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學匯】推動“四大檢察”全面協調充分發展的內涵與路徑

來源:《人民檢察》2019年第9期

推動“四大檢察”全面協調充分發展,是檢察機關的任務、使命,那麼,如何理解推動“四大檢察”全面協調充分發展的內涵,實踐中遇到哪些問題,如何解決,是檢察機關必須面對和研究的課題。為此,《人民檢察》特邀請實務界人士圍繞“推動‘四大檢察’全面協調充分發展的內涵與路徑”展開探討,以期相互借鑑取長補短,促進檢察工作創新發展,敬請關注。

特邀嘉賓

【法學匯】推動“四大檢察”全面協調充分發展的內涵與路徑

盛美軍

吉林省長春市檢察院檢察長

【法學匯】推動“四大檢察”全面協調充分發展的內涵與路徑

陳海鷹

浙江省杭州市檢察院檢察長

【法學匯】推動“四大檢察”全面協調充分發展的內涵與路徑

姜正權

貴州省六盤水市檢察院檢察長

【法學匯】推動“四大檢察”全面協調充分發展的內涵與路徑

胡俊

湖北省武漢市漢陽區檢察院檢察長

如何把握“四大檢察”全面協調充分發展的內涵、要求?

主持人 莊永廉: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張軍在2019年1月17日召開的全國檢察長會議上提出,要主動適應形勢發展變化,深化內設機構改革,推動“四大檢察”全面協調充分發展。“四大檢察”全面協調充分發展提出的背景、原因及意義是什麼?其內涵、要求如何理解、把握?

陳海鷹:“四大檢察”全面協調充分發展的法律監督總體佈局對新時代檢察事業新發展具有開創性的重大意義。具體來說,在工作理念上首度將供給側改革理念引入檢察環節,讓更多法治產品、檢察產品滿足人民群眾需要。在職能調整上敢於順應改革創新的時代步伐,推動內設機構改革、捕訴一體等多重改革,讓偏重刑事的工作格局向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訴訟全面發展轉變。在工作思路上開出了“講政治、顧大局、謀發展、重自強”的根本良方,讓“四大檢察”發展之路向做優、做強、做實、做好的要求邁進。

“行之力則知愈進,知之深則行愈達”。要把握“四大檢察”全面協調充分發展的內涵要求,關鍵還是在落地實踐。

➤ 一是穩中求進。不論是經濟社會發展背景,還是檢察職能調整的現實,處於改革和職能調整“浪尖”的檢察機關,尤其需要辯證地看待工作上的穩與進,既要在當下注重業務發展、人心、思想和隊伍上全局的穩定,又要進取地推進“四大檢察”全面協調充分發展。

➤ 二是狠抓落實。檢察工作的最終成效來自於黨委政府肯定、群眾滿意和社會認可,“四大檢察”新佈局的基層實踐也不例外,需要我們把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訴訟檢察的“實招兒”擺出來、平臺建起來、成績亮出來,讓檢察產品為人所知、為當地黨委認可。

➤ 三是長效提升。建立工作業績評價機制,邊落實邊總結,邊補缺邊推進,解決“四大檢察”推進過程中的不足、短板和弱項,讓“四大檢察”全面協調充分發展有制度保障、經驗支撐,更富有續航力。

胡俊:最高檢從工作實際出發,提出“四大檢察”全面協調充分發展具有極強的政治性、人民性、方向性、實踐性。自最高檢新一屆黨組鮮明提出 “四大檢察”全面協調充分發展以來,又謀劃實施了一系列主動跟進的思路舉措。尤其是,把內設機構改革作為檢察工作創新發展的突破口,通過檢察機關內設機構系統性、整體性、重塑性改革,實現檢察機關法律監督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訴訟檢察並行的總體佈局。對於“四大檢察”,從總體趨勢來講,就是要通過把弱的做強,短的做長,新的做好,好的做得更好,實現檢察工作的總體強大、檢察制度的日臻完善。“四大檢察”全面協調充分發展體現和呼應了“穩進、落實、提升”的檢察工作主題,是全面履行憲法法律賦予檢察機關法律監督職責的必然要求,更是檢察機關突破自身發展的轉機。

姜正權:“四大檢察”內涵、要求包括:一是建立完善的法律監督體系。“四大檢察”全面協調充分發展,克服以往工作中存在的“重刑輕民”的情況,進一步優化司法職權配置。二是維護司法公正。必須完善司法管理體制和司法權力運行機制,規範司法行為,加強對司法活動的監督,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同時,應完善檢察機關行使法律監督權的制度機制,加強對刑事訴訟、民事訴訟、行政訴訟的法律監督。

如何更新理念推動“四大檢察”全面協調充分發展?

