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关二爷?为何称呼关羽为关二爷?

雕刻的时光


为什么叫关云长叫关二爷。因为在桃园三结义三兄弟中他排行第二。

至于为什么关二爷那么逗人爱,自有逗人爱的原因,网络上一搜一大把,动动手指头就能找到,我也不人云亦云了,那样多没意思。屋里开飞机就表表个人贱见。不对的地方,自然也不需要大家包涵,各讲各的理而已。不用太当真。

1。关二爷被封为武圣,武力值还是不错的,但大概率打架打不过蛮汉吕布,和许多武将也只是有的一拼。所以,关二爷被历代帝王和民间逐渐封神大概率和他的武力值关系不是很大。

2。关二爷的忠义,这个才是最重要的因素。所谓义薄云天关二爷主要体现在对兄嫂的态度上,不管是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对刘备同志和刘备同志的二位夫人都是恭敬有加。具体事实复制粘贴放到最后作为补充。

总而言之,关二爷的事迹皇帝很喜欢,这就是为那些剽悍的将领树立一个标准啊,只差恨不得向各位将军大爷演讲了。各位大爷啊,你们打架很厉害,朕知道,你们立了很大功劳,朕知道,但你们能不能学习关武圣的精神,安分点呢?朕标准给你们树起来了,不自觉可不要怪朕翻脸。呵呵

老百姓呢?经过各种洗礼,又经过三国演义疯狂追捧,那更爱。忠义,那是中华民族的最优秀传统,中国老百姓是善良的,谁不希望有这么个大神在身边,在冥冥中护持呢?平安喜乐,有武圣保护,没有妖魔鬼怪的年代多美好。

我的理解就是这样了。

下面就是附录的网络复制粘贴的关云长勇武忠义事迹。

刘备在徐州被曹操打败以后,跟关羽和张飞失散了,独自投奔河北袁绍。曹操使用计策夺取了徐州的下邳,把关羽围困在一座土山上,派遣跟关羽有一面之交的张辽来劝降。

关羽提出三个先决条件:一是只投降汉献帝,不投降曹操;二是刘备的两位夫人要受到赡养和尊重;三是一旦知道兄长刘备的下落,就立刻去投奔。三个条件缺一不可。曹操爱才心切,就答应了关羽的全部要求,汉献帝还任命他当偏将军。

后来曹操跟袁绍交战,在曹操受到严重挫折的时候,关羽请战,但曹操并不想用关羽,因为害怕关羽得了军功后就会离开,但事出无奈,还是让关羽出战,关羽斩杀了袁绍的大将颜良,为曹操解围,立了大功,曹操上表奏请朝廷、封关羽为汉寿亭侯,还专门铸成一枚大印送给关羽。

在随后的战斗中,关羽又追杀了袁绍的另一员大将文丑,正是这次战斗,刘备知道了关羽在曹操手下;不久,关羽也得知兄长刘备在袁绍那里,并且收到袁绍部下送来的刘备亲笔信,当时就写了回信,由来人带回。

关羽把刘备兄长的消息告知嫂夫人以后,就到丞相府向曹操告辞。曹操知道他的来意,在大门上悬挂了回避的牌子,关羽一连去了好几次,都见不到曹操。张辽也推托有病不接见。

关羽知道他们的用意,就写了一封信,派人送到相府。然后把历次所收受的金银都封存起来,把汉寿亭侯的大印悬挂在大堂上,带着以前的部将,护送着两位嫂夫人,向着官道进发,去投奔刘备了。

在小说《三国演义》里将关羽塑造成为一个忠义仁勇的武将形象,出场时与刘备张飞桃园结义,打造兵器后参加镇压黄巾起义的战争中,而后虽然与刘备东奔西走,颠沛流离,但仍能斩将杀敌,大显神威。

在十八镇诸侯讨董卓时,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刘备徐州兵败,约三事降汉不降曹,为曹操解白马之围,斩颜良、诛文丑。得知刘备下落后,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斩蔡阳兄弟释疑,在古城三兄弟聚义。

