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案數據如何體現“四大檢察”工作?最高檢相關負責人答檢察日報記者問

最高檢發佈2020年1月至9月

全國檢察機關主要辦案數據

多個反映辦案質量數據呈現積極變化

10月19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發佈2020年1至9月全國檢察機關主要辦案數據,多個反映辦案質量的檢察業務數據呈現出積極變化。

最高檢案管辦負責人介紹,受疫情影響,全國檢察機關今年前9月辦理案件數量同比下降,但辦案質量和效率沒有降低,且向好態勢明顯。如1至9月,公安機關對檢察機關的不批捕決定提出複議複核3689人,同比下降52.6%;佔不捕人數的2.4%,同比減少0.9個百分點。對不起訴決定提出複議複核2592人,同比下降9.8%;佔不起訴人數的1.5%,同比減少0.9個百分點。

批捕起訴案件數量下降幅度收窄

數據顯示,2020年1月至9月,全國檢察機關共批准和決定逮捕各類犯罪嫌疑人551002人,同比下降35.4%,降幅較上半年縮小11.7個百分點;不捕156877人,同比下降35%,不捕率22.2%,同比增加0.1個百分點。共決定起訴1106202人,同比下降15.1%,降幅較上半年縮小0.8個百分點;決定不起訴173068人,同比上升40.1%,不起訴率為13.5%,同比增加4.9個百分點。

認罪認罰從寬制度適用比例提升

數據表明,2020年1月至9月,全國檢察機關已辦理的審查起訴案件中,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審結1063287人,佔同期審查起訴案件審結人數的85%。在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案件中,檢察機關共提出量刑建議737119人,其中確定刑量刑建議493762人,佔提出總數的67%,同比增加33.1個百分點;對檢察機關提出的量刑建議,法院採納687907人,佔同期提出量刑建議數的93.3%,同比增加5.9個百分點。

刑事訴訟監督辦案數量上升

刑事訴訟監督辦案情況數據顯示,2020年1月至9月,全國檢察機關監督公安機關立案(撤案)合計35090件,同比上升55.7%;監督後公安機關已立案(撤案)28310件,佔監督數的80.7%,同比增加5個百分點。針對偵查活動違法行為,提出糾正34079件,同比上升4.9%;已糾正27835件,佔提出數的81.7%,同比增加2.9個百分點。共提出抗訴6097件,同比上升4.9%。法院同期審結3763件,其中改判和發回重審2464件,佔審結總數的65.5%。

民事虛假訴訟監督力度加強

2020年1月至9月,全國檢察機關共對民事生效裁判、調解書提出抗訴案件中涉及虛假訴訟1278件,同比上升3.8%;對民事審判活動提出檢察建議中涉及虛假訴訟830件,同比上升96.2%;對民事執行活動監督提出檢察建議中涉及虛假訴訟669件,同比上升99.1%。

行政爭議化解穩步推進

2020年1月至9月,全國檢察機關對行政執行活動違法行為提出檢察建議12997件,同比上升134.9%。法院同期採納9925件,佔提出數的76.4%,同比增加9.1個百分點。最高檢於2019年10月在全國檢察機關部署開展“加強行政檢察監督促進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專項活動。截至2020年9月底,全國檢察機關已化解行政爭議3148件。

公益訴訟保持良好勢頭

數據表明,2020年1至9月,全國檢察機關共立案辦理公益訴訟案件109626件,同比上升19.4%。共開展訴前程序90357件,同比上升21.8%;提起公益訴訟4781件,同比上升61.5%。全國檢察機關通過公益訴訟檢察,共挽回、督促修復、清理林地、耕地、溼地、草原、水域17.6萬畝;督促處理生活垃圾、固體廢物219.7萬噸;督促關停和整治各類企業2524家;索賠環境損害賠償金2.3億元;督促查處、收回銷售、流通中的假冒偽劣食品7.2萬公斤。

落實“少捕慎訴”