主持人 莊永廉:“理念一新天地寬”,面對新的機遇和挑戰,檢察工作理念如何創新轉型,從而更好地適應“四大檢察”全面協調充分發展的要求?

盛美軍:各項檢察工作的充分協調發展,關鍵在於理念創新。

➤ 一是應秉持“深厲淺揭”理念。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訴訟檢察業務各有特點,發展進程各不相同,存在的缺陷和亟待解決的問題也有很大差異,必須對症下藥,量體裁衣。在2019年全國檢察長會議上,張軍檢察長明確提出了“做優刑事檢察、做強民事檢察、做實行政檢察、做好公益訴訟檢察”的工作目標,這為檢察工作轉型發展進一步指明瞭方向。

➤ 二是深植法治供給理念。人民群眾的需求就是檢察工作的方向。我們提供給人民群眾的法治產品、檢察產品不限於一個依據法律而得出的公正裁判,還應將這種法治供給理念延展到我們的業務發展建設上來。應深入思考人民群眾對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需求,從而解決我們如何發展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訴訟檢察等各項具體業務的難題,以便更好地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優質的“法治產品“”檢察產品”。

➤ 三是強化司法理念與時俱進。改革開放以後,我國經濟發展進入了快車道,網絡購物、移動支付、共享經濟、無人駕駛、大數據平臺等新產品、新科技不斷改變人們生活的同時,也給司法實踐提出了一道道新的難題。面對新的機遇和挑戰,我們必須及時更新理念,時刻與時代同步,不斷創新工作方法,不斷拓展司法覆蓋面,這也是法治社會、法治中國建設的必然要求。

陳海鷹:檢察工作理念應當圍繞四種思維來創新轉型:

➤ 一是“綠色”思維。“四大檢察”全面協調充分發展,身處於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發展、社會主要矛盾變化以及當地黨委政府決策、社會風險防範和矛盾化解的大環境中,它需要檢察機關與外部履職環境要“和諧共生”。崇尚“綠色”思維,就在於既處理好辦案中實體與程序、數量與質量之間的關係,又處理好黨委中心工作與檢察工作、檢察機關與其他辦案機關之間的關係,使得法律監督權與偵查權、審判權“和諧共生”,讓審判機關、檢察機關和偵查機關成為司法共同體,這體現了黨對檢察工作的絕對領導的政治要求,也遵循了公檢法之間相互配合、相互制約的憲法原則。

➤ 二是“品質”思維。“品質”思維,是基層檢察機關打造標示性、特色性工作的品牌意識,直接體現一地檢察工作的創新亮點與工作特色,檢察產品有了本地特色,才更具競爭力。

➤ 三是“主業”思維。檢察機關是國家法律監督機關的憲法定位是檢察工作萬變不離其宗的根和本,“四大檢察”法律監督新佈局是踐行憲法定位的最佳方式。

➤ 四是“一流”思維。縱觀當前,不論是企業生產,還是黨委政府工作推進,普遍採取的方法都離不開工作業績評價,這也是檢察工作多年發展下來的經驗和規律,應重視職能轉型時期業績評價對檢察工作的激勵作用。

姜正權:理念轉變到位,辦案監督自然就有新思路、新方法、新局面。具體來說就是要切實牢固樹立好“五個司法辦案理念”。

➤ 一要牢固樹立“四大檢察”均衡發展,全面平衡充分履職的理念。

➤ 二要牢固樹立“走出去”發現案源,積極主動穩妥監督的理念。

➤ 三要牢固樹立“兩手抓”辦案和監督,齊頭並進抓具體抓落實的理念。

➤ 四是牢固樹立用監督促進司法、行政,達到雙贏多贏共贏的監督理念。建立與其他部門良性、互動、積極的工作關係,在監督過程中實現雙贏多贏共贏。

➤ 五是牢固樹立監督辦案必須堅持政治效果、社會效果、法律效果相統一的理念。在辦理民事行政案件中,要認真思考如何通過個案的公平正義來引領司法工作進步甚至社會進步,要考慮“三個效果”的統一,尤其是檢察建議的落地落實問題,探索、創新監督方式,緊緊盯住檢察建議發出後的落實情況、落實效果,通過努力,把所謂沒有硬性要求的檢察建議做成剛性,做到剛性。

