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什麼是美債?全球的美債市場是怎麼運作的?

蔚藍宇宙浩瀚星空


美債是美國國債,指美國財政部代表聯邦政府發行的國家公債。根據發行方式不同,美國國債可分為憑證式國債、實物券式國債(又稱無記名式國債或國庫券)和記賬式國債3種。

下面咱們結合享有“金邊債券” 美譽的美國國債,來說明關於國債的一些關鍵問題。

1、美國國債

美國國債本身也是能影響到全球經濟的相當重要的一個因素。

【美國國債】是美國聯邦政府為彌補中央財政赤字,而以預期稅收為質押品,面向全球金融市場發行的。

一般規律,美國經濟保持繁榮時,政府稅收有保證,只要不是花錢的地方特別多,財政上就無太大壓力,也就不需要發行國債;而經濟不好的時候,財政因稅收下降而吃緊(美國習慣在經濟不好時減稅以拉動經濟),這時的國債發行力度就會顯著增強。

假如本土及境外的投資者(包括各國政府、商業機構和私人)無力全部承接或吸納某期國債,那麼【美聯儲】為避免冷場,就要走向前臺來填平其中的差額。

美聯儲為聯邦政府捧場,其【託市】購買的國債份額,會轉化為基礎貨幣投放。所以,美國國債的規模越大,相當於美聯儲投放的美元流動性越高,如此美元的價值可能下降。

換句話說,美聯儲積極認購國債,就需要印錢。印美元買國債,就是債務貨幣化,對美元的身價是不利的:美元貶值。

假如聯邦政府赤字下降,自然沒必要發行很多的國債,於是政府負債水平(國債佔GDP的比值)將下降,美聯儲也不需要為滿足政府的胃口,而放出更多貨幣了,這意味著美元將升值。

所以,美國聯邦政府發行國債的變化,就影響到了【美元指數】,進一步會牽扯到全球金融市場的連鎖反應。----事實上美聯儲認購美國國債,本身就屬於發行美元的一種基本方式。

鑑於如果大量發行短期國債,政府有可能面臨集中償付的風險,所以長期國債在美國的國債發行上佔主要比重,其它國家也是一樣。而一般長期國債,都是固定利率的。

發行之後的國債在二級市場上流通、交易和抵押,這時的價格主要取決於金融市場因素:供需。

總體上來看:美國財政部因赤字吃緊而發債加速,將抬高長期國債收益率並壓制美元指數;而當美國財政赤字縮減時,會減少發債並推高美元指數,此時的長期國債價格也因為供給減少而走高(假定投資者的追捧熱情不變),亦即長期國債收益率下滑。

所以,美指和長期國債價格正相關,與國債收益率呈負相關。

注:【美元指數】反映的是美元在國際外匯市場的匯率情況,基數為100,對應的一攬子貨幣主為歐元、英鎊、日元、澳元等國際貨幣,但不包括人民幣。美元指數超過100,說明美元對一攬子貨幣升值了;如果低於100,就是貶值。

但是,因為長期國債收益率將影響到市場利率(兩者一般同向互動),美國利率上揚,將助推美元指數;美國利率受壓制,又會倒過來對美元匯率形成抑制作用(即美指向低調整)。所以,這一機制又反向抵銷、平衡了美國國債對美元指數的部分影響。

歷史經驗也實證表明,大多數情況下,美元指數會和美國國債的價格呈正相關,和長期國債收益率呈負相關,和市場利率呈正相關,和財政盈餘呈正相關。

【國債回購】相當於政府核銷自己的部分債務,但這個在美債上比較少看到,偶爾美國財政部會發行短債來核銷長債。整體上美國政府的發債總量一直是越借越多的趨勢,這點是舉世皆知的。

2012年與2013年,鬧騰了多次的美債上限危機或稱為【財政懸崖】(Fiscal Cliff),就是民主黨主政的奧巴馬政府和反對黨(共和黨)勢力在國債發行規模上的角力,背後隱藏的是政府赤字危機(Deficit crisis)。

大家都看到最嚴重的時候,連美國政府都局部臨時性關門歇業了。

美聯儲習慣通過購買資產的方式投放美元,其資產規模在本質上隱示著美國的社會負債率。

美聯儲的資產規模越大,相當於購買的社會負債越多(無論是政府財政赤字還是金融機構的債券資產)。美國的社會負債水平又能間接影響世界經濟走向,美國國債再度以這種方式體現了其金融影響力。

