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荔縣:加快農業科技創新 打造全域旅遊新名片(組圖)

大荔縣:加快農業科技創新 打造全域旅遊新名片(組圖)

  沿黃觀光路大荔段。

渭南網(記者 楊大君)同州大地,春光明媚,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4月12日,“保護黃河生態 弘揚黃河文化 推動渭南高質量發展”主題採訪團走進素有“皇家牧馬地、河西米糧川”之稱的大荔縣,瞭解當地的沿黃旅遊資源、產業融合發展等情況。

  打造精品農業 構建城鄉融合發展格局

  採訪團走進新穎智慧農業園區,在綜合服務平臺主控室,工作人員利用電腦與LED屏幕向採訪團演示智慧農業和農產品追溯系統。通過工作人員在服務平臺的演示,可以清楚地從大屏幕看到大棚裡農作物的生長情況以及一些重要的數據。溫室大棚裡綠意盎然,智慧大棚裡部分番茄已經成熟,紅紅的西紅柿一串一串的,十分誘人。苗木培育大棚裡,智慧水利灌溉系統正在為西瓜苗木灌溉,其實大棚內處處藏著“黑科技”。園區工作人員介紹到,根據作物生長需要,可以啟動自動灌溉、自動通風、自動收起大棚上的棉被等,而這一農業自動化操控過程用手機在全球任何有信號地方都可以完成。

  大荔是傳統農業大縣,素有“現代農業看大荔”之稱。近年來,大荔縣深入實施“鄉村產業+”戰略,全域打造美麗中國先行區、農業公園試驗區、產業融合引領區、美好生活樣板區,正在走一條“全域統籌、景村一體、全面小康”的鄉村振興路子。

  區域農產品馳譽持續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黃花菜等“10086”全國,特色產業優勢日趨凸現。建成“北部塬區40萬畝特色水果,中部洛灌區40萬畝設施瓜果菜和40萬畝冬棗,南部沙苑區10萬畝黃花菜、10萬畝紅蘿蔔、20萬畝水棗、15萬畝花生,東部河灘區50萬畝糧食、10萬畝西甜瓜”四大特色生產基地,形成了鮮明的現代農業區域佈局。以增強農業新型經營主體發展能力為著力點,不斷延伸農業產業鏈條,農業產業化實現集群高效融合發展。推動經營升級、服務升級、融合升級。創新建立了覆蓋全程、綜合配套、便捷高效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因地制宜推廣先進適用的農機裝備,小麥、玉米、花生、胡蘿蔔等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90%。實施百公里百萬畝美麗產業提質增效行動,建成20萬畝黃河糧倉產業帶等12個示範區,棗博園、福佑古寨全面融入沿黃旅遊帶。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推進資源優勢向質量優勢和效益優勢轉變,實現農村經濟高質量發展。開展技術攻關,擴大銷售渠道,打造區域品牌。註冊了“秦苑”黃花菜、“高石”脆瓜等30多個品牌,脆冬棗、果蔬脆等13種產品進入高鐵、航空領域,“大荔冬棗”品牌價值達到45億元,被指定為G20杭州峰會專供水果、外交禮品水果。

  農業是大荔最大的優勢所在。大荔縣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總方針,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打造一批現代農業產業集群,激發產業鏈、價值鏈的重構和功能升級,探索農業全產業鏈再造新模式,推動形成城鄉融合發展格局。

  加大生態修復 培育四大百億級產業集群

  唐代大詩人杜甫有詩云:“君不見左輔白沙如白水,繚以周塬百餘里”,在詩人筆下,將大荔沙苑萬頃沙海之灝淼,沙城石郭之逶迤描繪的栩栩如生,可是在當地老百姓眼中,每逢乾旱年份和大風季節,黃沙飛揚、沙塵瀰漫、稼禾難收,生態環境的惡劣,使這裡成為大荔歷史上地廣人稀的貧瘠之地。採訪團來到大荔沙苑,不同於前幾年的情況,如今的沙苑道路兩旁白楊挺立,道路兩旁的地裡種著冬棗、黃花菜、桃、杏等經濟作物,遠處的山坡上也栽種著沙棘、樟子松、刺槐等耐旱植物,春風拂面,綠樹成蔭一派春天的生機。

