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人语迟?语言启蒙期三个错误做法

之前和大家分享过,孩子的理解语言敏感期是9个月-2岁,表达语言敏感期是2岁-4岁。有研究表明,3岁时孩子的语言能力能够预测成年后的学业和工作水平,6岁上学时孩子之间的语言能力差距已经相当大。但很多家长都听信贵人语迟,反而忽视了了孩子语言敏感期,不知不觉中做错了三件事。

贵人语迟?语言启蒙期三个错误做法

第一个错误:说话顺其自然就会了,不需要管

很多人信奉“孩子大了自然就会了”,但是孩子处在语言启蒙期的家长,如果你也这么做,那就是大错特错。不论是学习还是生活还是工作,说话都会帮你拉开巨大差距。会说话就是有实力。说话是一门艺术,大人心里都明白,可轮到孩子,很多家长觉得顺其自然就好,孩子天生会说话,有啥可教的?

其实,语言不只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有句话说得好:会说话的孩子,运气一定不会差。说是运气,其实是实力。会说话,包含两层含义:一个是说什么,一个是怎么说。我们生活工作都会遇到两种人:一种是读了一肚子书,学历也很高,可就是说不出来,或者说了别人也听不太懂;还有一种是,同一件事同一个意思,可两个人用不同的方式说,产生的效果却大相径庭。

贵人语迟?语言启蒙期三个错误做法

为什么智商差不多的情况下,会出现这么大的语言能力差别?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人童年时期的语言习惯。我们要明白的是,孩子的语言习惯是在被动的、不自知的情况下养成的,跟父母和家庭环境有很大关系。不夸张的说,在说话这件事上,孩子就是父母的复印件。

所以语言启蒙期,我们做父母的,不仅不应该忽视,相反更应该十二分重视。否则孩子不光容易出现说话晚、口齿不清等语言问题,甚至读写能力、社交能力、情绪管理能力都会受到严重影响。

贵人语迟?语言启蒙期三个错误做法

第二个错误:说话晚就是有问题

说话晚这件事情,大部分去了医院也没用,花不少钱做一堆检查,结果却是孩子没问题。检查不出问题的家长更加焦虑,听信一些偏方,反而耽误了孩子,给孩子心理上也造成了巨大的负担。

其实家长们仔细想想,孩子说话晚的原因在哪。说话是为了干什么?沟通!无论是宝宝还不会说话的前语言阶段,还是已经开口的语言爆发期,爸爸妈妈们要记着,多和孩子沟通交流互动,用孩子需要的动情用心的交谈,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贵人语迟?语言启蒙期三个错误做法

第三个错误:会说爸妈就是会说话了

宝宝第一次喊爸爸妈妈的时候,爸爸妈妈都激动万分,我的宝宝终于会说话了。可是好景不长,宝宝似乎没有进步,只会吐一个字,这种情况爸妈们就要注意了。孩子有了一个好的起点,却没有继续进步。语言的最终目的是沟通,但是孩子一个一个字的吐,并不能做到良好的沟通。孩子的语言敏感期很短,但是工程量巨大,除了词汇、语调语音外,口腔肌肉的发育等等都会影响孩子的说话。做好和孩子的互动沟通,多和宝宝互动游戏,在游戏中激发宝宝的词汇量、表达能力、情绪感知能力、理解能力。

在语言启蒙这件事上,希望你的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