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干咖啡火了,下一个会是冻干茶吗?

提到速溶咖啡,几年前我们大部分人第一印象都还在雀巢、云南小粒速溶、越南咖啡这类三合一咖啡的印象阶段。然后在2018年,三顿半的冷萃即溶咖啡撬开了传统速溶咖啡和精品咖啡之间的硬土,频频博得消费者与行业内外的关注。


不同于传统速溶咖啡的高温萃取模式,它以品质较好的精品咖啡为载体,在‘低温冷萃‘‘冻干’等门槛更高的技术加持下,同时结合高颜值包装设计和品牌联名等助力,这款冷萃即溶咖啡销量直线攀升,使三顿半在2019年双十一,超过雀巢,成为天猫咖啡类目的销量第一。


前期,红杉资本对外披露完成了对三顿半的投资,这是这个国产咖啡品牌近两年内完成的第四轮融资,按照红杉的投资风格和实际数据,这意味着三顿半已经进入了咖啡行业的第一梯队。


冻干咖啡火了,下一个会是冻干茶吗?

图片来自三顿半公众号

让三顿半崛起的这款冷萃即溶咖啡在初上市就吸引了很多眼球,大家对新模式新产品好奇与旁观的同时,也让经营较为笼统并且市场教育比较缓慢的精品咖啡行业看到了机会。


我们不做深入的溯源回顾精品咖啡在中国的发展与现状,但现在网上搜索‘冷萃’‘冻干咖啡’等关键词,已经能看到不少咖啡品牌的名字。与此同时,“冻干粉”似乎成为了固体饮料行业的新公式,开始被食品行业逐一套用。


冻干咖啡火了,下一个会是冻干茶吗?

图片来自淘宝四个品牌的即溶咖啡产品


在咖啡之外,也有越来越多的植物固态饮料开始以即溶无添加的冻干粉形式现身市场。比如即溶姜粉、即溶花茶、即溶果粉等等。食品行业竞争激烈,很多后来者或许因为赛道不同,获客方式越来越直接而简单粗暴,包装设计、产品矩阵、甚至是产品文案以及海报风味等等都越来越大同小异。


冻干咖啡火了,下一个会是冻干茶吗?

图片来自淘宝柒日原叶旗舰店

互联网经济似乎决定了这样的情况是无可避免的,技术的壁垒一旦不存在,头部品牌影响力的瓶颈以及同类产品品质的良莠不齐也会随之而来。产品与文化都是品牌沉淀的核心。


冻干咖啡火了,而咖啡与茶常常被相提并论,那么作为全球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鲜少被消费者提及却一直默默发展的速溶茶市场,是否会乘着这波冻干粉的浪潮,在不久的将来诞生出下一个“三顿半”?


首先,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一下。区别于现在的原叶茶、调味茶、调配茶等,速溶茶同样是以水为溶剂,将茶叶原叶经过萃取、冷却、过滤、浓缩、干燥等程序之后的深加工产品。


往前追溯,我们能知道20世纪40年代雀巢首次申请了速溶茶的发明专利。但其实作为茶的故乡,我国早在千年之前发明了速溶茶,那就是始于南唐,成于宋,兴于清朝的“茶膏”。宋代举国上下茶文化兴盛,文人四艺中就有‘点茶’一艺。史料记载“须淋洗数过。方入小榨,以去其水,又入大榨出其膏”,成功地将茶膏从茶叶中分离,相当于提炼出了精华,十分珍贵,可为贡品。于现代而言,茶膏就是通过复杂的方式将提取出来的茶汁再加工成为固态速溶茶。


冻干咖啡火了,下一个会是冻干茶吗?

茶膏-图片来自网络

后面19世纪,国际格局愈趋稳定,食品工业迅猛发展,60年代,以英国、日本、美国等国家为代表,雀巢、联合利华、詹姆斯·芬利等国际公司在斯里兰卡、印度、肯尼亚等茶叶大国依持资源,以速溶咖啡的生产模式为雏形参考,开始了速溶茶的生产,区别于传统的原叶茶和袋泡茶以外,以‘速溶’‘无叶’等为关键词的热溶茶、冷溶茶、茶浓缩汁、茶香气提取物等开始进入大量生产的时代。


21世纪初,我国的速溶茶逐步兴起,特别是在依托于优乐美、香飘飘等固体杯装奶茶的爆红影响,速溶茶的商业生产迅猛增长,后又有珍珠奶茶、奶盖茶、水果茶等新式茶饮产品快速兴起,持续地刺激着速溶茶行业源源不断的发展与更新。


我国是茶叶的生产、出口与消费大国,2019年中国茶叶产量约为280万吨,同比2018年增长7.2%,中端茶叶市场的存量巨大,意味着速溶茶的生产是可持续依托的。传统等待着被颠覆,正如速溶咖啡的升级与更新,茶饮市场也在不断寻求创新。


在传统速溶茶和原叶现萃的之间,这种满足“便携”“冷热即溶无添加”“还原现泡风味”“香气无损”等特征,也适合更多的生活场景化的速溶茶,为什么我们仍然很少看到呢?难道是因为年轻人不爱喝茶?又或者是中国茶市场有品类无品牌?


