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大有可為!拼多多公佈2019年成績單 三大絕招助力農民創收!

近日,中國最大的農產品上行平臺拼多多發佈了2019農產品上行報告。在助力新農村建設、探索農業現代化、幫助農民創收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2019年,拼多多平臺農(副)產品成交額達1364億元;平臺單品銷量超10萬+的農(副)產品達1500款;農(副)產品活躍商家數量達58.6萬,直連農業生產者更是超過1200萬。

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農產品銷售渠道數字化進程加快、農產品銷量增加、農民增收了!

農村大有可為!拼多多公佈2019年成績單 三大絕招助力農民創收!

取得這些成就,離不開國家的政策扶持、基層工作者的辛勤付出,同樣不可忽略的是,拼多多業利用電商平臺的優勢和互聯網思維,找到了助農新模式。

第一,AI配合大數據,拓寬市場縱深。

拼多多利用先進的分佈式AI技術,精準識別農產品的潛在消費者。如此,有效解決農產品“市場小”的弊病。例如“丹東草莓”、“不知火醜柑”這種從前只在縣城範圍內售賣的“小眾水果”,如今已成網絡爆款。拼多多利用大數據“貨找人”的模式,有效帶動了2.4億消費者由即時性農產品消費轉變為半計劃性消費,為廣大農產品打開了銷路。

農村大有可為!拼多多公佈2019年成績單 三大絕招助力農民創收!

第二,優化產銷供應鏈,農戶收入更翻倍。

以往的農產品產業鏈過於繁瑣,不僅效率低,農戶可得利潤也較少。拼多多根據“平臺+新農人+農戶”的上行理念,降低電商創業門檻,吸引更多農戶入駐,也讓農產品流通環節更加精簡。同時,通過AI識別的數據,拼多多對農產品供需進行了重新整合。海量需求加極簡供應鏈,有效地減少了流通成本,農戶多勞多得,有效增收。

農村大有可為!拼多多公佈2019年成績單 三大絕招助力農民創收!

第三,推動人才本地化,讓農戶更懂互聯網。

缺少人才是農村難以深入、持續接入互聯網的根本原因。拼多多提出的“人才本地化、產業本地化、利益本地化”的策略,投入大量的人力與教育資源,培養具有農業專業知識和互聯網思維的“新農人”。

面向這些農戶創立的“多多大學”,其線上、線下課程已經覆蓋了我國多地農戶。隨著越來越多的農民瞭解電商、瞭解市場,農業的數字化也將進一步推進,屆時農民收入也會更加可觀。

農村大有可為!拼多多公佈2019年成績單 三大絕招助力農民創收!

如今的時代是“萬物皆可互聯”時代,在鄉村振興和扶貧攻堅中,電商無疑發揮了巨大作用。作為主流電商中唯一一個具有農貨基因的平臺,未來拼多多在助農路上的深入探索,也會為中國農業發展提供更廣闊的藍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