胡俊:應正確認識監督與辦案的辯證統一關係,在辦案中監督、在監督中辦案,把辦案作為監督履責的過程和基本手段;努力與其他執法司法部門形成良性、互動、積極的工作關係,與被監督對象共同商量如何把工作做好,如何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如何促進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如何推進公益訴訟工作等;樹立雙贏多贏共贏的監督理念,積極融入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主動當好黨委政府的法治參謀,找準服務保障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切入點和著力點,服務打好“三大攻堅戰”,為黨委政府解決難題,為檢察工作發展贏得契機;堅持政治效果、社會效果、法律效果相統一,處理具體案件,除了做到於法有據,還要把政治責任和社會責任肩負起來,充分運用政治智慧和法律智慧,認真思考如何通過個案的公平正義來維護黨的領導、引領社會進步;堅持以上率下、以上促下、領導帶頭,充分發揮“關鍵少數”示範引領作用,帶頭堅定理想信念,帶頭履行辦案職責,帶頭弘揚優良作風,帶頭做到潔身自好,以“一馬當先”帶動“萬馬奔騰”。

還應樹立文化孕育理念。以漢陽區檢察院為例,我們充分發揮檢察文化的教育、引領、凝聚作用,提煉法律監督工作中的“和合”理念,引導全體檢察人員在全面履行各項法律監督職能過程中,要努力把握好“三性”:

➤ 一是把握目的的統一性。在全面依法治國實踐中,無論哪個機關、何種角色,都應該把保障法律統一正確實施、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作為共同的追求。只有職責分工的不同、權力運行的差異,沒有你贏我輸、你高我低。

➤ 二是把握利益的平衡性。法律是通過權利與義務的雙向設定來調節社會關係的。我們既要保障個體合法權益得以充分享有,又要監督逾越法律的主體罪責均衡、罰當其罪,更要維護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基本原則,從而使人民群眾均能享受法治建設的成果。

➤ 三是把握效果的共贏性。共贏是建立在統一、平衡基礎上的共贏。只要監督者與被監督者胸懷大局,以目標的統一凝聚法律共同體意識,以利益的平衡指導調整社會關係,不斷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定能形成不同相關利益者之間協調並進、和衷共濟、合作共贏的生動局面。

如何探索推動“四大檢察”全面協調充分發展的具體路徑?

主持人 莊永廉:刑事檢察是檢察機關法律監督的強項,如何在既有經驗的基礎上把辦案質量和效率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民事檢察如何進一步拓寬思路、積極作為?行政檢察如何深化職能配置把監督落到實處,實踐中應遵循哪些原則和規律?公益訴訟檢察是新的職能增長點,如何將工作做得更實更富有成效?

陳海鷹:刑事檢察是檢察機關的傳統業務,要做強刑事檢察這個最大存量業務,發揮批捕起訴職能在刑事訴訟程序中的“閥門”作用,運用不批捕、不起訴等終局性法定監督權,讓符合法定起訴標準的案件進入審判程序,讓不符合起訴標準的案件退回補充偵查、自行偵查,或者依法作出不起訴決定。藉助捕訴一體改革契機,強化提前介入引導偵查和不捕案件跟蹤監督,樹立刑事檢察監督權威,著力構建新型檢警關係,探索大控方工作格局。

公益訴訟職能增設、民事與行政檢察部門分立的改革導向,為民事和行政檢察、公益訴訟檢察深化拓展迎來了新機。在民事檢察工作上,應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突出打擊虛假訴訟和民生領域民事訴訟監督兩個重點,為民事檢察工作夯實基礎。在打擊虛假訴訟方面,突出保護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建立與公安機關、法院的虛假訴訟線索移送、聯合打擊等工作聯動機制,依法保障民營企業產權。在民生領域民事訴訟監督上,突出民生領域申請監督案件,總結辦案經驗、制定工作規範、發佈典型案例,提升民事訴訟監督的影響力。

在行政檢察工作上,現有形勢存在“一個難題,兩條途徑”。“一個難題”即行政檢察工作的監督對象尚不明確,我們是將工作重點依舊停留在行政執法監督,還是於法有據地開展行政訴訟活動、行政審判活動監督?個人認為應該是後者,那麼,從基層實踐和思考出發,可以推動行政檢察工作的途徑有兩條:

➤ 一是增加行政訴訟申請監督的辦案量,做到“有案監督”。通過宣傳、普法等手段,讓人民群眾瞭解“民告官”敗訴後依舊有行政檢察監督的途徑可走。

➤ 二是拓展行政訴訟監督的介入方法,做到“協同監督”。在監督行政訴訟活動和審判活動以外,要打破行政檢察與行政公益訴訟的工作界限,以行政檢察監督為行政公益訴訟提供案源線索,以行政公益訴訟為行政檢察介入訴訟背後的行政執法行為提供手段,讓兩者互相配合、互為補充,推動行政檢察工作起步和發展。

