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國如今沒有打造一個像麻省理工這樣的大學?

用戶漢語言文學


說起麻省理工學院,大家應該都知道,這所大學的實力一直位居全世界前五,而其的理工類的學科是非常強的,是全世界最強的理工學院。中國最頂尖的工科大學是清華和中科大,除此之外,天津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同濟大學等工科大學實力也是非常強。而現在要介紹的並不是以上的幾所大學,而是工信部直屬的一所老牌重點工科大學,因為理工類專業強大,而且就業率極高,因此被人稱為中國的麻省理工學院,也被稱之為“國防七子”之一的哈爾濱工業大學。

哈爾濱工業大學簡稱哈工大,是工業和信息部直屬的一所理工類的重點高校,該校是“211工程”和“985工程”的高校,同時也入選了雙一流A類高校。該校也是有名的C9聯盟中的一員。在工信部直屬的七所大學中,哈爾濱工業大學實力最強,擁有7個世界一流建設學科和10個一級國家重點建設學科,同時,教育部評估A類學科有17個。就錄取分上看,哈工大在各地區的錄取分至少超過一本線100分以上。

在第四輪的教育部學科評估中,哈工大的成績突出讓吐槽的網友刮目相看,該校的機械、控制和環境等3個學科被評為A+類學科;5個學科入選A類學科;9個學科入選A-類學科;有11個學科入選為B類學科,7個學科入選為C類學科。

學校始建於1920年,當時校名為“哈爾濱中俄工業學校”,後經過漫長的發展。於2000年,同根同源的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建築大學合併組建哈爾濱工業大學。

哈工大直屬於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科研經費著實“充足”。雖然地處中國東北哈爾濱,但不甘於偏安一隅。哈工大勵精圖治,逐步向沿海城市擴展,現在威海建立哈工大威海分校,又在深圳建立哈工大深圳分校,現在哈工大擁有校本部、威海校區和深圳校區,形成了“一校三區”的辦學格局。哈爾濱工業大學的優勢在於它的工學非常厲害,全國只有清華大學比它更強,除此之外沒有哪所大學可以說一定超過哈爾濱工業大學。

哈工大的船舶與海洋工程在教育部學科評估中拿到了A+,其他諸如飛行器、焊接等專業也是全國一流。其中國家重點學科一級學科中就包括了:力學、機械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等。哈爾濱工業大學作為一所工科大學,地處東北,已經有很久的歷史了,在機械工程方面也是比較有實力的院校。

哈工大的材料科學、工程學、物理學、化學、計算機科學、環境與生態學、數學、生物學與生物化學、農業科學和臨床醫學等10個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的研究機構行列,其中材料科學、工程學已進入全球前1‰的研究機構行列。

哈工大2018年在將深圳研究生院升級位深圳校區開始開展本科教育,哈工大(深圳)以全日制本科生與研究生教育為主、非全日制教育為輔,是最早進駐深圳招收本科生的中國九校聯盟(C9)成員、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其中哈工大全職在深圳工作的院士就有11人,佔哈工大系三個校區全職院士總數的61%。除此之外,哈工大還為中國航天領域輸送了超過8000餘名畢業生。

我們熟知的很多國家航天局的領導和工程師都是從哈工大畢業的,例如載人航天工程總指揮李繼耐、副總指揮胡世祥,繞月探測工程總設計師孫家棟、總指揮欒恩傑,原總裝備部副部長李元正,國家航天局局長許達哲,“神舟”六號飛船系統總指揮尚志、神舟六號飛船總設計師張柏楠都是他們中的代表。

很多人,都以為哈工大的機械專業、土木工程和電氣工程應該是很強的專業。但實際上,哈工大的航天專業獨霸中國,尤其是衛星這一領域。哈工大校友遍及航天事業高層指揮、新技術開發以及發射探測等各個領域:載人航天的5人領導小組中,前3位出自哈工大;繞月探測工程中,總指揮、總設計師、兩位副總指揮出自哈工大;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兩位副總出自哈工大。

除此之外,焊接技術與工程、計算機專業、材料專業、熱能與動力工程、光信息科學與技術、測控技術與儀器。都很不錯!


