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3,这部《龙岭迷窟》为何成为口碑最佳的“鬼吹灯”

龙岭迷窟,这版的鬼吹灯,可能是至今口碑最好的一版鬼吹灯之一了。剧集播放完毕豆瓣评分还在8分以上,这在至今的所有由“鬼吹灯”IP引申出来的影视作品当中,也算是最高的一部了。


豆瓣8.3,这部《龙岭迷窟》为何成为口碑最佳的“鬼吹灯”

《龙岭迷窟》的豆瓣评分高达8.3

纵观《龙岭迷窟》剧集,电影一样的质感,尊重原著的适当改编,还有靠谱的三人组选角,一切就成功了一大半。

但是一部影视剧作品的成败,归根结底,最重要的部分,应该是导演。

导演的审美决定片子的质感,导演的剪辑决定片子节奏,导演是整个剧组的领航员。

《龙岭迷窟》的导演费振翔之前是名演员,但随后师从管虎导演学习,而今已经能够独挑大梁。

豆瓣8.3,这部《龙岭迷窟》为何成为口碑最佳的“鬼吹灯”

费振翔导演曾出演《霸王别姬》

一名导演的基本功就是布景,打光以及镜头的使用,这部《龙岭迷窟》的成功也和导演这些方面的基本功过硬有关,今天我和大家聊一下这部电影当中这些的应用。

首先本片的镜头是很漂亮的,一则是取景地的风景确实足够漂亮。二则导演对于取景角度和构图美术将“古兰县”的美完整无虞的展现在镜头之中。

豆瓣8.3,这部《龙岭迷窟》为何成为口碑最佳的“鬼吹灯”

导演的镜头跟随着主角们的脚步进入神秘美丽的古兰县

龙岭迷窟所在的古兰县这个地名是天下霸唱的杜撰,在山西、陕西并没有真实的这个县城存在,而电视剧中的古兰县取景地是在陕西榆林。

剧中有很多漂亮的画面展现,胡八一,王凯旋和大金牙一行三人到达黄河岸边的景色在镜头中让人流连忘返。

豆瓣8.3,这部《龙岭迷窟》为何成为口碑最佳的“鬼吹灯”

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也在镜头之中。

豆瓣8.3,这部《龙岭迷窟》为何成为口碑最佳的“鬼吹灯”

美则美矣,导演对于片中有很多镜头的使用也十分有创意。

比如,在电影几次背景介绍当中,利用沙画进行创作,再将镜头切入回忆之中。

豆瓣8.3,这部《龙岭迷窟》为何成为口碑最佳的“鬼吹灯”

《龙岭迷窟》中的沙画镜头

沙画是利用沙子与光影的结合,营造出一种如中国传统山水泼墨画一般的意象感觉。

用其他艺术形式在影视之中展现故事也并非少见,比如在电影《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上》中就有剪纸画讲述死亡圣器故事

豆瓣8.3,这部《龙岭迷窟》为何成为口碑最佳的“鬼吹灯”

电影《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上》画面

《帕丁顿熊2》中的立体书介绍想象中的伦敦场景

豆瓣8.3,这部《龙岭迷窟》为何成为口碑最佳的“鬼吹灯”

电影《帕丁顿熊2》画面

这在国外的电影中是时常运用的技巧,但是在国产网剧之中,中国西部地区的地形地貌与沙画彻底融为一体,相得益彰。

同样创意满满的不止是沙画的运用,镜头也是别具一格,比如在墓穴之中,镜头的视角不单单是第三人称视角,也非常规的主角主观视角,而是多次切换到蝙蝠(蜘蛛)的视角。

豆瓣8.3,这部《龙岭迷窟》为何成为口碑最佳的“鬼吹灯”

蝙蝠视角的镜头

这个视角将主角一行人手忙脚乱的逃命状态一览无余,并将观众带入到追击者的角度增添代入感,同时将墓穴的构造由高往低展现在眼前。

同样是在墓穴之中,光线问题同样值得注意。

整部《龙岭迷窟》的打光一直是以昏黄为主色调,一则与时代背景相对应,上个世纪的服装和街道本身就偏于暗色,打光与之相对应。二则故事发生地地处西北,黄土遍地,墓穴中更是难见光亮,偏昏黄的色调也相得益彰。

豆瓣8.3,这部《龙岭迷窟》为何成为口碑最佳的“鬼吹灯”

剧集中配色偏黄和当时的建筑相得益彰

所以当主演团体进入墓室,在漆黑的地下构造该如何打光这也是一个问题。在剧中我们看到,黄光手电和火把在背景的冷色调中奔逃,射向四处的黄色光线将危机感烘托的更加紧迫。

豆瓣8.3,这部《龙岭迷窟》为何成为口碑最佳的“鬼吹灯”

当然本片的摄影争议很大的一个镜头便是那段追逐长镜头,很多人觉得这段纯粹为了炫技的镜头影响了电影的整体节奏,但是同样不可否认,在这段追逐戏当中,一镜到底十分惊艳。

长镜头在现在的影视剧中越来越常见,甚至有些时候为了卖弄而卖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长镜头廉价,至少一则显示了导演对于镜头的把握,二来意味着剧组在拍摄上是用心制作的。

这一段的长镜头之中,镜头的开始聚焦在胡八一、王凯旋和大金牙三人组,中近景特写将三人面部表情和紧张感营造出来。

豆瓣8.3,这部《龙岭迷窟》为何成为口碑最佳的“鬼吹灯”

镜头跟随着人的打斗转换拍摄对象。

豆瓣8.3,这部《龙岭迷窟》为何成为口碑最佳的“鬼吹灯”

镜头在中景、近景和全景之间转换,小到姿势动作,大到全局位置,都在镜头的控制下一览无余。

豆瓣8.3,这部《龙岭迷窟》为何成为口碑最佳的“鬼吹灯”

利用地形充分表现出画入画,营造身临其境的感觉。

豆瓣8.3,这部《龙岭迷窟》为何成为口碑最佳的“鬼吹灯”

镜头不止跟随人物运动,运动的物体也是镜头的过渡的引导者。

豆瓣8.3,这部《龙岭迷窟》为何成为口碑最佳的“鬼吹灯”

努力用心是可以看到的,但是这段镜头的问题也是很明显的。

首先伪一镜到底的拼接十分明显,砖头的慢镜头显然是特效制作。

豆瓣8.3,这部《龙岭迷窟》为何成为口碑最佳的“鬼吹灯”

打斗的设计感太强,比如下面这部分,胡八一和敌人翻滚在地上,而新来的帮手也不上去补刀径直冲向了楼梯将镜头带走,很令人出戏。

豆瓣8.3,这部《龙岭迷窟》为何成为口碑最佳的“鬼吹灯”

还有就是在这么一段被广泛批评炫技拖节奏的部分,还有着部分镜头慢动作将本就多余的镜头搞得更加拖沓。

豆瓣8.3,这部《龙岭迷窟》为何成为口碑最佳的“鬼吹灯”

长镜头的场面调控是一个细微到极致的活儿,人员布置,摄影机走位,甚至布景打光都不能出一毫差错,否则就要全盘重新来过,重新拍摄。

不过不管怎么说,整部剧集的质感优秀,镜头和打光都足见用心,豆瓣高分也就并不奇怪。

未来同样的费导和三人组拍摄的鬼吹灯接下来的剧集,也是足够令人期待的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