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最大的悲哀:年老后,在子女面前变得小心翼翼”你怎么看?

“父母最大的悲哀:年老后,在子女面前变得小心翼翼”你怎么看?

有书君觉得父母老了,在儿女们面前小心翼翼的现象普遍存在,不仅是因为年老体弱、经济贫困需要依靠孩子的无助才有的现象,也是很多家庭,比如高级知识分子、干部家庭也有的现象。

不是儿女不孝,其实大部分家庭儿女都很孝顺,对老人生活起居照顾得很到位,还是会出现因顶撞而使得老人在子女面前变得小心翼翼的现象。

这种现象也不必用悲哀来形容,更不是什么最大的悲哀。人老了懂得退出竞争环境,是长江后浪推前浪的自然现象。

1.人老了,不想让儿女生气

常言说"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儿女强势,总是咄咄逼人,老人不想家里起冲突,令自己难受,让儿女不快而表现出来的退让。

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知道自己对抗只会给家庭带来争吵、带来不愉快的感觉,就自己多忍耐,少说话。

不想让孩子感到难过,老人都会迁就于子女,其实更多的是不想和子女计较,自然就会在子女面前小心翼翼。

年轻气盛,避其锋芒。

如果针尖对麦芒,只能两相伤害。当人老了,心气就不能和孩子相提并论了。家庭里强势老人会产生进攻型的子女,为了要做主,考虑不到老人的需求。

老人总是强势表达自己的情绪,必然不被待见,明白自己的人生已该退而求其次,就不想表现得强势。

一辈子都在为子女而活,很少为自己活着过的老人委屈委屈自己,会让孩子感觉到温暖,孩子也就懂得知进退。这是相互成全对方的人生。


“父母最大的悲哀:年老后,在子女面前变得小心翼翼”你怎么看?


意识到自己强势,争吵会伤害到孩子,就克制自己内心的不快感觉,减少争吵就可以减少家庭的矛盾。

生活的时代不同,形成的观念不同。

毕竟父母子女是两代人,生活的时代不同,形成的观念不同,生活理念也不相同。老人与儿女之间存在着代沟,有些老人认为名正言顺的事情,儿女却认为不可理喻。

老人经历得多了,获得了解决问题方法及智慧,自己强不如儿女强。老人的忍让是给孩子带来能力的增强。

一时强弱在于力,千古胜负在于理。

老年人不想为了家庭生活琐事和儿女发生矛盾就处处忍让,所以就变得小心翼翼,这也是老年人对儿女的爱心所在。

2.人老了,宽容了耐受力强

每个父母都是爱着自己的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父母的脾气和秉性就会越来越趋于平和的状态,也就是没有那么多脾气了,尤其是年龄越大,这种感觉越发的强烈。

尽量不给孩子增加麻烦,可以自己解决的问题就自己解决。有些日子儿女还没有过到,毕竟都会过到,到时候让他们自己去体会。

没有经历过的事情,你再怎么说都不被人所接受,只有自己体验过才知道原来不一定如此。


“父母最大的悲哀:年老后,在子女面前变得小心翼翼”你怎么看?


3.人老了,认为自己无用了

从体力、精力上来说,父母已经不如儿女,处于弱势地位者就要退出做主的角色,没有必要再强迫孩子听从。

老人对社会的发展不太跟得上脚步了,不继续拿主张,示弱是最好的体现,你的退出是为了让孩子成长起来。

年轻时的父母,是孩子们的依靠,不得不把孩子揽在怀里,自己冲在前,做家庭的主心骨。每个人小时候的超人父母,不再是无所不能,渐渐要依靠孩子,害怕孩子不开心,变得小心翼翼了。

已经不能再像年轻时一样,逼着孩子听自己的,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就连对孩子的好,都变得小心翼翼,生怕惹孩子不开心。

觉得自己是个无用的人,从而在和子女接触的时候,就会小心翼翼的。人变弱了,自然就小心翼翼了。

但是有的孩子越是看到老人忍让越来劲,变本加厉地表达自己的不满,实际上这是一种控制欲在作祟。

对待老人不是多给钱,多买东西就是孝顺。而是多沟通、多理解、多宽容,让老人感觉开心,才是孝顺之举,这样老人也就不用在你面前那么小心翼翼。

有书君在此希望年轻人们多些理解,多些耐心给老人。


也许你还会喜欢以下内容:

为什么有些母亲给子女看完孩子都回老家了,都有哪些原因?

不想跟婆婆一起住,但上班又得要婆婆来看孩子,怎么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