2、投資美國國債的操作技巧

美國國債是按照一定利率來發行的,一般執行固定利率,但並非每次發行的利率都一樣。根據國債價格或利率,我們都可以換算出國債收益率。

美國國債的利率和國債收益率,都會直接影響到本國市場利率,尤其是長期國債收益率的影響力最顯著;而美國市場利率的變化,又自然地影響到了美元指數的走勢,並對全球經濟產生深遠影響。

長期國債屬於貨幣系統的一個參考因素,其利率或收益率,往往被作為金融產品的定價基準。在美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通常是抵押貸款和其它貸款利率的基準,目前剛剛由維持很久的2.5%左右躥升上了3%的臺階。

國債好賣時,美國聯邦政府就沒必要支付高價(國債的身價本質上是發行利率而非價格)推銷;相反,國債不好賣,就要提高發行利率。

不過,無論如何,國債利率通常要略高於無風險利率,才會吸引投資者追捧;而美國的官定利率,即美聯儲基準利率,可視為權威性的完全無風險的社會資金成本利率。

這個邏輯是:國債利率或收益率顯著高於市場利率,大家就會趨之若鶩搶購國債,這樣市場上的資金就少了(跑到政府手裡了),於是拆借利率就要跟上,銀行間相互融資成本上去了,儲蓄及貸款利率自然進一步跟上。

反過來,市場利率走高時,國債利率也要被牽動著推高或跟上。因為當銀行利率上調,高於國債收益率的時候,市場投資者就會拋棄國債而轉向銀行儲蓄,於是壓低國債價格而推升國債收益率。但如果銀行降息了,通常會推高國債價格而抑制國債收益率。

一般情況,未來利率看漲,則從前售出的國債身價將看跌;而未來利率看跌,從前的國債因享有較高的利息回報而將看漲。

美聯儲加息或降息的操作,就會導致上述情形的出現。

比如,原先10年期國債的利率是10%,你投資了100萬美元購買;2年後,美國財政部又發行了利率15%的10年期新國債,國債利率上揚是因為美聯儲加息壓迫的。你一算賬,假如繼續持有原先的100萬美債,8年後到期你連本帶利一共收回200萬美元;而如果拋掉原先的美債而購入新發行的長期國債,8年後100萬美債的總收益為220萬美元(不算還沒到期的2年)。

此時,投資者合理的做法應該是趕快拋售原先的100萬美債,哪怕是比2年前的買進價更低,比如說90萬成交,這樣購買新債後滿8年的總收益也是218萬(本金90+新債利息90*15%*8+舊債兩年的已回收利息20);所以你可能樂意低價拋舊債而搶購新債,這樣就等於舊債貶值了。

3、美國國債對全球市場的影響機制

審視美國國債的影響,我們主要就是從其與美元指數、市場利率、政府赤字、社會負債等因素來下手。

其它方面,還需要特別注意的有:

長期國債收益率一般要高於短期國債收益率。

假如國債的兩大品種之間的利差收窄甚至倒掛,說明市場人士更樂意購買長期國債(此舉將壓低長期國債的發行利率),目的顯然是避免短期經濟的風險,說明美國乃至世界的短期經濟形勢不容樂觀。

美國政府假如發行短期國債來回購長期國債,說明長期國債的價格偏低而收益率高,於是後面的長期國債價格將走高或者說新發行的長期國債利率將走低。

國債收益率的變化,還可能影響到通脹率:常規國債收益率與通脹保值國債(TIPS,Treasury Inflation -Protected Securities,美國財政部在1997年開始發行)的利差,常常被經濟界用來當做衡量市場通脹預期的寬泛指標。利差加大,意味著市場預測美國的通脹率可能抬頭。

拆借利率和國債利率的利差越大,表明市場資金越緊張。比如【TED Spread”】,就被用來反映市場的總體信貸情況,這個指標是指美國短期國債利率(Treasury-Bill Yield,一般是用13周國債,即90天國債),與LIBOR(倫敦銀行同業拆借利率,London Interbank Offered Rate)三個月美元利率的利差。

注:TED是Treasury、European和Difference三個詞第一個字母的合寫。

美國短期國債一向被市場人士視為最安全、零違約風險的證券。

LIBOR是不列顛銀行家協會(British Banker’s Association,BBA)的成員間相互拆借的利率。因BBA成員全是可靠的大銀行,違約風險幾乎為零,所以LIBOR的維持水平一般都是全球最低的,故而被視為國際信貸業務的利率基準。

