊提前了登頂計劃(原計劃在1976年5月登頂)。

氣象部門曾警告,4月會有大風,不適合登頂。中國登山隊為了搶時間,以致第一次衝擊失敗。5月5日,再次衝頂時,第一突擊隊隊長鄔宗嶽不幸犧牲。在搶救過程中,原計劃衝頂的主力女隊員桂桑、扎桑體力耗盡,已無法衝頂,不得不和另7名男隊員下撤。

鄔宗嶽當年已40多歲,體重上升,被隊友戲稱為“鄔胖子”。他扛著攝像機跟在突擊隊後面,可能是為了拍攝效果,他未與其他隊員編組,因此在掉隊時未被及時發現。

鄔宗嶽犧牲延宕了中國登山隊衝頂時間。5月16日,田部井淳子登上了珠峰,比中國隊早了11天。所以中國登山隊選擇當年登頂的方案。

潘多創造了歷史

1975年5月27日,中國登山隊9名成員登上珠峰,其中潘多成為首位從北坡登頂珠峰的女性。

潘多當年已36歲,是3個孩子的母親,體重增加,上山前因又一次懷孕,剛做完人流手術,所以未被列入主力隊員。做完人流手術歸隊時,中國登山隊已經進行了兩次適應性行軍,潘多直接參加了後幾次適應性行軍,爬的距離相對少。登山隊照顧她剛做完手術,只安排她運輸給養。同伴不讓她負重,所以她背的東西較少。因此在衝頂時,她成了當時體力最好的女隊員。

雖然潘多登頂時間晚於田部井淳子,但她同樣創造了歷史。畢竟當時中國登山隊仍沒有詳細的登頂線路圖,運動員只能憑感覺前行。當時第二臺階依然難以突破,在此次登頂中,中國登山隊架設了金屬梯子,使後來登頂的難度大大降低。

登山對團隊配合的要求極高。1960年第一次登頂時,中國登山隊被凍傷了50餘人。1975年時,為確保登頂成功,大量後勤保障人員雖然也具備登頂實力,卻甘願付出犧牲。比如後來在武警總院婦產科工作的邢玲玲,負責將給養送到7900米營地,當時營地尚有20多名隊員。晚年她回憶這段經歷時,仍覺遺憾:“就差一點,就上去了……”

《攀登者》中還記錄了夏伯渝的故事,他在這次衝頂時被凍掉雙腿,但晚年戴著假肢,終於在2018年成功登頂珠峰。

知道這些,才能真正看懂《攀登者》

影片中包含的那些歷史細節

在《攀登者》中,不少細節來自歷史:

登山靴:受技術條件限制,當時的登山靴用鯨魚皮製成,特別沉重,這就可以理解,片中登山者為何行進速度緩慢。此外,行進中,腳趾要經常撓一下鞋底,保持血液循環,否則很可能被凍傷,這也影響了行進速度。

編組:在《攀登者》中,登山者採取了編組行進的方式,彼此用繩子連接在一起,一般是4人一組。編組登山是當時蘇聯的標準操作,以對抗滑墜,但從結果看,編組反而加大了傷亡,如今這種方式已不常用。

化石:在《攀登者》中,方五洲送給徐櫻一塊從珠峰上獲得的海洋化石。珠峰所在地區原是海洋,即喜瑪亞拉古海。1924年,首次發現了海洋化石。不過,中國登山隊首次登頂帶回的9塊岩石標本是奧陶紀灰巖。不過,據曾參與攀登珠峰的人介紹:“在海拔幾千米的高山營地,你可能會隨手撿到一塊海螺化石。”

第二臺階:在《攀登者》中,對第二臺階有較多刻畫,從北坡登頂珠峰,最困難處在第二臺階,海拔在8600米左右。英國人曾7次嘗試從北坡登頂,始終未能突破它,並得出結論:“這是一個無法逾越的障礙,再也不必浪費時間去爬它了。”1975年,中國登山隊在這裡架設了金屬梯子後,北坡登頂難度大大下降,超過1500名登山者使用過“中國梯”(2007年,在此又修建了一個新的永久性金屬梯,“中國梯”被收藏)。

珠峰高度:在《攀登者》中,多次提到重測珠峰高度,並展現了覘標的影像。1975年,中國登山隊不辭勞苦,將5公斤重的覘標背上峰頂,正是為了重測珠峰高度。此前英國人曾以印度為海拔基準,為珠峰測量過身高,1975年,中國科技工作者以渤海為海拔零度,測出權威數據,即8848.13米(2005年,又有新的測量數據),得到國際公認。測高背後,有維護主權的意味。值得一提的是,衝頂時,只有侯生福一人帶了攝像機,而侯生福並非專業攝影師。幸好測量隊有40倍望遠鏡,在一個觀測點上,中央新聞電影製片廠的攝像師拍下了衝頂瞬間。

珠峰的風:在《攀登者》中,較多展現了珠峰上狂風的威力。其實,受海拔影響,珠峰頂端70英里/小時的風力僅相當於海面40英里/小時的風力。當然,珠峰頂部的風確實很恐怖。

人活著,總要有點精神

在《攀登者》中,反覆提出一個根本之問:人為什麼要登山?

其實,老體委主任賀龍元帥早有回答:“中國這麼大,高山這麼多,山多寶多,解放的中國人民要踏上祖國的每一座高山, 要給每座山峰作出結論,這是光榮的職責。”

《攀登者》講述的是一段漸行漸遠的傳奇,隨著“商業登山”活動風行,如今每年都有數百人登上珠峰,其中絕大多數是業餘選手。

這一方面表明,我們的綜合國力確實有了很大提高,過去只有專業人員才能做的事,現在普通人也能做了;但另一方面,我們也不能忘記,不論做什麼,開路者總會承擔最大的風險,後來者則容易得多,如果大家都等別人去冒險,那麼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就永遠無法進步。

不否認,在物質保障、科學決策、關注個體價值等方面,已經今非昔比。作為後人,我們很容易發現前人的疏忽與不足,他們並不完美,但我們也應反躬自問,是否還保持著他們同樣的勇氣?是否還有他們那樣的奉獻精神?

所謂強者,就是能戰勝所有困難的人。人人嚮往富裕與安定的生活,但不應因此降低精神品質。遙望曾經歲月,我們常常被前輩們大無畏的氣概所震撼——他們不為一己得失而失魂落魄,他們在不斷尋找更高的山峰,因為他們堅信一定可以征服它。還有什麼,能比“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更好地概括這種精神呢?“多少事,從來急,天地轉,光陰迫。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所以他們能創造出無數個第一。

表面看,《攀登者》講述的是一段歷史,但更深去體會,它其實回應著時代的問題:除了庸庸碌碌、每天重複之外,我們還有沒有別的活法?人能不能活得更豪邁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