加強未成年人保護

2020年1至9月,全國檢察機關共批准逮捕未成年犯罪嫌疑人16990人,同比下降32.4%;不捕9804人,不捕率為36.6%。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決定起訴23070人,同比下降24.9%;不起訴10838人,不起訴率為32%。起訴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39894人,同比下降9.8%。

同期,全國檢察機關通過訪談等形式對不批捕、不起訴、被判處刑罰、未達刑事責任年齡不受刑事處罰等人員開展特殊預防927次,同比上升89.2%。開展社會調查17575次,同比上升45%。

司法救助助力脫貧攻堅

2020年1月至9月,全國檢察機關共受理國家司法救助13974件,同比上升49.6%。實際救助人數12807人,同比上升48.4%。共向3543名扶貧對象發放司法救助4614.1萬元,同比上升35.1%。

最高檢案管辦主任董桂文

就2020年1至9月全國檢察機關

主要辦案數據答檢察日報記者問

10月19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發佈了2020年1至9月全國檢察機關主要辦案數據。隨著新冠肺炎疫情進入常態化防控階段和社會經濟生活逐步恢復常態,第三季度的數據又有哪些新變化?辦案數據上是如何體現檢察機關努力做優刑事檢察、努力做強民事檢察、努力做實行政檢察、努力做好公益訴訟檢察的?“四大檢察”“十大業務”又有哪些新的突出特點?圍繞這些問題,最高人民檢察院案件管理辦公室主任董桂文回答了記者提問。

記者:今年前三季度檢察機關辦理的審查逮捕、審查起訴案件數量、質效方面有哪些變化,請給我們介紹一下。

董桂文:好的。今年全國檢察機關辦理刑事犯罪案件數量受疫情影響較大,尤其是第一季度,辦理刑事案件數量同比下降幅度明顯,受其影響,上半年和前三季度辦案數量也同比下降,但下降幅度在逐漸收窄。1至9月共受理審查逮捕案件697862人,同比下降35.8%,下降幅度較上半年縮小12.7個百分點;受理審查起訴案件1305457人,同比下降20.4%,下降幅度較上半年縮小6.3個百分點。單就第三季度來講,雖未恢復到去年同期水平,但辦案數量環比上升趨勢還是比較明顯,受理審查逮捕案件340557人,環比上升70.5%;受理審查起訴案件545461人,環比上升40.9%,這也說明隨著疫情形勢好轉和防控態勢的變化,各地工作生活秩序逐漸恢復正常,辦案數量也隨之上升。今年這種刑事犯罪辦案數量與疫情防控緊密關聯的特點在個別地區體現的尤為明顯,比如疫情出現反彈的新疆地區,第三季度受理審查逮捕案件4672人,受理審查起訴案件11205人,環比分別下降33.9%、4.6%。

受疫情影響,辦案數量同比下降,案件質量非但沒有降低,反而向更好的方向發展。按照張軍檢察長提出的“努力做優刑事檢察”要求,今年1月份,最高檢就出臺了《檢察機關案件質量主要評價指標》,其目的就是為了引導各級檢察機關、每位檢察官主動提升辦案能力,提高案件質量;同時,今年以來最高檢通過指導意見、典型案例、視頻會議等多種方式,加強對下辦案指導,確保疫情期間辦案質量不降低,多個反映辦案質量的數據都出現積極變化。比如,1至9月公安機關對檢察機關的不批捕決定提出複議複核3689人,同比下降52.6%,佔不捕人數的2.4%,同比減少0.9個百分點;對不起訴決定提出複議複核2592人,同比下降9.8%,佔不起訴人數的1.5%,同比減少0.9個百分點。又比如,法院作出的生效判決中,無罪和不負刑事責任的判決佔0.03%,同比減少0.02個百分點;免於刑事處罰的佔0.8%,同比減少0.7個百分點。

記者:檢察機關在服務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方面有何舉措,數據上有什麼體現?