援引网络公开数据,2019年天猫双十一茶叶销售类目第一大益茶第五年蝉联榜首,当天销售总额为1.56亿元。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公开的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茶叶最佳市场运行的十大品牌之一雨林古树茶也对外称‘视品牌年轻化为未来’,旗下天猫店就有几十款针对年轻市场开发的原叶茶产品并且销量常年稳定增长。


冻干咖啡火了,下一个会是冻干茶吗?

图片来自雨林古树茶天猫旗舰店


B站自制奶茶的视频无数,一些网红UP主的茶饮品教学视频播放量也均破200W。年轻人提到咖啡或许说不出自己喜欢更埃塞俄比亚咖啡的花香还是曼特宁咖啡的醇厚,但至少能知道自己更喜欢红茶还是绿茶。


冻干咖啡火了,下一个会是冻干茶吗?

图片来自B站自制奶茶搜索显示

市场参与者不同,目标却是一致的。农夫山泉、统一、康师傅、雀巢、维他、三得利、立顿、元气森林等等,都有迫切需要产品多元化的RTD链。2012年星巴克斥资6.2亿美元收购茶吧连锁品牌茶瓦纳(TEAVANA);雀巢旗下品牌雀巢茶萃(NESTEA)的瓶装果茶系列也在2020年的3月份陆续上市,预备在中国内地重新开启即饮茶的业务。显而易见,国内的茶消费市场是巨大的,头部品牌动作连连之外,年轻品牌的奠基桩也比比皆是。


或许,在谈论公司品牌文化的输出和营销包装之前,需要像冻干粉咖啡一样满足风味与场景需求的无添加速溶茶,面临的最大的挑战还是技术与成本的壁垒。


速溶茶根据生产技术的不同,可以分类为几十种。茶的可溶解性物质本质上就不同于咖啡的可溶解性物质,特别是茶叶芳香物质回收难度大。冷溶型的风味比热溶型色泽卖相更好,但物理和化学工艺更复杂,天然风味也更欠缺;低温冻干型比高温喷干型香气滋味保留度更好,溶解满足冷热需求,但是生产成本更高并且生产效率更低。


所以国内外速溶茶粉工艺多以生产效率更高的高温喷干为主,后期深加工出来的产品大部分会通过添加来弥补茶叶加工中的香气损失。并且按照生产品质的区别,更多的作为食品药品原料,被再次加工成速溶奶茶饮料、保健食品、瓶装饮品等。


冻干咖啡火了,下一个会是冻干茶吗?

图片为东方树叶和元气森林的瓶装乌龙茶饮料

中国传统茶道的根深蒂固,让年轻人普遍觉得喝茶麻烦,即便出现喜茶、奈雪的茶等新式茶品牌推动了茶文化在年轻市场的传播,但受‘原叶现萃更优质’等概念的影响,商家和消费者们仍更多的选择了原叶茶。这意味着冷热即溶的速溶茶除了便捷易制,在风味上也要接受消费者挑剔的考验。


而中国有红茶、绿茶、白茶、青茶、黑茶、黄茶等六大茶类,往下细分又是数千种,品质中高端的茶叶产区分布广、散、多,一年四季风味又各有不同,茶原叶前期处理的工艺之繁琐远远超过咖啡生豆。


因为有些拼配茶能相互弥补工艺导致的不足,所以在开发阶段还需要进行单品测试和拼配测试;又,只做传统口味的纯茶叶冻干粉,还是以风靡国外的调配茶的形式将水果、花草、茶叶一起制作成冻干粉?产品定位的不同和原料种类的增加,将配方量产的不稳定性也逐一增加……仅仅只是开发,就苛刻地考验着品牌背后的供应链是否强大稳定且灵活。


以上种种,或许都是导致无添加冷萃速溶茶的发展依旧十分缓慢的原因。


What would the world do without tea?

世人爱茶,我们永远不会停止对它的探索。


现在我们能搜罗到冻干菊花茶粉、玫瑰茶粉、南非茶粉这样的产品,严格意义来说这些都属于草本植物,和南美洲的马黛茶一样都属于非茶之茶,并非本文核心讨论的木本类原叶茶;


我们也能找到帝泊洱普洱速溶茶粉这种已经有了许多固定消费者的成熟产品;拥有源头优势的传统茶企业武夷星也在2016年推出过香气还原度很高的臻萃速溶茶系列(也叫三秒茶),口味包括正山小种、桂花乌龙、大红袍等,现今市场却难觅踪影;同时也开始有一些暂时名不见经传的年轻电商品牌,带着‘冻干’‘无叶茶’的概念现身市场接受考验等待孵化。


冻干咖啡火了,下一个会是冻干茶吗?

图片来自年轻速溶茶品牌匆茶天猫旗舰店

尽管年轻一代仍需要被引导教育,但中国茶市场已在千年文化的滋养之下长成参天巨木,伞盖如穹,新的虬枝也盘根错结各自野蛮生长。相信随着国际食品饮料的多元化发展和科技创新、供应链之间的互通有无,品牌之间的强强联合等等,冻干粉即溶茶的黑马出现也是迟早的事情。


或早或晚,让我们保持期待。


原创声明:本文为作者原创,头条首发,图文数据多引自品牌对外公开信息,若有错误还请纠正。请勿随意搬运,转载请联系本人获得同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