赤壁之战时在华容道又不忍杀害曹操将其放走。刘备称王后,关羽官拜五虎上将之首,领兵攻取襄阳,水淹七军,斩庞德、擒于禁。

樊城之战时被毒箭暗算,刮骨疗毒,后吕蒙白衣渡江袭取荆州,徐晃趁机夺了偃城,关羽腹背受敌,败走麦城,后被杀,蜀吴魏三个国家都为其举办丧礼。死后曾经数次显圣,追吕蒙之魂,骂孙权,惊曹操。

此外,《三国演义》中以旁白视角叙事时,通常称关羽为“云长”或“关公”,极少直呼其名,而整部《三国演义》中除了对皇帝称帝号外,亦只有关羽、刘备、诸葛亮有此待遇。


长页论史


在中华文化的传承过程当中,关羽的影响力是空前的、甚至是独一无二的。

封建王朝随着一家一姓的倒台、崩溃而烟消云散,可是,关羽反而成为一种特定的符号,屹立不倒,进而发扬光大。

那么,“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关二爷?为何称呼关羽为二爷”

做为活跃在汉朝末年以及三国时期的一员著名军事将领,之所以被诸多朝代的君主所欣赏,被官宦、士子乃至四民百姓所钦仰,最主要的一点,应该就是因为关羽的身上已经被附着完美的忠义与勇毅的气势与形象。

唐、宋、元、明、清的历史沿革当中,洪波涌起,而儒、释、道以其悲天悯人的姿态俯瞰众生,卓然不群。可是,即使这超格局的三家,对于关羽其人,也是推崇有加。

儒家文化当中,明确的尊关羽为五文昌之一,谥为“文衡圣帝”。

释家佛教当中,以清晰的关羽形象为“护法伽蓝菩萨”。

道家文化当中,更是离不开关羽的形象,谥为“协天大帝”、“翊汉天尊”。

及至到了《三国演义》等传统文化作品普遍流传的时候,关羽的勇武、忠义事迹和形象更是深入人心、脍炙人口。

出生在汉末三国时期的关羽,一生历经百转千回,壮志不移,数千年历史的烟尘散却之后,回首再看,“忠、义、勇、信、毅”依然是集于关羽一身,他不仅仅是人们的道德楷模,在广大的中华文明所能触及范围之内,关羽已经成为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士农工商所广泛顶礼膜拜的神圣偶像了。

至于说到为什么大家喜欢和习惯称呼关羽为关二爷,这也是有其主要的两个原因;

其一,在相关史料和演义小说当中,刘、关、张桃园三结义一说是妇孺皆知,而关羽在这三人当中,排行列刘备之后,张飞之前,这应该是关二爷称呼的第一个由来。

其二,有清一朝,对于关羽的推崇热度依然很高,也就是说,满族人主政之下的清朝,也是对关羽钦仰有加。

满族人在称呼上与汉族是有所不同,比如汉族一般是忌讳直呼其姓,可满族人名字中很多是多音字,满汉交流当中,有些不便。

到了满清入关之后,多数上层满族人开始流行两个字的名字,而在称呼上,取这两个字的前一个字,加上排行,缀上一个尊称的爷字。

皇帝可称之为顺治爷,民间人物也可以互相称爷。

这样的称谓,在当时风靡一时,流传到清末民初。

实际上,这个爷字属于满语的派生字“玛法”,释义为威势的男人,有着鲜明的褒义。

所以,关羽以其完美的忠、义、勇、信、毅形象,当仁不让的获得了朝野上下所尊称的关二爷美誉,并且延续至今。


子由拍案惊奇


因为他是由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转变成了神话人物。

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成功塑造了关羽这个性格鲜明、豪气干云的英雄人物,并使关羽的形象深入人心;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三国演义》中关羽的忠义形象深受人民群众喜爱、崇敬,并受到封建统治阶级尊 崇、神化,甚至各民族的统治者都把他作为忠义的化身,尊为天上的神灵,是为关二爷。

