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第一書記”劉強:扶貧助困辦實事,當好群眾“貼心人”

8年“第一書記”劉強:扶貧助困辦實事,當好群眾“貼心人”

4月13日,春和景明,繁花盛開,筆者來到坊子經濟發展區省定貧困村岔子官莊村採訪,早就聽說這裡有一位工作了8年的“第一書記”,見到劉強時,我們感到十分震驚,怎麼也聯想不到財政局的幹部,竟然比村幹部更像村幹部,黝黑的臉,花白的短髮。可是,聽完劉書記的工作歷程,不由得肅然起敬……

這樣一位基層幹部、第一書記

劉強,男,現年52歲,中共黨員,是坊子區財政局的一名機關幹部,2013年3月到坊子經濟發展區河南村擔任第一書記,2年來為河南村修建水泥路4100多平方米,整修路肩護坡2100多米,為村民安裝了自來水,徹底解決了村民吃水難的歷史問題,總投資80多萬元。同時,修建了辦公場所、健身廣場、文化廣場,安裝了健身器材,豐富了村民的文化娛樂生活。2015年4月,有著2年“第一書記”工作經驗的劉強圓滿完成了河南村扶貧任務,他又被組織上選派到坊子區經濟發展區省定貧困村岔子官莊村擔任“第一書記”。6年來,他走街串戶察民意,用心用情辦實事,聚焦脫貧攻堅,開出對症“藥方”,持續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改善村民生產生活條件,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的為民情懷,贏得了群眾的廣泛讚譽。

走進去,當好群眾“貼心人”

8年“第一書記”劉強:扶貧助困辦實事,當好群眾“貼心人”

2015年4月,組織安排劉強到經濟發展區岔子官莊村擔任“第一書記”。任職一公佈,他就問自己:這個“第一書記”該怎麼幹呢?他想了一夜,打定了主意:吃透村情民意、制定脫貧規劃、趟出致富路子、建強村級班子、建立管用制度、為老百姓多辦實事,這就是“第一書記”的職責所在。

到岔子官莊村的第一天,在村幹部的陪同下,他就進村入戶開展走訪調研,認真聽取老百姓的意見建議。此後,只要一有時間,他就到村民家中走訪。有的村民白天干活不在家,他就晚上去。沒多久,全村137戶村民,他就全部走到、一戶不漏,全面摸清了岔子官莊村存在的問題,掌握了村民的需求建議,整理彙總相對集中的意見建議十幾條,並研究相應措施辦法予以協調解決。

8年“第一書記”劉強:扶貧助困辦實事,當好群眾“貼心人”

走訪過程中,他了解到村民馮文祥老無所依、老無所養,年老多病,無固定收入,生活較為困難。為幫助這個家庭擺脫困境,他多次主動上門走訪慰問,為他想辦法、出主意,後來瞭解到馮文祥符合辦理低保條件,積極聯繫民政部門幫助他申請辦理了低保,併為他申請到危房改造資金1.5萬元對住房進行了改造,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馮文祥的後顧之憂;殘疾人齊玉營因身體原因無法下地走路,他積極協調上級部門為其送去了輪椅,併為他修建了室內廁所、修繕房屋,改善家庭居住環境;村民齊俊華的孩子因種種原因一直未落戶口,他積極協調有關部門為其辦理了落戶手續;殘疾人齊亮華雙目失明,其配偶為照顧齊亮華一直未外出打工,劉強為其配偶在村內安排工作,一年收入7200多元;麥收期間,他聽說該村部分留守老人為小麥無人收割犯愁,他及時聯繫收割機幫助村民收割小麥,並將收下來的小麥運回家中……

一件件小事,戳中了老百姓的“心窩子”,不僅讓老百姓看見了劉強的真情付出,也讓劉強走“進”了老百姓的“心尖上”。也正因為如此,在劉強擔任第一書記兩年到期之際,岔子官莊村110餘名村民簽下“挽留書”,強烈要求他繼續擔任岔子官莊村第一書記,繼續做岔子官莊村村民的“大家長”。

夯基礎,打通幹群“連心橋”

8年“第一書記”劉強:扶貧助困辦實事,當好群眾“貼心人”

岔子官莊村基礎設施落後,村內僅有一條主大街進行了硬化,其餘道路均為沙土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腳泥”是岔子官莊村的真實寫照,鄉親們出行很不方便,但因資金不足等問題,多年一直沒有硬化,群眾對此很有意見,這也成了堵在幹群之間的“心病”。

瞭解到這個情況後,劉強立即組織召開了村兩委會議,提議研究解決村內道路修建提升問題。他的提議得到了村兩委的一致響應。村兩委決定,即使困難再多也要先修路,徹底解決這個橫在幹群之間的“心病”!