在公益訴訟工作上,法律賦予檢察機關這項職能的時間不長,還處於起步期,如果不把該項職能用好、用到位,不僅有損法律監督的剛性和權威,也會影響檢察公信力。因此,要處理好以下兩對關係:

➤ 一是數量與質量的關係。實踐中存在訴前檢察建議“以量取勝”“千篇一律”等問題,行政公益訴訟訴前檢察建議不是量越多越好,只有將檢察建議發到問題的源頭和癥結存在的部門,才能發揮檢察建議應有效果,才彰顯公益訴訟工作的權威。

➤ 二是“等”內與“等”外的關係,以公益訴訟專項監督活動為依託,堅持法定領域內監督辦案為基礎,在“等” 外領域積極穩步探索公益訴訟實踐。

盛美軍:近年來,長春市檢察機關開展了“責任檢察”品牌創建活動,提出了“一院一品”“一部一品”,各院各部門積極作為、拓寬思路,為充分發揮檢察職能積累了許多寶貴經驗。

舉例來說,檢察改革啟動以來,長春市檢察機關緊抓機遇、迎難而上,全力推進民事檢察工作。

➤ 一是民事、行政檢察機構分設,進一步優化職能配置,為做強民事檢察、做實行政檢察奠定了基礎。

➤ 二是不斷強化民事檢察隊伍建設。改革過程中,人員配備進一步向民事檢察部門傾斜,優化辦案組織,在培養綜合型辦案能手的同時,從法院系統招錄民事檢察人才,切實提升民事檢察監督能力。

➤ 三是拓寬辦案思路,調整辦案方式,充分發揮“外腦”助力作用。不斷更新民事檢察工作理念,從人民群眾利益出發,傾聽群眾意見,注重監督效果和社會影響,深入研究每個案件的實體問題,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起民事檢察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

“行政檢察大數據應用平臺”助推公益訴訟檢察工作提質增效。當今社會,信息化發展和大數據應用正在深刻改變著經濟社會發展模式和生產生活方式。在給檢察機關依法履職帶來新挑戰的同時,也為檢察工作發展提供了新手段和新機遇。2017年長春市檢察院在全國首創行政檢察大數據應用平臺,與全市40餘家行政執法單位實現數據對接,採集近百個互聯網政務公開及新聞媒體網站數據,形成大數據中心。通過大數據、人工智能、雲計算等手段,分析研判監督案件來源,實現信息化案件管理,智能化輔助辦案,打破了“案件線索發現難”的公益訴訟工作發展瓶頸。

姜正權:在“四大檢察”領域,一個總的要求就是要統籌好辦案的數量、質量、效率、效果和安全,不能厚此薄彼,而要統籌兼顧。如何做優刑事檢察工作,突出專業化?在檢察機關法律監督格局中,刑事檢察一直處於重要地位。新時代,如何向“更加好”努力?內設機構調整後,刑事檢察著力提升專業化。做優刑事檢察工作,以下兩個路徑是重中之重:

➤ 一是實行捕訴一體。捕與不捕是基礎,優質高效訴出是目標。一類刑事檢察業務,由一個機構、一個辦案組、一個主辦檢察官辦到底。同一案件的批捕、起訴,由同一名檢察官負責到底。全國檢察機關要組建上下相對應的辦案機制。通過完善辦案機制,把捕訴一體在辦案質量和效率方面的優勢發揮出來,決定捕與不捕的時候就考慮訴,捕訴有機銜接。

➤ 二是落實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要特別注重保障認罪認罰的自願性,保障當事人包括被害人的合法權益。要特別注重讓量刑建議更加精準、符合案件實際和法律規定,檢察機關、檢察官要對法院以往判決的類似案件作個案分析,從中掌握量刑規律。

如何做強民事檢察工作,在“深”字上做文章?

