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極何茫茫,曰往清涼山。”你們怎麼理解?

晴空藍兮


答:(一)“八極何茫茫,曰往清涼山”,是說順治遜位出宮雲遊至五臺山為僧。詩句之所以用影射手法,是因吳梅村身歷滄桑,恐為時諱,不得不將順治出家事以隱晦的手法記入詩中。此詩之後,在有關清代的稗史中,便將順治出家一事演繹得既具體又神秘,從清初至清末流傳不斷。

(二)康熙多次奉孝莊太皇太后巡幸五臺山,虔禮諸寺,其意在於拜謁順治。甚至說光緒庚子年,兩宮西狩,途經晉北,地方上接待中臨時從五臺山借來御用器具,都宛如宮廷之物,實是順治的遺物。

(三)截至目前清史學界有關順治的研究成果,較為一致的看法也都是認為順治晚年確信佛、好佛,也有出家之念,但終未成為事實。

(四)最後需要說明的是,對於中國歷史上的各朝各代都有不少演義和傳說,而關於清代宮廷的傳說尤多,原因何在?我想主要是:其一,清朝乃由滿族居統治地位,滿族作為一個少數民族,有著不同於漢族的各種社會習俗,人們從有趣與好奇心理出發,編撰各種引人入勝的傳說;

(五)在明清易代之際及辛亥革命時期,一方面由於“華夷之辨”的觀念支配,另方面出於反滿、排滿的政治鬥爭需要,多有敵視與鄙棄滿族的心理,出於宣傳需要,人們編撰了各種帶有醜化和誇大其詞的傳說。今天,從統一多民族國家之間的團結友愛出發,對之應有科學地分析。

(六)宮廷內部的政治權力之爭異常尖銳和複雜,加之宮闈之內又十分神秘與森嚴,發生在宮廷內的各種事件,經過口耳相傳,難免失實。再加各朝統治者,又常常根據政治風雲變幻而篡改各種官書檔案,

(七)因此,今人對於社會上流傳的各種清代宮廷的傳說,應明析有關史料的真偽,科學地予以鑑別。


winner謝永勤


全文如下

八極何茫茫,曰往清涼山。

此山蓄靈異.浩氣共屈盤。

能蓄太古雪,一洗天地顏。

日馭有不到,縹緲風雲寒。

世尊昔示現,說法同阿難。

講樹聳千尺,搖落青琅玕。

諸天過峰頭,絳節乘銀鸞。

一笑偶下謫,脫卻芙蓉冠。

遊戲登瓊樓,窈窕垂雲鬟。

三世俄去來,任作優曇看。

名山初望幸,銜命釋道安。

預從最高頂,灑掃七佛壇。

靈境乃杳絕,捫葛勞躋攀。

路盡逢一峰,傑閣圍朱闌。

中坐一天人,吐氣如栴檀。

寄語漢皇帝,何苦留人間。

煙嵐倏滅沒,流水空潺湲。

回首長安城,緇素慘不歡。

房星竟未動,天降白玉棺。

惜哉善財洞,未得誇迎鑾。

惟有大道心,與石永不刊。

以此護金輪,法海無波瀾。

吳偉業的詩詞全集

吳偉業(1609年6月21日-1672年1月23日)字駿公,號梅村,別署鹿樵生、灌隱主人、大雲道人,漢族,江蘇太倉人。生於明萬曆三十七年,明崇禎四年(1631)進士,曾任翰林院編修、左庶子等職。清順治十年(1653)被迫應詔北上,次年被授予秘書...

吳偉業的詩詞全集: 《永和宮詞》 《追悼·秋風蕭索響空幃》 《洛陽行》 《懷古兼吊侯朝宗》 《阻雪·關山雖勝路難堪》 《題冒闢疆名姬董白小像》 《過吳江有感》 《鴛湖曲》

《清涼山贊佛詩四首》這組詩,這四首詩,是吳偉業詩集中最為難解的一組詩。從詩名上看,似乎是贊佛詩,可實際上詩歌的主題究竟是什麼?到現在恐怕也沒有令大家都信服的說法。也是這首詩,引發了後人對於吳偉業與《紅樓夢》關係的猜想,對董小宛的聯想,對順治帝去向的聯想。更引發了後人的眾說紛紜,這也是此組詩歌的魅力所在。

描寫五臺山山水就頗有佛界禪境之致:"西北有高山,雲是文殊臺。臺上明月池,千葉金蓮開。"(其一)"八極何茫茫,日往清涼山,此山蓄靈異,浩氣供屈盤。能蓄太古雪,一洗天地顏。日馭有不到,縹緲風雲寒。世尊昔示現,說法同阿難。"(其三)這些摘錄的詩句明顯是讚美五臺山佛教勝地的神秘境界,充滿詩人嚮往之意。


忠山學書


《清涼山贊佛詩四首》是清代詩人吳偉業寫的一首五言律詩。此句出自:

“八極何茫茫,曰往清涼山。

此山蓄靈異。浩氣共屈盤。”

吳梅村《清涼山贊佛詩四首》,詠孝獻章皇后事,蓋其時民間盛傳世祖入五臺山為僧之說。然梅村此詩第三首雲:“回首長安城,緇素慘不歡。房星竟未動、天降自玉棺。惜哉善財洞,未得誇迎鑾”,是世祖雖有欲幸五臺之說,未果而崩也。

而《讀史有感》八首之一,則雲:“彈罷燻弦便薤歌,南巡翻似為湘娥。 當時早命雲中駕,誰哭蒼梧淚點多。”其二雲,“重璧臺前八駿蹄,歌殘黃竹月輪西。君王縱有長生術,忍向瑤池不併棲。

”又似真有入道之事。蓋梅村時已南歸,據所傳聞者書之,故二詩前後異辭。即《讀史有感》之第三第八兩首,亦云,“九原相見尚低頭。”(雛按,此為《古意》六首之四中旬,靜安引此恐有誤)又云:“扶下君王到便房”,與葡二首不合也。

《清涼山贊佛詩四首》這組詩,這四首詩,是吳偉業詩集中最為難解的一組詩。從詩名上看,似乎是贊佛詩,可實際上詩歌的主題究竟是什麼?到現在恐怕也沒有令大家都信服的說法。也是這首詩,引發了後人對於吳偉業與《紅樓夢》關係的猜想,對董小宛的聯想,對順治帝去向的聯想。

更引發了後人的眾說紛紜,這也是此組詩歌的魅力所在。 描寫五臺山山水就頗有佛界禪境之致:"西北有高山,雲是文殊臺。臺上明月池,千葉金蓮開。"(其一)"八極何茫茫,日往清涼山,此山蓄靈異,浩氣供屈盤。

能蓄太古雪,一洗天地顏。日馭有不到,縹緲風雲寒。世尊昔示現,說法同阿難。"(其三)這些摘錄的詩句明顯是讚美五臺山佛教勝地的神秘境界,充滿詩人嚮往之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