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故事:做賊心虛

做賊心虛指,一個人只要做了見不得人的事,總是不能夠理直氣壯,心裡害怕。

此典故出自《夢溪筆談.權智》。

典故故事:做賊心虛

樞密直學士陳述古任建州城知縣時,有人丟了東西,後來抓到了一些人,但是弄不清哪個人是真正的盜賊。於是陳述古騙他們說:某廟裡有一口鐘,能辨認盜賊,特別靈驗。他派人把那口鐘抬到官署後閣,祭祀起來,把這一群抓來的人帶到鍾前,對他們說:沒有偷東西的人,摸這口鐘,它不響,偷了東西的人一摸,鍾就會發出響聲。陳述古親自率領他的同僚,在鍾前很恭敬地祈禱。然後用帳子把鍾圍起來,並暗地裡派人把墨汁塗在鐘上,過了很久,鍾塗好以後,帶領被捕的人一個個讓他們把手伸進帳子裡去摸鐘,然後查看他們的手,發現都有墨汁,只有一個人的手上沒有墨汁。陳述古對這個人進行審訊,於是他承認自己是盜賊。

原來這個人害怕鐘響,心虛沒敢去摸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