悲觀視角


林中樹葉無數多,

每片樹葉不相同。

俺有黨校最特別,

誰敢比哥更英厷。


饒強711


先說結論,因為錢。

這個問題讓老張想起這樣一個新聞:

《前南開大學校長龔克提出優秀校友以及捐款大戶子女可以破格錄取大學》

其實目前一直存在所謂的高考暗門,只不過不能搬到檯面上來說,這種方式也並非是中國獨創,在西方屢見不鮮。

對於這種方式有兩個好處。

第一個,把地下的東西搬到地上了,受益的反而是學校。

第二個,使資源優秀的人更加優秀了,增加高端人才的成功概率。

但是,在中國的大環境下,弊端也不小。

第一個,階級固化問題,本來就存在階級固化,這樣一來更加固化了。

第二個,公器私用問題,這一部分收入算什麼?畢竟都是公立大學,國家財政還是學校營收?

所以,在中國私立大學翻身之前,基本上不太可能搬到檯面上。

那麼老張為什麼要說這個問題呢,是因為名校和普通學校最大的區別,不在於排名,不在於科研成果,不在於教育質量,在於錢。

當一個學校越有錢的時候,那麼教育投入就會越大。教育投入越大那麼師資力量就會越好,師資力量越好那麼最終的結果就是學校更牛逼。如此循環。

我知道,沒有數據不能說明問題,下面開始列數據。

數據很簡單,比較每個學校的學生數量以及經費總額即可,我們用最絕對的方式來對比,就可以簡單的知道某一個學校每年平均投入到每個一個學生身上的教育資源費用了。

首先是中國:

雖然中國的高等教育依然有非常多不足的地方,但不可否認隨著國家和地方最近幾年的大力投入,越來越多的高校開始在國際上嶄露頭角。曾經能夠確保一流大學教職的SCI/SSCI論文,現在幾乎成了國內高校博士生甚至是碩士生的畢業標配。當然,學術數據上的進步自然有目共睹,但如果有朝一日能在學生服務和硬件條件上有更多作為,相信那時候我們就真的離建設世界一流大學不遠了。

由第一張表可以看到,國內的大學得益於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至少在經費上已經有了保障。期待中國大學接下來20年的發展。

光說中國沒有說服力,我們繼續來看英國:

第二張表可以看出,除了性質特殊的LSE倫敦政治經濟學院,G5大學在經費總額上相比其他學校有著明顯的優勢。而在G5之外,愛丁堡大學、倫敦國王學院、曼徹斯特大學這三所暫時超出一個身位,領先於其他的羅素集團大學。

雖然經費不能完全反映一個學校的總體水平和就讀體驗,但不可否認一定會對學校的長遠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影響。

至於和中國大學比較的時候,請注意一個問題就是學生人數問題。雖然經費總體量上已經趕超,但是人均的差距還是不小。

最後就是題主說的大戶美國了。

美國的高等教育堪稱當今世界的楷模,在各方面都可謂遙遙領先。而且其獨樹一幟的公立、私立大學體系也形成了相輔相成和良性循環的局面。

美國留學圈裡流傳過這樣一句話:美國Top100左右的大學都是好學校,排名的前後只能反映數據上的差異,並不影響其整體教育質量和評估體系。從經費上來看,除了最頂尖的幾所大學經費之充足堪稱有毒,剩下的大學並沒有完全拉開差距,且經費的多少也沒能完全反映一個大學所謂的“綜合水平”。

但是,不得不吐槽一句:美國的私立大學和教會大學,是真的有錢啊!

請各位看官自行計算斯坦福的每年單人教育投入!!!

知道你們不願意計算,我來幫你們算,近70萬美金/人/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