為解決資金不足問題,他跑上跑下積極協調,對村內道路進行了全面規劃,並多方協調爭取到資金120餘萬元扶持村內道路修建。

為儘快啟動道路修建工程,劉強與村兩委幹部多次研究,積極做通村民工作,提前對路兩邊的障礙物進行了清理。施工過程中,他和村幹部全力靠上,嚴格把關,安排專人監督工程進展,確保工程不出問題。經過多方努力,該村全長4000多米的村內道路硬化工程圓滿完工,道路兩側全部鋪設了路肩,開挖了排水溝渠。道路通暢了,排水順暢了,村民出行難的問題徹底解決了,村民的心裡亮堂了,“堵”在群眾心裡的“路”也終於通開了!

8年“第一書記”劉強:扶貧助困辦實事,當好群眾“貼心人”

解決好修路問題,劉強還有一件事兒放不下,那就是村委辦公室的改造提升。他記得到村第一天報道,看到村委辦公室破舊不堪,辦公條件十分簡陋,連件像樣的辦公桌椅都沒有。村幹部早有整修的想法,但因為資金不足,就這樣一直維持著。

為促進村級組織辦公場所規範化建設,提升農村基層黨建工作水平,劉強積極向區財政局黨組彙報,多渠道籌措資金近30萬元,幫助該村修建村委辦公室,購置了辦公桌椅,製作了黨建宣傳版面等。

同時,在村委辦公室附近修建了村民健身廣場、文化廣場800多平方米,安裝了活動器材,在村內主幹道上安裝路燈49盞,為村民參加文體活動提供了便利條件,豐富了村民精神文化生活;爭取上級高標準農業開發項目資金43萬元,為該村安裝了100千瓦變壓器,修建了三條生產路,改善村民生產條件;爭取上級資金34.2萬元在村裡建設一處幸福院,投資6萬元安裝生活健身和文化娛樂設施;為村裡配備了27個垃圾桶,方便村民日常生活;多方籌資投入6萬元安裝了監控視頻20個,為全村住戶安裝了防盜報警器;投資15萬元為村內進行綠化美化工程,進一步提升村容村貌,村民生產生活條件得到進一步改善。曾經的省定貧困村,如今舊貌換新顏。

“原先吃水靠肩、種地靠天,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腳泥。劉強書記到來後,村裡路通了,安裝路燈了,環境漂亮了,活動有場所了,村民滿意了,致富勁頭更足了。”岔子官莊村村支部書記齊玉良高興地說。

引進來,開拓脫貧“致富路”

8年“第一書記”劉強:扶貧助困辦實事,當好群眾“貼心人”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擔任村裡的第一書記,不僅要“幫”,更重要的是“扶”。只有通過有效的扶持,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讓村民學會自己“走路”,才能真正讓村民靠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實現穩定脫貧。

岔子官莊村全村耕地面積750畝,種植結構單一,大部分耕地種植糧食作物。由於村民觀念陳舊,發展思路狹窄,從事特色種植的農戶較少,土地產出價值不高,村集體經濟薄弱。怎樣才能增強群眾的致富本領呢?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劉強。為了徹底解決這個問題,他積極與村兩委幹部謀思路、想辦法,逐步開拓出一條脫貧致富路。

8年“第一書記”劉強:扶貧助困辦實事,當好群眾“貼心人”

為改變村民觀念落後、缺乏帶頭戶引導帶動的問題,他同村兩委研究確定了“重點幫助困難戶,突出扶持中心戶”的發展思路,組織村“兩委”班子成員、有種植意願的村民到壽光、坊安街道玉泉窪村和昌樂高崖參觀學習蔬菜大棚、桃種植技術和經驗,並註冊成立岔子官莊種植合作社,發揮中心戶帶動作用,引導村民自覺聯合、互相幫扶。

另外,他還爭取扶貧資金30萬元為該村建設蔬菜大棚一座;引入上級資金16萬元打井4眼,並配套了水泵、管道、電纜等設施,為該村發展種植業提供了有力條件。為帶動村集體經濟發展,他多方銜接,聯繫到糧食局軍糧供應站搬遷建設3.2萬噸糧庫項目,總投資2600萬元。項目建成後,預計將於今年6月份投入使用,可有效滿足岔子官莊村村民就近就業、穩定增收的意願。同時他還積極與駐地32103部隊對接,建立對口幫扶機制,截至目前,32103部隊已累計投入92萬餘元,其中捐資15萬元進行自來水改造,新打機井一眼,為村民安裝了智能水錶,村民吃水問題得到了徹底解決;投資7萬元新安裝一臺250KW變壓器;投入70萬元安裝光伏發電,項目完成後每年可給村裡增加8萬多元收入,村集體經濟有了更加穩定的收入。

8年幫扶路,一生駐村情。劉強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彰顯了共產黨員的風采,踐行了一名駐村書記應盡的責任。在他的幫扶下,岔子官莊村實現脫貧摘帽,貧困群眾實現穩定脫貧,而他也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贏得了群眾對他的認可與讚譽。相信岔子官莊村在劉強書記的帶領下,必將掛上幸福生活“前進擋”,駛上鄉村振興的康莊大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