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日记的威力 :对方方日记的一些见解

作者|邓龙


最近老有人问我“武汉人如何看方方日记”这个问题,我本不想谈这个人为炒作、日益发酵成没完没了的舌战事件,但既然有这么多外地友人向我询问,我便粗的浅的发表一点看法。

生活圈子对方方日记的反应

武汉人怎么看方方日记?这个问题我很难准确回答。武汉有近千万人,从封城到解封至今,我一直宅在家里,根本无法了解如此多的人对这个问题的真实看法。我只能谈谈我的生活圈子里的人对这个问题的反映。

虽然武汉己解封,但人们对新冠病毒的防范意识越来越强,并沒有发生非必要的走亲访友,更没有参与群体聚会聚餐。亲戚朋友之间的联络,更多的还是通过网络群。

一本日记的威力 :对方方日记的一些见解

方太

根据近两个多月的有关方方日记的网络信息,可归纳总结以下几点:

一、坚持看方方日记人很少。亲戚中坚持看方方日记的不超过3%,朋友中不超过5%,大部分人关注的是疫情进展、亲朋好友是否感染、生活物资的供给渠道和各自喜好的信息。尤其是上班族,更无精力关注此事。关注此事的闲人较多。所以,直到今天还有几个人问我方方日记是怎么回事。

二、参与方方日记舌战的人更少。我所有的熟人中,参与舌战的不会超过2%。在我的生活圈中,我也许算得上看方方日记最多的人,前后看了10多篇日记和挺方反方的评论。若不是网上越来越激烈的争议出现,我会看不了这么多篇日记。但我也只是旁观者,很少在网上发表看法。

三、挺方和反方的人旗鼓相当。参与舌战的人以年龄层次划分:挺方和反方的多是40岁以上的人。

以文化层面来划分:挺方的多是高知、高管、教援等高知,反方的多是60、70年后的工农兵及80、90后的大学生。

以家庭出身划分:挺方的多是资本家、地主、反动高知、历次政治运动受冲击家庭和在押的“老虎”、“苍蝇”之后。反方的多是工人、贫下中农出身、军人后代、.红二代、现体制内的官员及子女。

以意识形态划分:挺方的多是有海外关系,有子女或亲属在国外念书从业的,信奉西方民主自由,反对公有制的人。反方的多是反对崇洋媚外,憎恨反华势力,拥护现行中国体制的人。

从个人经历划分:挺方的多是文革的”保皇派”,在体制内工作不得志而积怨较深的人。反方的多是文革的“造反派”,崇“毛”爱“中”,反“美”抗“日”的人。

以职业划分:除网络红人、网络水军及官媒和自媒体从业人员外,挺方的多是教师和民企老板,反方的多是工农兵和体制内人员。

四、方方日记的发酵过程。

方方日记的发酵过程可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封城初期,方方日记以不同于官媒报道疫情的事件、评价及特有的文字辛辣味,揭示了一些政府的失误及疫情造成的悲剧,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共鸣。在这个阶段,挺方的人占多数,反方的人声音微弱。

第二个阶段是四面八方的援军抵汉,抗疫初见成效至武汉解封期间。挺方与反方的舌战从拉开战场逐步发展到阵势宏伟、唇枪舌剑的口水大战。双方势均力敌,难分伯仲。而且参战的人群中,地位高与名气大的人物越来越多。在这个阶段,舌战的主题和论点己不是方方日记了,互撕的内容和范畴已脱离武汉疫情和方方日记了。双方开始围绕中西方的体制、民主自由、宗教信仰的优劣,展开了水火不相容的批判与搏击,如同文革中两派对吵的情景在网上再现,让人不忍目睹。

第三阶段是武汉解封至今。

武汉解封当天,方方日记被翻译成英文德文在海外出版,挂在亚马逊网站预售,使方方日记事件发酵到双方舌战呈白热化状态。在这个阶段,挺方的人开始了分化,”反水”的日益增多。不过,仍有众多挺方的声音在呐喊。挺方的声音尽管因美欧疫情恶化而中国疫情被控的局面变得微弱了,但多半口服心不服地转入了地下,时而抓住其它话题继续追责政府,发泄对现行体制的不满情绪。反方的人仿佛有了攻击对方的利剑,开始了全面反扑,在气势上占据了明显的优势。

挺方和反方的舌战还在激烈进行中,如何发展,何时结束,难以预测,只能拭目以待。

一本日记的威力 :对方方日记的一些见解

方方日记英文版

对方方日记的一些见解

我曾是湖北某市作协会员,对写作情有独钟。我利用业余时间陆续创作发表了百万字的文学作品,但随着文化领域进入市场化,有出版社邀请我集结出版作品,但要我垫付部分印刷费,包销部分书籍时,我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出版,写作的热情也开始消退。当文艺市场化、商品化越演越烈时,我也就远离了作协这个曾经执着追求的圈子。

我曾经读过方方的作品,包括倍受争议的长篇小说《软埋》。读她的作品没有枯燥无味的感觉,有让人一口气读完的魅力。但是,自从读了小说《软埋》后,在我的印象中,方方的形象在我心中一落千丈,她本应该是一位思想敏锐,文才斐然,值得武汉人骄傲的才女作家,然而,一部《软埋》把她自己的良知和才华也跟着掩埋了。

武汉封城之后,方方日记突然窜上了热搜,演变成除疫情之外的第二焦点,方方本人也处于抗疫與论的风口浪尖。作为一个与方方同处疫情之中的武汉人,尽管过着吃了上顿没下顿、社保局谓之“灵活就业人员”的生活,但面对炒得炙热的方方日记事件,不可能没有自己的见解。只是感觉人微言轻,发出去的声音犹如扔向大海里的小石子,激不起半点涟漪。