➤ 一是要認真研究、總結、發佈指導性案例。針對民事再審檢察建議採納與否的問題,如果是檢察機關監督的質量問題,那就努力去提高;如果是法院有錯不糾,那就跟進監督,由上級院依法提出抗訴。要加大懲治虛假訴訟力度,總結虛假訴訟的特點和規律,主動與有關部門協作配合,探索建立聯合防範、發現和制裁機制。

➤ 二是要用好“外腦”。充分發揮專家學者、律師、退休法官,以及有法律背景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等作用,藉助他們的實踐經驗、專業知識、法律和政治智慧,促進提升法律監督水平。

如何做實行政檢察工作、做到精準?隨著全面依法治國深入推進,人民群眾對公平正義的需求已在行政案件中得到越來越多的體現。

➤ 一是監督要做到精準。行政檢察要圍繞行政訴訟監督展開,抓好典型性、引領性案件的監督,做一件成一件、成一件影響一片。要結合辦理的案件,認真分析行政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提出意見建議,促進依法行政。

➤ 二是要深入研究行政檢察的內涵與外延、職權配置與運行規律。行政檢察“一手託兩家”,既維護司法公正,又監督和促進依法行政,這是雙重責任。抗訴與否、如何提出檢察建議,考量的是檢察機關維護司法公正和政府公信的能力水平。要多與審判機關、行政機關溝通,爭取雙贏多贏共贏的效果。

如何做好公益訴訟檢察工作、加大力度?

➤ 一是要規範標準。公益訴訟檢察工作是一項全新的工作,要從一開始就把可能出現的問題預防住,把規矩立起來。要探索檢察建議的落實標準及落實後的成效評估標準。檢察機關要認真總結經驗,發現規律和問題,與法院和有關行政執法部門進一步加強銜接,達成一致認可的公益訴訟標準。

➤ 二是要注重結構。公益訴訟檢察工作同樣存在調結構的問題。實踐中,檢察機關不善監督、不敢監督還不同程度地存在,政府及其部門行政執法不到位導致公共利益得不到有效維護、保障的問題較為突出,公益訴訟檢察應當在這個領域更加著力。要認真分析本地案件結構,有針對性地加強指導,把擔當精神落到實處。

➤ 三要勇於創新。檢察機關要結合實際,穩妥、積極地嘗試“等”外領域公益訴訟監督,符合公益要求的都要努力去嘗試。

胡俊:刑事檢察一直是強項工作,如何做到更優?應通過完善刑事案件速裁程序、簡易程序和普通程序相互銜接的多層次訴訟體系,在確保司法公正的前提下做到“簡案快辦”“繁案精辦”,把辦案質量和效率方面的優勢發揮出來。隨著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正式入法,應不斷完善認罪認罰從寬制度適用,向偵查環節和審查逮捕環節延伸,促進審前社會調查等訴訟活動前移。發揮檢察機關量刑協商主動性,總結量刑規律,科學精準量刑,提高犯罪嫌疑人對量刑建議的認可度和法院對量刑建議的採納率。

做強民事檢察、做實行政檢察,首先要解決監督重點問題。基層檢察院的民事、行政訴訟監督集中於三類案件,即一審生效的民事行政裁判結果監督案件、民事行政審判人員違法監督案件和民事行政執行案件(包括非訴執行案件)。由於申請監督一審生效的民事行政判決案件較少,因此,重點應放在後兩類。特別是執行案件的監督是人民群眾關注的重中之重,這既涉及勝訴當事人的切身利益,也關係到法律權威的樹立。同時,還可通過辦理一定數量的執行監督案件來發現審判、執行人員是否存在違法,裁判結果是否存在不公等問題,帶動其他類型案件的辦理。其次,要解決案件來源問題。不能搞拼湊式、拔高式監督,更不能搞虛假監督。因民事、行政檢察監督比較專業,可向律師群體普及檢察機關的民事、行政檢察監督職能,使他們瞭解檢察機關這一職能,並請他們從代理的執行案件中提供線索。通過這些案件的辦理,既能解決檢察機關案源不足問題,也能促進律師所代理案件的執行,達到雙贏共贏的效果。最後,要善於藉助“外腦”,把專家學者、資深律師、退休法官,有法律背景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人民監督員等作為檢察機關的重要智庫來建設。基層檢察院應充分藉助上級院建立的行政訴訟監督案件專家委員會的智庫,邀請其參與案件討論、進行諮詢論證、提高辦案質效。

公益訴訟工作任務重、形勢緊,基層檢察院要敢於攻堅冰、涉深水,鼓足幹勁,積極探索,力爭取得突破性進展。

➤ 一是圍繞中心大局,贏得黨委支持。積極推動公益訴訟納入黨委重點工作,與各行政機關搭建共治共享平臺,堅持把專項治理、系統治理、綜合治理、依法治理、源頭治理結合起來,形成多領域、多維度、覆蓋面廣的公益訴訟保護格局。

➤ 二是堅持問題導向,保障改善民生。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為抓手,緊緊圍繞長江流域水資源保護、堤防安全、水源地保護等環境治理中的熱點、難點和焦點問題,抓好生態修復和環境保護,集中辦理一批有影響、有實效的案件。

➤ 三是強化專業能力,提升辦案水平。專業化人才隊伍是深化檢察公益訴訟工作的重要保障。要緊跟時代變化,鑽研國家政策、法律法規,不斷拓展知識的廣度和深度,以更加專業化、職業化、精細化的精神查辦案件。

如何健全推動“四大檢察”全面協調充分發展的配套機制?