下面来具体的说一下,关二爷的忠义:

01 关羽忠义形象的形成

关羽忠义形象的雏形在民间艺术中早已出现,在宋元时期的许多作品中被不断完善。

宋代张耒《明道杂志》载:“京师有富家子,少孤专财, 群无赖百方诱导之。 而此子甚好看弄影戏, 每弄至斩关羽,颇为之泣下,嘱弄者且缓之。 ”可见,民间艺术皮影戏中的“关公为忠义殉难”感人之深。 《三国演义纵横谈· 元代的三国戏》提及关羽忠义的戏有《关云长古城聚义》、《关云长千里独行》、《刘关张桃园结义》。

在《三国演义》刘、关、张桃园结义的誓词中特别点出“虽然异姓,结为兄弟,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 说明他们结义不仅具有共同的思想基础,而且有明确的政治目的,且符合时代要求,这里关羽的忠义形象被塑造得更加为人民群众众爱。

02 关羽忠义的内涵

忠义思想是中国思想文化传统中非常重要的一组观念,是数千年封建社会中人们立身行事的根本,是思想道德行为的准则。

忠、义这两个概念有一般内涵和特定内涵两个方面。 从一般的涵义说,忠是指对别人尽心竭力,如“为人谋而不忠乎”;义指的是合理的,如“信近於义”。 从特定的内涵说, 忠就是对君王尽心竭力, 对君王绝对服从;义,是指对别人,尤其是对朋友讲究信用,永不变心。

《三国演义》中的关羽,是一个以义重如山而闻名的绝伦超群的人物,义是他最突出的美德,被清代毛宗岗称为“义绝”。 对于关羽的义,我们应当怎样去认识呢? 美国汉学家罗伯特·鲁尔曼认为,关羽的义“事实上有多方面 的涵义,彼此很容易纠缠不清,成为解不开的死结”,“尽管官方传记编写人如何解释,这位英雄人物仍表现出人生的复杂。”关羽这一人物形象的形成,曾经历了几个世纪的漫长过程,因而获得了历久不衰的生命力。在他身上,融聚着我们民族特有的传统道德观念和精神,反映了古代人民独特的审美意识。

关羽的忠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突出桃园之义;二是强调个人道德品质修养。

关羽信守桃园之义,书中主要是通过他和刘备、曹操三者之间的矛盾关系来体现的,这就是“关羽降曹”至“古城聚义”这几回的内容。关羽降曹历史上确有其事,《三国志·关羽传》记载:“建安五年,曹公东征,先主奔袁绍,曹公禽羽以归”,说明关羽曾被曹操活捉过。 在《三国演义》中,演变成关羽为义而降: 张辽先去说降关羽立即以义拒之:“吾今虽处绝地,视死如归”,“吾仗忠义而死”,态度异常鲜明。张辽抓住关羽“义气深厚”的特点,针锋相对地摆出战死而造成的三大不义:一是“当初刘使君与兄结义之时,誓同生死”,而今欲死,必背当年之誓;二是“今战死,二夫人无所依托”,“兄负却使君倚托之重”;三是“不思期共使君匡扶汉室,拯救生灵”。

如此看来,拼命而死是有负于刘备的,为大不义,不死才能与刘备共同实现桃园之誓,才是大义,而要不死,只能投降。 但是关羽是一个英雄怎能轻易投降呢? 于是关羽理直气壮提出三个条件:“降汉不降曹”;养赡二位嫂嫂;“但知刘皇叔去向,不管千里万里,便当辞去”,总之,是有条件的投降。