董桂文:當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國內零星散發病例和局部暴發疫情的風險依然存在,黨中央審時度勢,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紮實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最高檢堅決予以貫徹落實。7月22日印發了《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充分發揮檢察職能服務保障“六穩”“六保”的意見》,要求各級檢察機關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充分發揮檢察職能,促進恢復正常經濟社會秩序,主動服務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在辦理有關刑事犯罪案件方面,最明顯的體現就是,區分不同情況,依法從嚴、從快或者從寬辦理有關刑事案件。

➤ 一是從嚴懲治各類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犯罪案件,1至9月起訴97612人,同比上升2.2%;第三季度起訴34008人,環比下降8%。

➤ 二是從嚴懲治利用電信網絡手段實施的犯罪,1至9月起訴89818人,同比上升57.7%;第三季度起訴36589人,環比上升9.6%。

➤ 三是從快辦理妨害疫情防控犯罪案件,1至9月起訴8970人,審結率為80.5%,較上半年增加13.7個百分點。

➤ 四是從寬處理非公經濟人員在開展經營活動中涉嫌犯罪案件,1至9月對非公經濟人員犯罪的不捕率為28.8%、不起訴率為21.9%,分別高於總體刑事犯罪6.6個百分點、8.4個百分點。

記者:今年是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的收官之年,檢察機關這方面的辦案數據有何變化?

董桂文:今年4月8日,全國掃黑辦召開第九次主任會議,部署開展“六清”行動。4月22日,最高檢組織召開了全國檢察機關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案件辦理推進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強調檢察機關要緊緊圍繞“六清”工作部署,對涉黑涉惡案件堅持依法快訴,避免案件積壓在審查起訴環節,辦案節奏明顯加快。至9月底,還未審結的黑惡犯罪審查起訴案件數量為671件5879人,較6月底分別下降了56.2%、57.8%。同時,全國檢察機關始終堅持“是黑惡犯罪一個不放過、不是黑惡犯罪一個不湊數”辦案原則,嚴把案件質量關。一方面不放縱黑惡犯罪,1至9月,對受理時未涉黑惡的案件,審結時依法認定1237件,同時監督公安機關立案394件,糾正漏捕1129人,糾正遺漏起訴同案犯2479人;另一方面不辦湊數案,對受理時涉黑惡的案件,審結時依法不予認定2613件,監督撤案55件。

記者:檢察機關在刑事訴訟中的引導作用進一步增強,數據上反映出來的情況如何,給我們介紹一下?

董桂文:好的。在“案-件比”評價指標、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捕訴一體”辦案模式的共同作用下,檢察機關對刑事訴訟的引導力正在逐步加強,有關辦案數據已逐步顯現。1至9月,在審查逮捕、審查起訴環節,檢察機關共提前介入引導偵查55791件,同比上升76.5%;佔同期受理審查起訴案件的6.1%,同比增加3.3個百分點。對已批准逮捕的犯罪嫌疑人提出繼續偵查取證意見332170次,佔同期逮捕數的60.3%,同比增加34.8個百分點。引導偵查工作的加強,也帶來了案件質量和辦案效率的提升,1至9月,共延長審查起訴期限239083件次,佔需辦理案件的22.2%,同比減少13.5個百分點;退回補充偵查230178件次,佔需辦理案件的21.4%,同比減少7個百分點。截至9月底,刑事檢察部門共審結一審公訴案件1380728人,審結率84.2%,同比增加5.3個百分點。

記者:刑事執行檢察有哪些工作亮點,在辦案數據上有哪些變化?

董桂文:刑事執行檢察方面的工作內容比較多,既負責對司法人員有關職務犯罪的偵查,又負責對各類刑罰執行的監督。在辦理司法人員有關職務犯罪方面,公佈稿中已提到了突出特點,那就是辦案數量同比上升較大,1至9月,全國檢察機關共立案偵查有關職務犯罪案件1024人,同比上升63.3%。其中縣處級以上幹部要案81人,同比上升76.1%。檢察機關對這些案件的偵查效率也比較高,同期已偵查終結移送審查起訴601人,佔立案數的58.7%,同比增加3.7個百分點。

在刑罰執行監督方面,針對上半年疫情的特殊情況,檢察機關及時調整了監督方式方法,充分利用電話、網絡音視頻等信息化手段開展監督工作,隨著疫情防控常態化後,監管方式也逐步恢復正常,由非現場的監督方式逐步過渡到進入監區常態化監督,多項監督數據已“止降為升”。比如,1至9月,全國檢察機關對“減假暫”執行不當書面提出糾正意見35657人,同比上升28.7%;對監外執行不當提出書面糾正意見26455人,同比上升8.8%;對財產刑執行履職不當提出書面糾正意見17308件,同比上升17.4%。

記者:張軍檢察長提出“努力做強民事檢察”,在辦案數據上有什麼體現?

