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知道的历史:古代在衙门口击鼓真的只是为了鸣冤吗?

在许多历史影视剧中我们可以时常见到击鼓鸣冤的情节,老百姓去衙门口咚咚咚敲鼓,就说明自己有冤情,但是大家估计不了解其中的意思以及击鼓鸣冤的来历,下面我就为大家讲一下为何古代有冤情便要去衙门打鼓。

要说起来这个鼓这个东西出现的那是非常早了,早在上古尧舜禹时代就已经出现了,尧成为统领天下的君主后,就在处理事务的王宫中庭摆了一面鼓,让老百姓有什么事情,有什么冤屈,有什么建议就敲响这面鼓向君王进行禀告。《淮南子·主术训》记载说“故尧置敢谏之鼓,舜立诽谤之木。”《后汉书·杨震传》也记载“臣闻尧舜之时,谏鼓谤木,立之于朝。”也就是说在尧时代已经设置了古让老百姓击鼓谏言,而舜时代又在马路上设立了一根大木头,让老百姓把意见都刻在上面,这个鼓后来就慢慢演变成了衙门的堂鼓和设置于皇城外的登闻鼓。而舜时代的“诽谤之木”则摇身一变成为了我们熟知的“华表”,成为装饰皇宫的一种艺术品,在天安门广场就有一对汉白玉雕刻的华表。

你想知道的历史:古代在衙门口击鼓真的只是为了鸣冤吗?

登闻鼓

登闻鼓只有一个作用,就是让老百姓上京告御状,最早的登闻鼓始于魏晋南北朝,后来历朝历代也设有登闻鼓,但实际情况大家估计也大概知道,告御状这种事情历朝历代能有几件,由于各种原因和阻力,封建社会的老百姓怎么可能随随便便就能告御状呢?久而久之,登闻鼓就失去了真正的作用,就慢慢的变成了一种摆设、成为一个象征性的“达闻”的物件。 我们见的最多的正是堂鼓,就是要讲解的重点。堂鼓,就是立在官衙大门左边的一面大鼓,大家看电视剧电影有不少这种情节,给我们的印象好像只要有冤屈,或者说已经受冤关押的人的家属,都可以在门口以击鼓的方式向衙门传递自个的冤情,再由相应的官员做好记录后上报。但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击鼓鸣冤可不是那么轻松的事情,一般情况下可是要付出吃杀威棒的代价的。也就是说但凡用这种方式进去的人都得挨棒子。那么为什么击鼓鸣冤还要挨打呢?因为古代人少,办事情也没我们现代的效率高,一个衙门没有咱们现在真么多的分支,什么部什么队的,当时一个县城就一个衙门,治安要处理民生要处理,大事小情,上到杀人放火,下到偷鸡摸狗,衙门全都得管,政务非常繁忙,人力肯定不够用啊。

你想知道的历史:古代在衙门口击鼓真的只是为了鸣冤吗?

堂鼓

遇到这些问题衙门只能想招,先把一些越级打小报告、胡搅蛮缠的案件先一并除掉,于是乎就采用了这种但凡有人伸冤就要先打杀威棒的惯例,主要为了震慑来击鼓伸冤的人。确保来申冤的人都是有符合规定的。那是什么规定呢?大家千万别被电视剧误导,演的像老百姓都可以随便去敲鼓,真实情况不是的,你得有十分紧急的事情才能敲鼓,而且历朝历代都有很详细的规定。譬如在清代,就有明文规定说:必关军国大务、大贪大恶、奇冤异惨,方可击鼓。上诉程序须从基层到各衙门后,仍不得伸冤者,方许挝鼓,否则要处以重刑。也就是说老百姓击鼓鸣冤的时候,必须有充足的理由说明事情万分紧急或者重大,这时候相关官员即便不坐堂,也得放下手中的事物出来接待诉讼人。

你想知道的历史:古代在衙门口击鼓真的只是为了鸣冤吗?

但如果击鼓人是为了一点陈年烂谷的鸡毛蒜皮的事儿,那就会得到杀威棒的照顾了,非得打的脱几层皮。其实古代老百姓有事也没必要非得击鼓。换而言之,放衙门口的也不是专门用来让老百姓敲着喊冤的。那万一真有冤屈怎么办?鼓不让敲,难道逼着老百姓上街游行或者当街拦车诉冤情不成?不是吓唬大家,古代万万使不得。如果这么做了,那后果是相当严重,像历史上清咸丰时期就有这么一个案例,当时皇帝从西陵回京,有妇女拦驾呈诉,并且和官兵发生冲突。后来此事为首的张隐士以犯欧差哄堂罪将此妇女发配到边疆筑房地为奴。

你想知道的历史:古代在衙门口击鼓真的只是为了鸣冤吗?

大家会想了,这也太惨了吧,鼓不让随便敲,又不让拦驾喊冤,这老百姓怎么伸冤报案呢。这就得说到堂鼓的其他两个主要作用了。第一个,鼓主要是为了召集部门工作人员而设立,因为古代没有手机电脑,也没广播大喇叭,小弟们都各忙各的事,咚咚咚鼓敲起来,就是告诉大家伙集合了,县老爷有事要宣布。还有个作用就是这个鼓敲起来就是为了告诉大家伙县太爷回家了。那个时候县太爷也很忙,很多公务要处理,外出开会学习啥的,哪能天天时时刻刻的猫在衙门里头给老百姓断案,所以当堂鼓敲起来的时候,声音大而且传得远嘛,就是要告诉大家,父母官回来了,要有告状打官司的可以去衙门办理。那个时候不需要你自个去敲鼓,拿着状纸过去就行了,而且县令什么时候坐堂,也是有时间规定的,老百姓只要在县令坐堂上班的时候拿着状纸去伸冤就可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