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个正牌妻子如何对丈夫讨小三的正确反击

我说的这个正牌妻子名叫管道升(1262——1319),是一个自小“翰墨词章,不学而能”的大才女。她不但聪颖过人,且“仪雅多姿”,还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美人。但正因为“天生丽质难自弃”,导致她的择偶标准也不是一般的高,非要找一个金玉良缘、郎情妾意的如意丈夫不可,到了二十八岁了还待字闺中。在古代,这个年纪可是大妈级剩女了。可是管道升就是不将就,非“情投意合”不嫁。正是皇天不负有心人,还真让她等到了这么个人,这个人就是一代书画大家赵孟頫。

看一个正牌妻子如何对丈夫讨小三的正确反击

管道升

赵孟頫(1254-1322)此时也是一个三十六岁的超级王老五。他风流倜傥、学富五车,然而却生不逢时。正值宋元之变,他十一岁时父亲便去世了,家境每况愈下,度日维艰。这样的家庭想娶一个大家闺秀就好比如今在北上广买一套房那样遥不可及、望“价”兴叹。

管道升之父发现了这个被埋没的“潜力股”,知女莫若父,悄悄把自己的女儿“送”了过去,两个趣味相投的大龄知性有情人终成眷属。

看一个正牌妻子如何对丈夫讨小三的正确反击

赵孟頫

正因为两人在书画上的共同爱好,夫妻俩常以翰墨互通感情,“赵管才高柳絮风,水精宫里写幽丛”是他们夫唱妇随的最佳写照。但男人总归要奔波仕途,光宗耀祖是他们的职责所在。男人在外,沾花惹草在所难免,但管道升自有一套柔情蜜意来拴住男人的心。在赵孟頫去京城赴任时,管道升就及时给老赵同志寄去了一首诗:“夫君去日竹初裁,竹已成林君未来。玉貌一衰难再好,不如花落又花开。”诗意既有自怨自艾,又不乏绵绵情意。重情重义的老赵看了自是勾起了对夫人的浓浓相思,更不敢有所造次。

有些女人确实有旺夫的命,自管道升嫁给赵孟頫之后,老赵同志便平步青云、官运亨通,还受到当时的国家最高领导人忽必烈的接见。忽必烈赞赏其才貌,惊呼为“神仙中人”,没几年老赵就当上了翰林学士、荣禄大夫,官至一品。管道升也被受封为“魏国夫人”,可谓夫荣妻贵。

看一个正牌妻子如何对丈夫讨小三的正确反击

管道升所画《墨竹图》

然而男人一旦有钱有权,花花肠子就蠕动起来,似乎是古今一体的至理名言,老赵同志也概莫能外。但管道升毕竟是自己飞黄腾达的贤内助,老赵同志不敢贸然行事,就文绉绉地写了一阕词给夫人:“我为学士,你为夫人,岂不闻王学士有桃叶桃根;苏学士有朝云暮云。我便多娶几个吴姬越女无过分,你已年过四旬,只管站住玉堂春。”婉转地表达了一个老男人要以王献之和苏东坡为榜样讨小三的飘荡春心。管道升一不哭不闹不上吊,二不为虎作伥、助纣为虐,不让这个老男人得寸进尺尽享齐人之福。于是也回了一阙:“你侬我侬,忒煞情多。情多处,热似火。把一块泥,捻一个你,塑一个我。将咱两个,一齐打破,用水调和。再捻一个你,再塑一个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与你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用一套柔中有刚、绵里藏针的太极组合拳阐述了自己的坚定立场和决心。老赵既被夫人浓烈的情话深深打动,更为她坚贞不渝的节操而慑服,不免心中有愧,于是“大笑而止”。

看一个正牌妻子如何对丈夫讨小三的正确反击

《我侬词》

自此,老赵同志未再萌生他意,夫妻俩你写我画伉俪之情终成千古佳话。管道升尤爱画竹,她在《修竹图自识》中写道:墨竹,君子之所爱也。余虽在女流,窃甚好学。未有师承,难穷三昧。及侍吾松雪十余秋,傍观下笔,始得一二。偶遇此卷闲置斋中,乃乘兴一挥,不觉盈轴,与余儿女辈玩之”。而赵孟頫在《题管道升梅竹卷》中写道:“道升素爱笔墨,每见余尺幅小卷,专意仿摹,落笔秀媚,超逸绝尘。此卷虽是小景,深得暗香疏影之致。故倩予品题,聊缀小诗,以记一时之兴云。”画题中击掌共鸣的情话似寻常家语,是情到浓时浅亦深,两人的感情已到了炉火纯青、平淡见真的入化之境,如此互为欣赏、心心相印真可以荣登古今中外模范夫妻的榜首了。

看一个正牌妻子如何对丈夫讨小三的正确反击

伉俪情深

幸福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延佑五年(1318),管道升旧疾复发,经太医医治亦无效果。次年,赵孟頫向皇帝请辞携夫人归乡看病,中途管道升病逝舟中,享年58 岁。老赵自“妻子过身,凡事罔知所措”,意兴阑珊、生无可恋。三年后他亦追随管道升而去。自此,两人一起到天国再续神仙眷侣的生活去了。

喜欢我的文章,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mingzhouguzi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