  大荔縣委縣政府在當地全面實施封沙禁牧、封沙育林政策,嚴格執行禁止濫開墾、濫放牧、濫採挖等“三禁”制度,鼓勵群眾實施林糧間作、林草間作、站養圈養的林牧模式,使原有林地、草地、野生動物得到了休養生息。立足沙苑實際,把沙苑治理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因害設防、分類施策”的原則,實施沙區造田、打井灌溉、植樹造林、種草養牧、防風固沙多項措施。2016年以來,大荔縣累計實施沙苑地區防沙治沙造林4733.4公頃,完成省定防沙治沙5000公頃任務的94.7%;先後在官池鎮西里村建成以油用牡丹為主的1800畝防沙治沙示範點;在沙苑景區6公里的道路兩側營造寬幅林帶2800畝;栽植胸徑5公分的河北楊、紅葉楊30萬餘株,在沙苑林場整片造林2000畝。

  近年來,大荔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力度,對北部臺塬、東部黃河灘區進行水保治理,實現“留水保土”。綜合施策實施沙苑生態恢復修復,實施“引渭入沙”工程,合理利用地表水,限制開採地下水,加大保護地下水資源力度;同時採取固沙植綠等方式,全力遏制和改善460平方公里沙苑水生態環境與水土保持持續惡化趨勢。著重培育“特色高附加值設施農業、現代農產品精深加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高端服務業”四大百億級產業集群,打造全域國家農業公園、特色現代農業標杆地、戰略性新興產業聚集地、秦晉豫區域性旅遊目的地、城鄉一體化綠色發展示範地和幸福生活首善地“一園五地”,努力建設“黃河流域生態智能綠色發展示範縣”。

  探索文旅融合 走穩高質量發展路子

  大荔縣推進縣域黃河文化遺產的系統保護,深入挖掘黃河文化蘊含的時代價值,以沿黃觀光路為主線,打造黃河生態旅遊名片;以河湖溼地為底蘊,打造水鄉風情名片;以沙苑景區為依託,打造中國內陸沙漠名片;以豐圖義倉景區為基礎,打造農耕文化名片。用全域旅遊融合帶動現代特色農業、新型加工業、休閒康養、體育賽事、文創演藝、新型城鎮化建設等多業態創新發展,不斷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深化文化旅遊業供給側結構改革,豐富文化和旅遊產品供給,提升文化旅遊消費體驗。

  大荔縣文旅局副局長陳文娟介紹,2019年,豐圖義倉國家4A景區和冬棗小鎮3A景區成功創建,全縣接待遊客突破1500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75.51億元,大荔縣榮獲“陝西省旅遊示範縣”稱號。未來,大荔將繼續做好生態保護,以農耕文化、黃河溼地文化為抓手,依託豐圖義倉、黃河溼地風景區,打造大荔特有黃河文化符號,探索文旅融合助力高質量發展新路子。此外,大荔還將瞄準建成國家全域旅遊示範縣目標,緊抓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疊加機遇期,突出地域特色,創新文旅融合發展模式,繼續通過多種形式對外講好“黃河故事”,打造“美麗大荔 週末之家”旅遊品牌,展示黃河文化魅力。

大荔縣:加快農業科技創新 打造全域旅遊新名片(組圖)

  採訪團走進新穎智慧農業園區採訪。記者 楊大君 攝

大荔縣:加快農業科技創新 打造全域旅遊新名片(組圖)

  新穎智慧農業園區。記者 楊大君 攝

大荔縣:加快農業科技創新 打造全域旅遊新名片(組圖)

  採訪團在新穎智慧農業園區種植大棚採訪。記者 楊大君 攝

大荔縣:加快農業科技創新 打造全域旅遊新名片(組圖)

  種植大棚裡綠意盎然,部分番茄已經成熟。記者 楊大君 攝

大荔縣:加快農業科技創新 打造全域旅遊新名片(組圖)

  苗木培育大棚裡,智慧水利灌溉系統正在為西瓜苗木灌溉。記者 楊大君 攝

大荔縣:加快農業科技創新 打造全域旅遊新名片(組圖)

  採訪團走進新堡村採訪。記者 楊大君 攝

大荔縣:加快農業科技創新 打造全域旅遊新名片(組圖)

  採訪團走進新堡村採訪。記者 楊大君 攝

大荔縣:加快農業科技創新 打造全域旅遊新名片(組圖)