通常情況下,“TED Spread”都很小,即美國90天國債利率和LIBOR三月期的水平非常接近。

但是,在2008金融風暴來襲時,銀行間因謹慎而惜貸,導致拆借利率迅速上升。另一方面,金融市場的投資者們因恐慌情緒蔓延,紛紛出售一般資產而買入避險品種,美國短期國債就是被青睞的可靠傢伙,於是導致美國短期國債收益率迅速下降。這樣,LIBOR急升而美國短期國債收益率急降,TED Spread就被拉大了。

理論上,另一種情形也會導致TED Spread變大,即美國短期國債利率急升而LIBOR不動或下降,但這種假設在現實中至今從來沒出現過。

所以,“TED Spread”可以用來衡量市場對信用風險的評估,越高代表市場整體的信用違約風險越大,市場間的借貸意向就越低;而資金越緊張,商業銀行就越願意支付偏高的利率融入資金。

美聯儲作為最後貸款人,積極支持美國國債,能夠推高國債價格而壓低收益率;如果美聯儲減少購買債券,長期國債利率就可能上升。

如果長期國債利率高位運行,那麼就堵死了金融市場上所有中長期融資工具成本下調的退路,於是投資和消費難以回暖,企業盈利不振,美國股市估值會見頂,整個經濟將趨於蕭條。


專抓牛股的星城三少


首先我們說一說什麼是經濟?經濟的本質就是資源的優化配置和優化再生,說白了就是怎末分配社會資源,資源又不能隨身攜帶,必須有一種媒介———貨幣。佔有資源的多少,在社會活動中的表現為財富的多少,也就是貨幣的多少。

​財富的分配大體有三次分配,第一次財富分配就是勞動,大家通過勞動獲得財富,勤奮的人財富就多,懶惰的人財富就少。第二次財富分配就是,掌握先進生產力的人,通過對市場的分析判斷,製造出更多的產品滿足社會需要,獲得更多的財富。

​第三次財富分配也就是金融市場,金融是一種虛擬經濟,是很少的一部分掌握經濟運行規律,又懂經濟模型的人,在社會頂端獲取財富,當然這部分人是社會的精英。

​知道了這些我們再說說債券,債券是國家發行的一種借貸憑證,當貨幣在社會經濟體中不足以滿足運轉時,國家需要增發貨幣,但增發貨幣會造成通貨膨脹,物價上漲,對整個經濟體是一種飲鴆止渴的行為,所以只能通過溫和的手法,慢慢解決貨幣不足的問題,發行債券也許是最好的辦法,給予一定的固定利率,規定到期本息一起歸還。

​債券市場就是持有債券的人在一起交易,債券為什麼還能交易?假如a向b借了錢約定到期歸還,固定利率10%,並出具了借據(也就是債券),如果b資金短缺​,可以變賣債券,這就形成了債市。如果市場資金緊張,債券利率就會上漲,如果市場資金充足,債券利率就會下跌,所以在市場中購買的債券利率最終交易價格也可能高於或低於當初的利率。

​再說美債,美債是以美國信用為擔保,面向世界各國發行的債券,來達到自己融資的目的,運作方法和各國債券運作是一樣的。美債市場只是美國金融的一個品種,還包括金市,油市,匯市等大宗商品,美國通過各市場之間的聯動達到分配全球資源的目的。

​人類經過自足經濟時代,進入商品經濟時代後,全球就是個貿易村了,由於美國經濟體系建立的比較早,美國又是軍事強國,所以美元就是不可或缺的幣種,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有能力撼動美元霸主的地位。

​如果你想更多的探討請關注或者私信。


遊走京城的魚


美國國債(U.S. Treasury Securities),是指美國財政部代表聯邦政府發行的國家公債。根據發行方式不同,美國國債可分為憑證式國債、實物券式國債(又稱無記名式國債或國庫券)和記賬式國債3種。

美國國債根據債券的償還期限不同,美國國債大致可分為短期國庫券(T-Bills)、中期國庫票據(T-Notes)和長期國庫債券(T-Bonds)3類。美國國債除了本土投資者外還面向全球各個國家,其往年的國債發行量平均一年是5、6千億。

美國國債的發行採用定期拍賣的方式。

三個月和六個月的國庫券每星期一拍賣,一年期的每個月的第三個星期拍賣,國庫券都在星期四交割;

二年在一月、二月、四月、五月、八月、十月和十一月拍賣,財政部在月中公佈拍賣金額,一星期後定價,月底31日左右交割;

五年和十年在每季度第二個月(二月、五月、八月和十月)拍賣;三十年每年在二月、八月拍賣一次。

五年、十年和三十年國債一般由財政部在月初公佈拍賣金額,一星期後定價,月中也就是15日交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