董桂文:努力做優刑事檢察、努力做強民事檢察、努力做實行政檢察、努力做好公益訴訟檢察是張軍檢察長在今年向全國人大報告工作時特別強調的。在努力做強民事檢察方面,全國檢察機關民事檢察部門進一步更新監督理念,以精準監督為指引,充分運用案件公開審查機制,提高監督質效,提升監督公信力,全面強化民事檢察監督職能。

➤ 一是受理民事監督案件持續高位運行,1至9月,全國檢察機關共受理各類民事監督案件129543件,同比上升26.4%,其中對民事審判活動、執行活動的監督、支持起訴的監督上升幅度都在50%以上。

➤ 二是注重精準監督,對於檢察機關的抗訴案件,法院改判、發回重審、和解撤訴、調解共1560件,佔法院審結數的77%,同比增加3.5個百分點;對檢察機關提出的再審檢察建議,法院裁定再審3533件,同比上升53.1%,佔同期提出數的50.1%,同比增加4.2個百分點。

➤ 三是積極適用聽證程序,1至9月,全國檢察機關共對3453件民事監督案件開展聽證,同比上升122.5%。

當然,在做強民事檢察上,還有大力整治虛假訴訟、破解執行難等其他方面的體現,這裡我就不再一一列舉了。

記者:在行政檢察方面,如何體現“實”字的,能不能給我們說一說?

董桂文:好的。今年年初,最高檢行政檢察部門就提出,要以案結事了政和為目標,以促進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專項活動為抓手,充分發揮行政檢察“一手託兩家”作用,依法全面履行行政檢察職能,以行政檢察實際成效助力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今年以來,無論是辦案數量還是辦案質量都體現在一個“實”字上。一方面辦案數量實實在在大幅上升,1至9月,共受理各類行政訴訟監督案件36900件,同比上升38.3%。另一方面案件質量紮紮實實穩步提高,1至9月,對行政裁判結果提出抗訴113件,法院改判、發回重審、和解撤訴、調解44件,佔法院審結數的48.4%,同比增加5.2個百分點;對審判人員違法行為提出檢察建議2946件,同期被採納2320件,採納率78.8%,同比增加2.8個百分點;對行政執行活動違法提出檢察建議12997件,同期被採納9925件,佔提出數的76.4%,同比增加9.1個百分點。

記者:上半年發佈的數據中,公益訴訟檢察有關辦案數據同比下降,第三季度變化如何?

董桂文:是的,在上半年尤其是第一季度疫情防控特殊時期,公益訴訟檢察辦案數據一度大幅下降,實際上這也是全國檢察機關公益訴訟檢察部門按照張軍檢察長提出的“努力做好公益訴訟檢察”要求,牢牢把握公益訴訟督促、協同的職能定位,特殊時期將支持行政機關積極作為、開展疫情防控放在優先位置的體現。隨著全國疫情形勢的好轉,二季度辦案數據就開始回升,7月份,最高檢適時推出為期三年的“公益訴訟守護美好生活”專項監督活動,各類辦案數據逐步回升。1至9月,全國檢察機關共受理公益訴訟線索123379件,同比上升18%,一、二、三季度分別受理19459件、51330件、52590件,二、三季度環比分別上升163.8%、2.5%。共立案109626件,同比上升19.4%;一、二、三季度分別為16531件、44492件、48603件;二、三季度環比分別上升169.1%、9.2%。開展訴前程序90357件,同比上升21.8%;一、二、三季度分別為12490件、34651件、43216件;二、三季度環比分別上升177.4%、24.7%。提起訴訟4781件,同比上升61.5%;一、二、三季度分別為623件、1642件、2516件;二、三季度環比分別上升163.6%、53.2%。這也充分說明在全國疫情形勢好轉和各行業復工復產後,檢察機關全面發揮公益訴訟職能,服務經濟社會發展。