  新堡村黨建公園。記者 楊大君 攝

大荔縣:加快農業科技創新 打造全域旅遊新名片(組圖)

  新堡村幸福牆。記者 楊大君 攝

大荔縣:加快農業科技創新 打造全域旅遊新名片(組圖)

  新堡村高石脆瓜種植棚。記者 楊大君 攝

大荔縣:加快農業科技創新 打造全域旅遊新名片(組圖)

  新堡村大棚種植的高石脆瓜。記者 楊大君 攝

大荔縣:加快農業科技創新 打造全域旅遊新名片(組圖)

  採訪團到大荔沙苑採訪。記者 楊大君 攝

大荔縣:加快農業科技創新 打造全域旅遊新名片(組圖)

  大荔沙苑植樹造林生態修復。記者 楊大君 攝

大荔縣:加快農業科技創新 打造全域旅遊新名片(組圖)

  大荔沙苑植樹造林生態修復。記者 楊大君 攝

大荔縣:加快農業科技創新 打造全域旅遊新名片(組圖)

  採訪團走進陝西通用納米科技有限公司採訪。記者 楊大君 攝

大荔縣:加快農業科技創新 打造全域旅遊新名片(組圖)

  採訪團走陝西通用納米科技有限公司採訪。記者 楊大君 攝

大荔縣:加快農業科技創新 打造全域旅遊新名片(組圖)

  採訪團瞭解大荔沙苑沙灘排球場項目。記者 楊大君 攝

大荔縣:加快農業科技創新 打造全域旅遊新名片(組圖)

  大荔沙苑南湖景區。記者 楊大君 攝

大荔縣:加快農業科技創新 打造全域旅遊新名片(組圖)

  大荔沙苑南湖景區。記者 楊大君 攝

大荔縣:加快農業科技創新 打造全域旅遊新名片(組圖)

  大荔沙苑南湖景區。記者 楊大君 攝

大荔縣:加快農業科技創新 打造全域旅遊新名片(組圖)

  大荔沙苑南湖景區。記者 楊大君 攝

大荔縣:加快農業科技創新 打造全域旅遊新名片(組圖)

  採訪團走進豐圖義倉景區採訪。記者 楊大君 攝

大荔縣:加快農業科技創新 打造全域旅遊新名片(組圖)

  採訪團走進豐圖義倉景區採訪。記者 楊大君 攝

大荔縣:加快農業科技創新 打造全域旅遊新名片(組圖)

  大荔縣文化和旅遊局副局長陳文娟介紹“旅遊旺縣”計劃。記者 楊大君 攝

大荔縣:加快農業科技創新 打造全域旅遊新名片(組圖)

  大荔豐圖義倉景區。記者 楊大君 攝

大荔縣:加快農業科技創新 打造全域旅遊新名片(組圖)

  採訪團走進豐圖義倉景區採訪。記者 楊大君 攝

大荔縣:加快農業科技創新 打造全域旅遊新名片(組圖)

  採訪團走進嚴通村採訪美麗鄉村建設情況。記者 楊大君 攝

大荔縣:加快農業科技創新 打造全域旅遊新名片(組圖)

  大荔縣副縣長趙磊介紹黃河溼地生態保護情況。記者 楊大君 攝

大荔縣:加快農業科技創新 打造全域旅遊新名片(組圖)

  採訪團走進冬棗博覽園採訪冬棗產業發展情況。記者 楊大君 攝

大荔縣:加快農業科技創新 打造全域旅遊新名片(組圖)

  採訪團走進冬棗博覽園採訪冬棗產業發展情況。記者 楊大君 攝

大荔縣:加快農業科技創新 打造全域旅遊新名片(組圖)

  採訪團走進冬棗博覽園採訪冬棗產業發展情況。記者 楊大君 攝

大荔縣:加快農業科技創新 打造全域旅遊新名片(組圖)

  冬棗博覽園。記者 楊大君 攝

大荔縣:加快農業科技創新 打造全域旅遊新名片(組圖)

  採訪團走進黃河溼地採訪。記者 楊大君 攝

大荔縣:加快農業科技創新 打造全域旅遊新名片(組圖)

  大荔黃河溼地多彩漁村。記者 楊大君 攝

責任編輯:韓嬪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