主持人 莊永廉:在推進“四大檢察”全面協調充分發展上可能面臨的難題是什麼?如何健全完善相關的配套機制建設?

陳海鷹:推動“四大檢察”全面協調充分發展過程中存在一個普遍性問題和一個特殊性問題,普遍性問題是“四大檢察”中普遍存在的監督剛性問題,特殊性問題是刑事檢察領域的辦案質量問題。前者,直接關係到法律監督權能否依法正確行使,後者,直接影響司法公平正義能否深入人心。

就普遍性的監督剛性問題而言,加強監督剛性可以圍繞三種監督手段健全三項機制:

➤ 一是強化審查性監督手段,建立工作業績評價機制。建立完善的“四大檢察”工作業績評價機制,以業績成效倒逼和激勵“四大檢察”全面協調充分發展;同時,運用信息化手段,通過智慧檢務建設,搭建主要業務數據信息化分析系統,掌握監督工作現狀並調整各項檢察工作舉措和重點。

➤ 二是強化偵查性監督手段,重建司法職務犯罪偵查工作機制。首先,要儘早建立兩級院、各部門之間的辦案一體化機制,整合兩級院辦案力量,搭建案件線索彙總機制,既從基層檢察院挖掘線索,又從個案中發現線索。其次,儘早建立信息化偵查工作機制,開闢檢察機關與金融、社保、公安等部門的公民信息查詢和共享機制,加強電子數據等技術偵查手段人才培養,從起步時就增強信息化偵查能力和水平。

➤ 三是強化聯動性監督手段,建立多部門工作協作機制。在杭州市檢察院,這種聯合監督機制體現在打擊危害食品藥品犯罪、騙取社會保險犯罪、打擊虛假訴訟犯罪等專項辦案中,檢察機關與法院、公安機關及其他行政執法部門的工作聯動機制,通過審判權、偵查權、行政執法權與法律監督權的配合協作,在實現雙贏、多贏、共贏中加強監督剛性。

就特殊性的辦案質量問題而言,個人認為,在提高辦案質量上可以做好四項工作:

➤ 一是轉變觀念,堅持客觀性證據審查模式。徹底扭轉“重實體輕程序”“有罪推定”“言詞證據為王”的慣性思維和錯誤觀念,樹立和堅持以客觀性證據為核心的審查模式。

➤ 二是防控風險,完善辦案質量流程把控機制。構建縝密的質量流程把控體系,建立案件繁簡分流、風險初篩機制,在受理案件時根據難易程度和風險等級分流案件,讓經驗豐富的檢察官辦理疑難複雜案件。建立流程把控規則,根據個案可能存在的質量問題和風險程度,制定不同級別的干預機制,或預告備案、或啟動檢察官諮商機制,或召開檢察官聯席會議。

➤ 三是重鑄規範,推進刑事檢察業務標準化建設。2012年以來,杭州市檢察院建立和完善刑事案件審查“杭標規範”體系,對13類普通刑事犯罪制定審證、採證規範指引,對刑事、民事和行政檢察工作制定程序規範指引,以標準化建設提升辦案質量。

➤ 四是固本強基,堅持師帶傳承的育才方式。針對現有檢察隊伍中年輕檢察官較多、學歷高、經驗不足的現狀,發揚師徒傳幫帶的工作傳統,建立部門內一對一師徒機制,讓更多的年輕檢察官在師徒幫帶中學習辦案經驗,在新老傳承中掌握辦案技能。