关羽降曹是否失节呢? 关羽所处的三国是一个群雄并起的乱世,正如书中人王粲所说,是“天下大乱,豪杰并起”,“家家欲为帝王,人人欲为公侯”。 各派政治势力为了称霸中原而殊死争斗,耍尽阴谋诡计,互相欺骗和利用, 今日为友,明日为敌的现象屡见不鲜。即使刘备这样的仁义之君,不也是先后投奔过刘恢、公孙赞、陶谦、曹操、袁绍吗? 这正是时势使之然。

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中,关羽投降曹操也就不足为怪了,更何况关羽降曹只是权宜之计, 最终还是为了回到刘备的身边,对这一点他并不隐瞒,而是严正声明,光明磊落。 关羽这样做,不但取得了刘备、张飞的谅解,也被曹操所接受,这正是关羽高于其它忠义之 士的地方,也是他赢得重义美誉的原因。关羽有条件的降曹, 是长期以来人民群众根据自己的愿望加在关羽身上的,这对强化关羽重义性格是关键的一笔。

如果到此为止,关羽的义还是表现得不够充分。

于是便又敷衍出不见史籍而流行于民间的关羽“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故事。曹操为了留住关羽,千方百计地对他施以厚恩,“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赠送金银美女,封侯赐爵,还特意赠送异锦战袍和赤兔马。但关羽却把旧袍罩在所赠新袍上,不忘“兄之旧赐”,获赤兔马,也是因“若知兄长下落,虽有千里可一日见面”而喜悦。 这两个情节,生动地反映了曹操和关羽之间若即若离的复杂微妙的关系。 处在曹操厚恩之下的关羽,如果只是一味地无动于衷,那 就不是“义气深厚”了。 所以书中又写关羽虽然“心在汉”,却也并非没有思想斗争, 他曾对张辽说:“吾足知曹公待我甚厚。 奈吾受刘将军恩厚,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可见他内心还是很不安的, 因此他要 “立效以报曹公, 然后方去”,否则就不是重义之士。 关羽为曹操杀了袁绍大将颜良、文丑,但仍感到“尚有余恩未报”。

当他最后离开曹操时,留下一封饱含深情的辞信,流露着无限的感慨:“三思丞相之恩,深如沧海,返念故主之义,重若丘山。 去之不易,住之实难。 事有先后,当还故主。”这才是重义的关羽离开曹营时的真实的思想反映, 足以说明他在曹营确实经受了一场忠义的考验,也惟其如此,才更显现出他对刘 备“义不负心,忠不顾死”的披肝沥胆之志。

03 关羽是历史上忠义的理想化的完美典型

关羽的“义”决不是一般义气,而是披肝沥胆,义无反顾,比泰山还重,比生命还珍贵,它经受了各种严峻的考验。 关羽的“义”,贯穿了刘、关、张从结义到尽义的整个过程。 尤其是关羽追随刘备,“效死勿去”,并非真正受恩图报, 因为那时的刘备还处在角逐沙场、 漂泊无定、甚至常无立身之地的艰难逆境。他们患难相扶,祸福同当,这就体现了人民所理想的义气,符合人民群众的道德观念。

关羽的义的内涵是如此丰富, 致使这一人物在历史上同时受到了统治阶级和广大群众的赞扬。一方面,他被封建统治者一再推崇,进爵封庙。 同时,中下层知识分子也向往关羽和刘备“君臣加兄弟”的关系。另一方面,人民群众崇尚他的重义品质,往往以此来鼓舞自已在患难之中同心休戚,组织队伍与统治阶级抗争。 关羽这一人物,无论过去和现在,都是我国古代文学中独具特色的一个光辉的艺术典型。

总结

关羽的忠义观却是“忠中有义,义中有忠”,而且又常常是义在忠之上。

关羽为了刘备,不但做到“降汉不降曹”,“身在曹营心在汉”,而且还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历经艰险投奔了刘备。 最后他兵败麦城, 在性命攸关之际义正辞严地回拒了诸葛瑾的劝降,“玉可碎而不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改其节”,“身可损,名可垂于竹帛也”,终于为刘备尽义而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