既然大家都想听听我的见解,又是亲朋好友之间的聊天,我就无所顾忌地直抒胸臆了。

从我认识的与方方熟悉的武汉作家朋友中了解到,方方的文笔与人品及口碑还算过得去。方方性格豪爽、正直、胆子大,很强势,惹的官司不少,在文艺界得罪不少人。因此,尽管她这次在與论战中被双方撕咬得体无完肤,但我的直觉中感觉她还不算是一个坏人。说她是“卖国贼”、“汉奸”,在没有确凿证据之前我不敢苟同,说她“偏激执拗”、“心里阴暗”,这一点我觉得比较合适。

我断断续续看过10多篇方方日记和知名人士的评论,最突出的感觉是与看她的小说有不同的味道。她的小说能给人以艺术享受,日记却没有。日记的文学艺术价值与她的小说相比,逊色许多,那些说日记是文学的精品,可获诺贝尔奖的论调,毫无疑问是带有政治色彩的盲目吹捧。尤其是看到她与反对者对阵对骂的文字,我就感到她已不是知名女作家而成为擅长骂街的武汉大妈了。同时为她同那些反扣帽子的人较真得有点任性而可悲。

诚然,她每天宅在家里象学生写作文一样写日记,要求她的日记具有很高的文学艺术价值是不现实的。但就是这种记流水账似的文字,却能超越她以往作品的吸引力、穿透力和冲击力,让她的名字迅速冲出湖北,震撼中国,流传世界,这的确让人匪夷所思。这应该是中国文学史上从未有过的奇迹。

究其原因,浅见薄识的我无法作答。尽管许多著名作家、评论家、理论家和媒体大咖都有论述,并把方方与屈原、李白、鲁迅等文化历史巨匠相提并论,这些看似最高褒奖不过都是站在恶意攻击对方的立场上引经据典,卖弄文才,让人难以置信。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方方日记事件的背后一定有一双力大无比的黑手在操控炒作,谋略策篇;有一大批受蒙蔽者在盲目跟风,推波助澜。

一本日记的威力 :对方方日记的一些见解

方方日记德文版

一本日记的威力有多大

方方日记事件闹得沸沸扬扬后,我便断定方方己被人利用,成了两种势力搏斗的子弹和牺牲品。也许她本人还没有意识到挺她的人并非真心挺她,反她的人也并非真要反她,都是站在一定的立场上为了维护自已的利益而发泄积累在内心深处的怨恨情绪。这种把方方作为借口的舌战短期内不会结束,甚至分不出真伪和对错,而方方却会在这场舌战中撕裂得身心疲惫,伤痕累累,我觉得她这把年纪闹上这事儿不值。

方方日记事件引起的激烈争论,尽管有背离良知和常识的谩骂,让这场争论变得一地狼籍,但也不必杞人忧天,惊慌失措。之所以官媒至今不出面发话,说明这也是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甚至是社会进步的标志。所以,我们也没有必要对微信群和朋友圈的“言论撕裂”而大呼小叫,甚至因为立场的不同,拉黑多年的朋友。

尽管目前争论的核心是涉及东西方文化差异、中美大国搏奕、国家政体改革和民主自由这些重大问题,但也是多年来我们没有解决好的问题,争一争,吵一吵,不仅翻不了船,而且对国家高层制定政策时也有益处。当然,我们在容许言论自由的同时,也要认识到自由是有限度的。个人的自由不能危害社会,文责言责都是要担责的。是非曲直、褒贬毁誉终究是要经得起历史评判的。

方方日记在世界最大的出版社之一:柯林哈伯斯出版社正式出版,引起强烈反响后,我第一反映是方方对公众撤了谎。3月30日,她在微博上说还没有打算出版日记,这次却说2月底找翻译白睿文委托出书之事。

她在日记上说她有强大的后台,不知她的后台是谁,若是西方反华势力,她应该立即悬崖勒马,慎重处理此事了。因为文学作品无国界,但作家不可无祖国。凭她的智商,应该想到国外为何如此看重她的日记,绝不是对其作品的文学艺术价值的肯定,更不是为其博取诺贝尔奖而造势,而是需要日记中记载的那些他们感兴趣的,能表达他们政治需求的,作为抹黑、攻击中国的一些子虚乌有的事件,她就成了反体制的代言人。然而,方方好象已经和人吵架吵昏了头,没有一点冷静思考、果断放手的迹象,而是孤注一掷,不计后果地朝别人挖好的坑里跳,我对方方的此举感到非常失望。

从目前方方对此事的表态来看,方方日记在国外出版发行已成定局。既然是她本人执意去做,我们就不干涉她的权利和自由。

其实,一本日记的作用并非如反方说的那么威力无比。正如有人说的“一本书就能打垮中国?”的确,方方日记即使是一枚核弹,也奈何不了今天的中国。相反,可作为一枚迷惑西方反华势力的麻醉弹、烟幕弹,让他们从方方日记中读到中国政府的“腐败无能、治理无方、不攻自破、不战即败”的虚假现状,从而使“中国威胁论”降温,放缓围剿中国的节奏,弥补“厉害了我的国”带来的失误。所以,我觉得那些仇中崇西的公知、大V们多去西方释放一些烟幕弹,象方方一样,向西方提供反华势力需要的炮弹,麻痹反华势力,为中国争取和平安宁、民族复兴的时间。

以上是我的浅薄见识,纯属己见,欢迎拍砖。还记得毛主席他老人家说的“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随他去吧。”这话至今值得品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