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雪岩早期的成功,归于他会用人,善用人,四招用人之术不可不学

作者声明,原创作品,拒绝转载#423头条知识节#

#历史冷知识#

胡雪岩早期的成功,归于他会用人,善用人,四招用人之术不可不学

胡雪岩事业成功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善于用人。

在创业初期,他多方用人,不但重用了刘庆生、古应春等职业人士,同时还成功地改造了诸如刘不才、陈世龙等原本被别人认为没有出息的混混,利用他们独有的长处为自己实现一些特别的要求,比如拉拢上海丝商庞二、陪同宝均金的弟弟等,为自己的成功作出了相当的贡献。

然而,因为创业初期用人的成功,使胡雪岩对自己的用人之术过于高估,再加上他的中层领导中根本没有专门的负责选人的经理,选人往往自己一个人说了算,即使选错了也不会有人提出不同意见,这就助长了胡雪岩在用人上过于自负的痼疾,他后期用的相当一部分人在实践中证明是彻底失败的,比如宓本常、朱福年等一些重要部门的经理,给自己的事业增添了累赘,最终因为这些人的所作所为,企业面临危机而无力回天。

胡雪岩在择才用人上颇有裁缝量体裁衣的细心。他经营钱庄,“知人善任,所用号友皆少年明干,精于会计者”;办胡庆余堂药号,重金聘请长期从事药业经营、熟悉药材业务、又懂得经营管理的行家担任经理,聘任熟悉药材产地、生产季节、质量真伪优劣的人当协理,作为经理的副手,负责进货业务,还选熟悉财务的人担任总账房。以上三种人被列为头档雇员,称“先生”,他们能写会算,懂业务、善经营,属于穿长衫的“脑力劳动者”,因而一切待遇从优;先生以下,是二档雇员“师傅”,他们略懂药物知识,会切药、熬药、制药,实践经验丰富,是穿短衣、在工场劳动的“熟练工人”,工资待遇低于先生;师傅以下是末档帮工,他们是临时雇来的,主要从事搓丸药等简单劳动,计件付酬。由于分工明确、能位相称、酬劳合理,胡雪岩的钱庄、药号运转灵活,相互协调。

胡雪岩早期的成功,归于他会用人,善用人,四招用人之术不可不学

胡雪岩早期的成功,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善于“用人”。他说:“一个人最大的本事,就是用人的本事。”

(1)以长取人,不求完人。

胡雪岩身边的许多人,在别人眼中都是“败家子”,但他们在胡的手下,一个个都是具有特殊作用的不可多得的人才。这正是胡雪岩“用人之长,容人之短,不求完人,但求能人”用人观的最好的体现。

陈世龙原是一个整天混迹于赌场的“混混”,胡雪岩却把他带在身边。胡雪岩看到了他的长处:一是这小伙子灵活,与人结交从不露怯,打得开场面;二是这小伙子不吃里扒外,不出卖朋友;三是这小伙子说话算数,有血性。由于胡雪岩从这个人身上发现了这些优点,才将他调教成了为自己经商跑江湖的得力助手。

(2)以诚待人,用人不疑。

放手使用、用而不疑,是胡雪岩用人的一个重要原则。除了那些关系生意前途的重大决策外,在一些具体的生意事务的动作上,胡雪岩总是让手下人去干,决不随意干预。

有一年,胡庆余堂负责进货的助理(俗称“阿二”)到东北采购药材。他回来后,药号经理(俗称“阿大”)见人参质次价高,就埋怨他不会办事。阿二以边境有战事之故据理力争,两人一直吵到胡雪岩处。

胡雪岩细察详情后,留他们吃饭,并特别向阿二敬酒,感谢他万里奔波,在困难时期采购到大量紧俏药品。饭后,胡雪岩吩咐阿大:“古人云,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商事如同战事,应当用人不疑。以后凡采购的价格、数量和质量,就由阿二负责,我们就叫阿二为‘进货阿大’。”从此两位阿大各司其职,把生意做得红红火火。

(3)以利激人,重赏勇夫。

胡雪岩也注意运用物质利益激发手下人的工作积极性,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红利均沾,二是入股合伙。对于没有资本的伙计,采取年底分红的方式;对于有本钱者,采取入股合伙的方式。

有个切药工,业务功夫过硬,人称“石板刨”,但因脾气火暴而易得罪人。经人介绍,“石板刨”来到胡庆余堂。胡雪岩不但没因他有“牛脾气”而另眼相看,反而按能定赏,给他高工资,还提拔他当了大料房的头儿。

胡雪岩早期的成功,归于他会用人,善用人,四招用人之术不可不学

对有功劳者,胡雪岩特设“功劳股”,即从赢利中抽出一份特别红利,专门奖给对胡庆余堂有贡献的人。功劳股是永久性的,一直可以拿到本人去世。有一次,胡庆余堂对面的一排商店失火,火势迅速蔓延,眼看就要扑向胡庆余堂门前的两块金字招牌。孙永康毫不犹豫地用一桶冷水将全身淋湿,迅速冲进火场,抢出招牌,头发、眉毛都让火烧掉了。胡雪岩闻讯,立即当众宣布给孙永康一份“功劳股”。

(4)以爱容人,饶人之过。

有一次,胡庆余堂的一个采购人员不小心把豹骨误作虎骨买了进来,而且数量不少。进货阿大认为这个采购人员平日做事很牢靠,忙乱之中未加详查就把豹骨入库备用。有个新提拔的副档手得知此事,以为又是晋升的机会了,就直接找到胡雪岩打“小报告”。胡雪岩当即到药库查看了这批药材,命药工将豹骨全部销毁。眼看由于自己工作失误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进货阿大羞愧地递了辞呈。不料,胡雪岩却温言相劝,说:“忙中出错,在所难免,以后小心就是。”但对那位自以为举报有功、等着奖赏的副档手,胡雪岩却发了一张辞退书。因为,在胡雪岩看来,身为副档手,发现伪药不及时向进货阿大汇报,已是渎职,而背后打“小报告”更是心术不正,继续使用此类人,定会造成上下隔阂。

尽管如此,胡雪岩在用人上没有一个科学的制度来约束,也造成了诸多失误。如他自己所处的杭州当铺的档手,就是一个克公肥私的小人,就在自己眼皮子底下用了这样一个人,而胡雪岩偌大的事业用了多少人,又用了多少这样的人,却无人知晓,更无人负责去监督中高层领导者的工作成果,致使胡雪岩仅在当铺上一年就损失四五十万两银子,其他方面的损失更是无法估算。(预知胡雪岩在用人上,还有什么无法避免的问题,请看下一节)

专栏

红顶商人胡雪岩的经商手段30课

作者:吴学华讲历史

16.8币

321人已购

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