盛美軍:首先,“四大檢察”不同的發展現狀決定了其機制建設的思路和側重點各不相同,必須秉持“深厲淺揭”理念,認真分析研判各項工作特點逐一完善各項機制。其次,機制建設要注重系統性。這是完善檢察業務機制建設的重點,也是難點。各項檢察業務機制的制定要協調統一,不能各自為戰,要注意各項業務間的相互銜接,形成法律監督合力。需要說明的是,完善相關配套機制建設不能侷限於日常程序性的工作機制建設,應更多關注各業務條線發展的機制建設。如法律政策研究部門可以讓每一名調研人員定期輪流深入不同的檢察業務辦案一線,在一定期限內,輔助檢察官辦理一定數量案件。在辦案中瞭解辦案程序、發現實際問題,然後再把這些問題帶回法律政策研究部門共同研究、破解。這種機制的設計有三點好處:一是有利於人才培養,提升隊伍整體素質。二是有利於理論調研為司法實踐服務。三是有利於推動大調研格局的形成。理論調研人才深入辦案一線,配合辦案的同時,也帶動其他業務部門辦案人員深入思考案件背後的理論問題。可見,一個部門的機制建設不只是這個部門自己的事情,也不能由某個部門單獨完成,需要從檢察機關整體出發,以更好地履行法律監督職責為目標,總體考慮、整體佈局、統一實施。

姜正權:當前面臨的主要難題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人才不足。二是理論研究不深不透。重刑輕民在理論研究領域同樣存在,民事、行政、公益訴訟檢察還有很多問題沒有納入研究視野。對此應當建立以下配套機制:

➤ 一是建立專業化辦案團隊並形成機制。

➤ 二是配足配齊配強民事、行政、公益訴訟檢察人員。要改變刑事檢察一家獨大的傳統局面,要從人這個生產力中最活躍的要素上下功夫,避免以往業務能力強的檢察干警大多從事刑事檢察工作的不利局面。

➤ 三是善於藉助“外腦”。由於歷史的原因,檢察機關民事行政檢察人力不足、專業化不強,要大力發展強化民事行政檢察工作,創新驅動、借道超車,聘請專業人才擔任民事行政檢察業務諮詢專家,建立“民事行政檢察官+諮詢專家”的工作機制。

➤ 四是強化民事、行政、公益訴訟檢察的實證研究,破解實踐中的難題,以促進民事、行政、公益訴訟檢察與刑事檢察齊頭並進、均衡發展。

胡俊:自信方能自強,要重視自身建設。

➤ 一是積極推行“捕訴一體”制度改革。建立完善專業化辦案組織,以案件類別劃分,對檢察官辦案進行專業化分工,如組建反邪教犯罪、職務犯罪、未成年人檢察、危險駕駛案件等專業辦案組,逐步形成輕案更加註重效率、重案更加註重效果的辦案模式。這樣有利於凸顯檢察官辦案主體地位,落實司法辦案責任制,避免重複審查,提高辦案效率,節約司法資源。

➤ 二是抓緊抓實司法責任制改革精裝修。加強調查研究,以規範統一為原則、適度差異為例外,制定相對統一適用的權力清單,做到“兩個結合”:即與深化檢察人員分類管理相結合。通過完善權力清單,進一步統一規範檢察官辦案權限,釐清檢察官、檢察官助理職責邊界,既分工負責又協同配合,既各行其道又有序銜接,著力打造革命化正規化專業化職業化檢察官、檢察官助理隊伍。與完善監督制約機制相結合。以完善權力清單為基礎,健全貫穿司法辦案權力運行全過程的監督管理,切實加強對司法辦案重點環節的監督控制,建立標準統一的責任追究、辦案考核工作體系,提升規範司法水平,提高司法辦案質效。

➤ 三是加快推進檢察智能化建設。樹牢“高起點規劃、高水平建設、高共享發展” 的理念,繼續深化辦案輔助系統建設,推進案件質量評查、線索篩查等個性化項目建設,推動新時代檢察工作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 四是實施人才興檢戰略。在建設“革命化、正規化、專業化、職業化”檢察隊伍上抓落實、勇擔當,構建以業務能力和檢察實績為基礎,以改革創新成效為重點的檢察人才選拔、使用、評價制度體系,強化成長成才學習驅動、專業驅動、創新驅動,為推動“四大檢察”全面協調充分發展奠定堅實人才基礎。

理論研究如何助力推動“四大檢察”全面協調充分發展,促使法律監督職能做實做強做優?

主持人 莊永廉:實踐探索需要理論的指導,需要豐沛的智力支持,檢察理論研究是檢察工作創新發展的內在需要,理論研究應當關注哪些問題為檢察實踐提供破解之策?