記者: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有沒有什麼突出變化,請給我們介紹一下。

董桂文:好的。這些年,最高檢高度重視未成年人犯罪的情況,與教育部在全國範圍內共同部署開展了“法治進校園”巡講活動,對青少年進行普法教育,努力避免未成年人走向違法犯罪。同時檢察機關對未成年人犯罪一直堅持“少捕慎訴”原則,除涉嫌嚴重暴力性犯罪外,能寬緩的儘量寬緩。1至9月,全國檢察機關對未成年人犯罪的不捕率為36.6%,同比增加2.9個百分點,較整體刑事犯罪高14.4個百分點;不起訴率32%,同比增加8.2個百分點,較整體刑事犯罪高18.5個百分點。從辦理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上看,低齡化現象突出,並且這兩年呈現逐漸擴大的趨勢,應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在起訴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不滿16週歲犯罪的佔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比例持續上升,2018年和2019年分別為8.9%、9.6%,今年1至9月為11.7%。在今年前三季度,該比例也呈現逐季上升的趨勢,一至三季度分別為11.2%、11.2%、12.6%。從涉及的罪名看,不滿16週歲仍應承擔刑事責任的嚴重犯罪主要集中在搶劫罪、強姦罪,兩罪佔不滿16週歲犯罪案件的七成多。

記者:請介紹一下檢察機關司法救助方面的辦案數據?

董桂文:司法救助是檢察機關應盡的職責,體現的是檢察機關的擔當作為。張軍檢察長要求,要將司法救助工作納入全院“一盤棋”進行統籌部署推進,批捕階段、公訴階段、申訴階段都可以辦理司法救助。今年以來,各地檢察機關按照“應救助、盡救助”的原則,積極落實最高檢部署要求,相關數據明顯上升。1至9月,全國檢察機關受理司法救助13974件,同比上升49.6%。提起國家司法救助13986件,同比上升50.1%,實際救助人數12807人,同比上升48.4%,發放救助金16579.7萬元,同比上升49.5%。其中檢察機關主動提起救助5101件,同比上升69%,佔提起救助案件的36.5%,同比增加4.1個百分點。同期,對扶貧對象發放司法救助4614.1萬元,同比上升35.1%。這充分體現出各地檢察機關切實履行國家司法救助職能,精準做好對因案致貧、因案返貧困難群眾的救助幫扶工作,積極為全國決勝脫貧攻堅戰貢獻檢察力量。

記者:檢察機關在服務三大攻堅戰方面,還有哪些辦案數據與我們分享?

董桂文:堅決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汙染防治攻堅戰,是黨的十九大明確部署的重大戰略任務,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之舉。檢察機關作為國家法律監督機關,在服務保障打好三大攻堅戰中肩負著重要責任。最高檢一直以來高度重視這方面的工作,將其作為檢察機關主動適應大局、對接大局、服務大局的切入點和著力點,全力履行法律監督職責為金融安全護航、為脫貧攻堅助力、為美麗中國添彩。

➤ 刑事檢察方面,1至9月,全國檢察機關對危害金融安全類犯罪起訴30600人,同比上升13.7%;對涉及扶貧資金和其他影響扶貧工作犯罪起訴5060人,同比上升21.9%;對破壞環境資源保護類犯罪起訴37139人,同比上升3.9%。

➤ 民事檢察方面,共提出涉三大攻堅戰檢察建議483件,同比上升125.7%,同期被採納452件,佔提出數的93.6%。

➤ 行政檢察方面,共提出涉三大攻堅戰檢察建議689件,同比上升538%,同期被採納561件,佔提出數的81.4%。

➤公益訴訟檢察方面,共立案辦理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領域公益訴訟案件61230件,同比上升20.8%,佔立案總數的55.9%,同比增加0.6個百分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