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的前世今生,從中國最大淡水湖變成老二

洞庭湖是中國重要的淡水湖泊,屬於溼地資源(溼地指天然或人工形成的沼澤地等帶有靜止或流動水體的成片淺水區,還包括在低潮時水深不超過6米的水域)。洞庭湖具有重要的作用,包括供水、航運、水產養殖、旅遊、調節氣候、調蓄洪水、保護生物多樣性等作用。

洞庭湖的前世今生,從中國最大淡水湖變成老二洞庭湖衛星地圖

洞庭湖處於長江中游荊江南岸,跨岳陽、汩羅、湘陰、望城、益陽、沅江、漢壽、常德、津市、安鄉和南縣等縣市。洞庭湖的前世今生,從中國最大淡水湖變成老二洞庭湖風光

洞庭湖之名,始於春秋、戰國時期,因湖中洞庭山(即今君山)而得名。洞庭湖的前世今生,從中國最大淡水湖變成老二夕陽下的洞庭湖

洞庭湖北納長江的松滋、太平、藕池、調絃四口來水,南和西接湘、資、沅、澧四水及汨羅江等小支流,由岳陽市城陵磯注入長江。

洞庭湖的前世今生,從中國最大淡水湖變成老二

洞庭湖面積變化圖

洞庭湖是長江流域重要的調蓄湖泊,具強大蓄洪能力,曾使長江無數次的洪患化險為夷,江漢平原和武漢三鎮得以安全渡汛。但是洞庭湖面積目前由最大時的約6000平方公里驟減到如今的2600平方公里,退居我國第二大淡水湖。隨著洞庭湖面積的萎縮,調蓄洪水的能力大大減弱。

目前中國最大的淡水湖泊是鄱陽湖,面積4125平方公里。

洞庭湖的前世今生,從中國最大淡水湖變成老二鄱陽湖衛星圖

洞庭湖面積縮小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洞庭湖區圍湖造田

洞庭湖流域是我國人口稠密的區域,人多地少的矛盾突出,為了解決這一矛盾,當地人們只能向湖泊要耕地。

洞庭湖的前世今生,從中國最大淡水湖變成老二圍湖造田場景

洞庭湖的前世今生,從中國最大淡水湖變成老二從明代、清代至當代,洞庭湖的圍湖造田一直在持續。如今一系列由於洞庭湖萎縮後產生的後果顯現以後,人們意識到了圍湖造田的危害。2008年以來,洞庭湖區開始實施“退田還湖”,還地於湖泊,增加洞庭湖的面積

2、入湖河流上游植被破壞導致水土流失,泥沙淤積

洞庭湖的前世今生,從中國最大淡水湖變成老二洞庭湖流域水系圖

洞庭湖眾多河流匯入湖中,僅有城陵磯一口流出,洪水停蓄時間長,泥沙大量沉積,多年平均入湖泥沙1.335億立方米,其中來自長江的達1.18億立方米,佔82.0%,來自四水的0.241億立方米,佔18%,而城陵磯輸出量只佔入湖泥沙量的25.1%,淤積在洞庭湖的泥沙佔入湖泥沙總量的73.4%,達0.984億立方米。年均淤積量較鄱陽湖大十幾倍。

洞庭湖的前世今生,從中國最大淡水湖變成老二70年代以來,三口口門淤高,入湖水量減少,但沅、澧洪道自然洲土增長殊巨,目平、七里湖淤高各達2~4米,南洞庭湖北部淤高2米,東洞庭湖注滋河口東伸,飄尾廷伸至君山。因此,西洞庭湖蓄洪能力基本消失,南洞庭湖南移,東洞庭湖東蝕,調蓄功能趨向衰減。

洞庭湖的前世今生,從中國最大淡水湖變成老二長江上游水土流失

關於泥沙淤積問題,主要是由於河流上游的植被破壞導致水土流失。所以要減少進入洞庭湖的泥沙,還是要在河流上游保護植被,植樹造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