陳海鷹:

在“四大檢察”全面協調充分發展的新佈局下,檢察理論調研工作要重點關注和研究一個微觀權力和一個宏觀能力。“一個微觀權力”問題,即重點研究調查核實權的探索、運用問題。修訂後的人民檢察院組織法、最高人民檢察院《人民檢察院檢察建議工作規定》都明確了檢察機關的調查核實權,但在訴訟法領域,調查核實權的規定還有待完善,應在積累個案運用經驗基礎上,建立完善調查核實權行使的程序規範,推動這一權力走上程序法立法軌道。“一個宏觀能力”問題,即重點研究法律監督履職能力提升問題,也即研究加強監督剛性的理論基礎。在進行理論研究時,可以重點圍繞檢察制度和檢察權本源、法律監督權面臨的改革形勢和人民群眾需求、在“四大檢察”中加強監督剛性的可行性思路和舉措,以及在雙贏多贏共贏背景下加強監督剛性的機制建設等四個典型問題,著手開展理論調研,為“四大檢察”全面協調充分發展新佈局下重塑和加強監督剛性提供理論基礎。

盛美軍:推動“四大檢察”全面協調充分發展,必須立足當下,從檢察工作實際出發,總結經驗,反思不足,圍繞“四大檢察”深入開展檢察理論研究。

➤ 一要研究如何儘快完善相關立法。當前相關立法工作存在一定滯後性,無論是實體法還是程序法都需要進一步完善。

➤ 二要研究如何不斷健全工作機制。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訴訟“四大檢察”格局已經確立,各項工作機制的制定完善迫在眉睫。這既包括檢察機關內部的縱向工作機制,也包括“四大檢察”與同級相關單位的橫向外部工作機制,從實踐來看,完善橫向工作機制的需求更為迫切。

➤ 三要研究如何加強檢察隊伍專業化建設。隨著檢察人員分類管理改革的不斷深入,對檢察人才的分類培養也應進行深入思考,建立完善的符合檢察官管理規律的人才培養、管理體系,是打造一支高素質、專業化檢察隊伍的必由之路,也是“四大檢察”全面協調充分發展的根本路徑。

➤ 四要研究加強檢察理論研究的方式方法。充分發揮檢察司法實踐優勢,讓檢察調研人才下沉到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訴訟等業務一線,參與實際案件辦理,切實從具體工作著手,強化各項檢察業務理論建設,讓檢察理論反哺司法實踐,讓理論推動各項檢察業務不斷向前發展。加強與高校、法學研究機構的溝通聯繫,藉助外部力量共同破解檢察發展和司法實踐難題。

➤ 五要研究如何進一步拓展法律監督職能。社會發展日新月異,檢察機關必須順應時代潮流、緊跟時代步伐積極應對社會發展給法律監督工作帶來的新變化、新問題,不斷拓展法律監督的案源渠道、領域、方法和手段。

姜正權:各級檢察機關都應高度重視、切實加強檢察理論研究工作,為“四大檢察”提供理論支撐,促使檢察職能協同運轉。為此,要做好“四個堅持”:

➤ 一要堅持講政治。檢察理論研究是檢察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旗幟鮮明地講政治。特別是對於檢察理論領域的一些爭論,檢察機關要保持政治定力,堅定“四個自信”,增強“四個意識”。

➤ 二要堅持真重視。各級檢察院黨組和檢察長要切實把理論研究助推檢察工作發展的重大意義和重要作用真正入腦入心,帶頭開展理論研究,特別是結合辦案工作開展實證研究。

➤ 三要堅持問題導向。融入實踐、服務實踐、指導實踐,最終解決檢察實踐中的問題,是檢察理論研究工作的使命任務。

➤ 四要堅持自身挖潛與藉助“外腦”相結合。檢察理論研究既要眼睛向內,深挖自身潛力,構建“大研究”“大調研”格局,圍繞理論熱點、實踐難點、辦案重點,集中研究解決檢察工作實際問題,也要藉助“外腦”,與法學研究機構、重點法學刊物、專家學者等建立起更加緊密的聯繫,主動提供典型案例、研究成果,主動邀請參與重大課題,共同發展檢察理論、法治理論。

胡俊:無論檢察工作如何發展、檢察改革如何深化,理論研究作為檢察機關謀事之基、成事之道的基本手段沒有變。漢陽區檢察院著力於建立健全年會制、課題制,完善“法眼知行研習社”建設,堅持領導垂範帶頭與檢察干警參與有機結合,形成檢察長負總責,分管院領導具體抓,檢察干警廣泛參與的“大調研”工作格局。我們將緊緊圍繞“四大檢察”相關理論與實務問題,依託大調研格局,發揮全國檢察機關檢察調研工作基層聯繫院、最高檢檢察理論研究所聯繫點、省法學會實證研究基地、市法學會刑事司法改革專業委員會、檢校共建等檢察調研陣地和橋樑紐帶作用,爭取指導支持,共享優質資源,開展課題攻關,提升調研質量,加強成果轉化,為保障“四大檢察”全面協調充分發展提供高水平智力支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