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浩青院士:耄耋之年仍亲自实验,为我国电化学领域培养大批人才

【图文由“中国科学家”(ID:Chinses_Scientises)公众号原创,转发请申请授权。】

1996年,《人民日报》的记者采访当时已经年过八旬的吴浩青院士时,看到他家中竟然摆放着许多仪器设备,问及原因,吴浩青院士笑着说:“实验用的仪器,搬到家里方便。”

原来,这是吴浩青院士为了得到新型仪器充电与放电情况的一手数据,而将实验仪器搬回家里的。因为这些数据每隔一个小时就得记录一次,夜间也不能间断,在家里记录方便些。

当时吴浩青院士已经82岁了,但他并没有将这样基础的工作地交给助手或是学生,仍然坚持自己动手测量,为的就是能够获得第一手的实验数据。这是他七十余载的教学和科研生涯中的常态。

吴浩青院士:耄耋之年仍亲自实验,为我国电化学领域培养大批人才

吴浩青


吴浩青,我国著名电化学及分析化学领域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从教七十余年,他培养出了3位中国科学院院士,49名硕士、博士及博士后,为我国化学领域的高等教育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这桃李满天下的硕果,与吴浩青院士严谨务实的治学态度密不可分。

复旦大学余爱水教授是吴浩青院士的学生,余老师说,当年他跟吴浩青院士读书的时候,有一个同班同学打算出国,但有一门课的考试成绩只有C,吴浩青院士便要求这位同学重修一次。因为在他看来,严格要求学生才是真正为他们好,在他的课堂里,考C就是知识水平不过关的表现,必须重修。

吴浩青院士:耄耋之年仍亲自实验,为我国电化学领域培养大批人才

1984年6月,复旦大学化学系电化学专业80级毕业留念(前排左六吴浩青)


实验是化学的基石,吴浩青院士不仅要求学生们积极做实验,自己也长期扎根于实验室中,即便是在他九十余岁高龄时,还常去实验室动手做实验。他认为,如果自己不动手做实验,就没法真正有效地指导学生开展研究工作。

他对待科研的态度极为严谨和较真,不允许在实验中有一丝的马虎。对于实验的数据,他常常要进行重复多次的实验,以保证实验结果的真实、准确、可靠。

吴浩青院士:耄耋之年仍亲自实验,为我国电化学领域培养大批人才

吴浩青1987年10月在电化学实验室做实验


回顾自己的一生,吴老认为自己一辈子就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教书,他把自己称为快乐的教书匠。他说如果有来生,还是想做一名教师。他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三尺讲台。

2008年4月,年迈的吴浩青院士将自己的积蓄捐给了复旦大学化学系,成立了“吴浩青奖学金”,为培养学生倾尽心力,化作春泥更护花。

吴浩青院士:耄耋之年仍亲自实验,为我国电化学领域培养大批人才

1978年8月于布达佩斯参加第二十九届国际电化学年会(右一杨文治、右二吴浩青、右三查全性、右四田昭武)


吴浩青院士将自己的毕生所学毫无保留地教给了自己的学生们,时刻关注着他们的成长与发展,为我国的电化学与分析化学领域培养了大批人才。以吴浩青先生为首的科研团队,攻破了锂离子电池的多个技术难关,为我国的信息及电子科技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而他的学生们,也相继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取得丰硕的成果,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电化学研究的发展与进步。


阅读更多科学家资料,请参考陈熙:《化作春泥:吴浩青传》,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7.

吴浩青院士:耄耋之年仍亲自实验,为我国电化学领域培养大批人才

文:采集工程项目办公室/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

参考文献:

1. 陈熙:《化作春泥-吴浩青传》,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7.

2.本文图片来源于中国科学家博物馆(网络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